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李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早产
  • 7篇早产儿
  • 7篇产儿
  • 5篇肠道
  • 4篇耐受
  • 4篇菌群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低出生体重儿
  • 3篇喂养不耐受
  • 3篇病死率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3篇不耐受
  • 3篇肠道菌
  • 3篇肠道菌群
  • 3篇出生体重
  • 2篇新生儿
  • 2篇预后
  • 2篇早期微量喂养
  • 2篇胎龄

机构

  • 16篇邯郸市妇幼保...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聊城市人民医...
  • 5篇烟台毓璜顶医...
  • 5篇深圳市龙岗中...
  • 5篇邯郸市第一医...
  • 5篇黄石市妇幼保...
  • 5篇成都市妇女儿...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长沙市妇幼保...
  • 4篇白求恩国际和...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北妇女儿童...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三0...

作者

  • 16篇杨李红
  • 11篇吕红艳
  • 7篇吴素静
  • 5篇程红斌
  • 5篇张雪峰
  • 5篇单瑞艳
  • 5篇武辉
  • 5篇杨春燕
  • 5篇王晓亮
  • 5篇许平
  • 5篇胡立文
  • 5篇丁艳洁
  • 5篇丘惠娴
  • 5篇尹欢
  • 5篇许云波
  • 5篇陈文超
  • 5篇曾淑娟
  • 4篇李楠
  • 4篇王凤
  • 4篇孔祥永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14家医院超/极早产儿早期预后的多中心调查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报道国内14家医院产科收治的出生胎龄24~31周早产儿的早期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国内14家医院产科收治的出生胎龄24~31周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分析各胎龄组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和败血症等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4~31周各胎龄组早产儿的存活率分别为0、28.0%、84.8%、83.5%、87.4%、90.7%、93.9%和96.0%,无严重合并症存活率分别为0、8.0%、60.6%、53.2%、62.3%、67.9%、79.1%和85.8%,随着胎龄的增加存活率及无严重合并症存活率均增加。胎龄<28周早产儿的产前激素使用率低于28~31周(28.0%~44.3%vs 49.7%~59.6%,P<0.05),总体使用率为56.0%,足疗程为32.3%。早产儿胎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24~31周早产儿总体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8.5%, BPD的发生率为12.5%,NEC的发生率为3.9%,IVH的发生率为15.4%,ROP的发生率为5.4%,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为28.4%,败血症的发生率为9.7%。低胎龄(OR=0.891,95%CI:0.796~0.999,P=0.0047)、低出生体重(OR=0.520,95%CI:0.420~0.643,P=0.000)、小于胎龄儿(OR=1.861,95%CI:1.148~3.017,P=0.012)和5分钟低Apgar评分(OR=1.947,95%CI:1.269~2.987,P=0.002)是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低胎龄(OR=0.666,95%CI:0.645~0.688,P=0.000)、低出生体重(OR=0.921,95%CI:0.851~0.997,P=0.041)、男性(OR=1.235,95%CI:1.132~1.347,P=0.000)、小于胎龄儿(OR=1.511,95%CI:1.300~1.755,P=0.000)、5分钟时低Apgar评分(OR=2.262,95%CI:1.950~2.624,P=0.000)以及围产期合并症如前置胎盘(OR=1.452,95%CI:1.202~1.753,P=0.000)、胎盘早剥(OR=1.380,95%CI:1.082~1.760,P=0.01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262,95%CI:1.950~2.624,P=0.00
孔祥永孔祥永封志纯徐凤丹封志纯刘少君徐凤丹童笑梅刘少君刘子源吕红艳杨李红吴素静赵小林郭金珍李占魁曾淑娟丘惠娴温伟溪曾淑娟丘惠娴李楠武辉李莹郭果贾文峥张雪峰李改梅刘卫鹏王凤李改梅刘芳李薇赵晓英程红斌许云波陈文超尹欢丁艳洁王晓亮单瑞艳许平张路杨春燕
关键词:预后
产前糖皮质激素对早产小于胎龄儿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评价产前糖皮质激素(ACS)治疗对早产小于胎龄儿(SGA)早期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4家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无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病、胎龄24~34+6周早产SGA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录入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和主要围产期并发症,按产前是否使用激素分为ACS组和无ACS组,对比两组患儿出院前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和败血症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CS对早产SGA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在6 437例24 ~ 34+6周早产儿中,产前使用激素3 432例(53.3%)SGA早产儿602例(9.4%),男295例、女307例.胎龄24 ~31+6周组:ACS组SGA早产儿的病死率和RDS的发生率以及重度RDS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无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9%(13/77)比32.1% (17/53),48.1%(37/77)比79.2% (42/53),33.8% (26/77)比55.6% (30/53),x2=4.082、12.183和6.677,P均<0.05],其他并发症NEC、BPD、PDA、ROP和败血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胎龄32 ~34+6周组:ACS组早产儿IV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A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27/248)比5.8% (13/224),x^2=3.921,P<0.05];病死率和其他并发症RDS、NEC、BPD、PDA、ROP和败血症两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CS组早产SGA发生死亡和RDS的风险明显低于无ACS组[比值比(OR) (95% CI):0.375(0.188 ~0.749),0.697 (0.462~0.953),P=0.005、0.041];其他并发症IVH、PDA、NEC、ROP、BPD和败血症的发生风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S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
孔祥永张珊封志纯徐凤丹吕红艳杨李红吴素静巨容汪瑾彭立赵小林郭金珍李占魁曾淑娟丘惠娴温伟溪武辉李莹李楠刘卫鹏王凤李改梅贾文峥张雪峰郭果童笑梅刘少君刘子源刘芳李薇赵晓英程红斌许云波陈文超尹欢丁艳洁王晓亮单瑞艳许平韩梅盈杨春燕陈铁强张路叶春华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预后
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营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90例符合条件的住院早产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早期微量喂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开奶后加用益生菌,分别记录两组的喂养状况,并于生后2 d、10 d、20 d时分别留取患儿大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例(15.6%),对照组为22例(4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10 d时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7.84±0.35)cfu/g,(8.52±0.23)cfu/g],对照组分别为[(6.39±0.53)cfu/g,(7.01±0.48)cfu/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0 d时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8.62±1.35)cfu/g,(9.10±1.33)cfu/g],对照组分别为[(7.32±0.80)cfu/g,(7.62±1.22)cfu/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肠道菌群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吕红艳杨李红马岩宋俊霞李佳红孟宪敏
关键词:益生菌早期微量喂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肠道菌群
新生儿脑损伤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吕红艳刘芳任朋顺王秋丽宋俊霞吴素静杨李红王智英马岩靳林红
新生儿脑损伤仍然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及远期预后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儿童的生存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是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该项目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对新生儿脑损伤动物模型及临床病例进行了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为新...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疾病治疗
思密达治疗红霉素致胃肠道反应45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红霉素是治疗近年来日益增多的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具有效高价廉的优点,但其胃肠道反应严重且发生率高,成为制约其在儿科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科应用思密达防治其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胡立文杨李红
关键词:思密达红霉素胃肠道反应
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喂养不耐受的住院极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喂养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对照组,于生后2 d、出现喂养不耐受后2 d和喂养不耐受消失后5 d分别留取患儿大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结果 :喂养不耐受组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分别为[(4.15±0.25)cfu/g,(5.39±0.53)cfu/g,(7.32±0.80)cfu/g],对照组分别为[(4.17±0.27)cfu/g,(7.84±0.35)cfu/g,(7.61±1.35)cfu/g],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4.35±0.23)cfu/g,(5.01±0.48)cfu/g,(7.12±1.22)cfu/g],对照组分别为[(4.37±0.22)cfu/g,(8.52±0.23)cfu/g,(7.40±1.33)cfu/g]。两组于出现喂养不耐受后2 d,两种细菌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喂养不耐受出现之前和消失后5d两组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有明显影响。喂养不耐受使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
吕红艳杨李红任朋顺张芳
关键词:喂养不耐受肠道菌群极低出生体重儿
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与中医病因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与中医病因。方法将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平分为A、B2组:A组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B组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其余治疗无差别,记录2组患儿治疗一段时间后的效果、免疫球蛋白。结果 B组症状明显好转,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IgA高于A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混液联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能收获良好的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杨李红胡立文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孟鲁司特布地奈德
胎膜早破对胎龄<37周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7684例。各协作单位派专人培训后填写统一的表格,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PROM、胎盘早剥、产前激素使用、Apgar评分、羊水污染、并发症等。按有无PROM分为PROM组与对照组,统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PROM组病死率小于对照组,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95%CI分析:病死率〈1;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症〉1。(2)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和5 min Apgar评分〈7分等因素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 95%CI〉1,但病死率和I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M是早产儿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规范处理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NEC、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段顺艳孔祥永徐凤丹吕红艳巨容李占魁曾淑娟武辉张雪峰刘卫鹏刘芳程红斌丁艳洁陈铁强许平杨李红吴素静汪瑾彭立赵小林丘惠娴温伟溪李莹李楠文峥郭果王凤李改梅李薇赵晓英许云波陈文超尹欢王晓亮单瑞艳韩梅盈杨春燕封志纯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儿病死率合并症
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早产儿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早产儿病死率及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课题组各协作单位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产科出生胎龄24~36+6周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按HDCP程度分为4组:HDCP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和无HDCP组,比较各组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HDCP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970,P=0.019),其中以子痫前期病死率最高(4.8%),与无HDCP组(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DCP组(1.8%)、子痫组(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13.241,P=0.004),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35.4%),与无HDCP组(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DCP组(19.9%)、子痫前期组(1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592,P=0.022),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9.7%),与无HDCP组(2.0%)及HDCP组(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HDCP的程度加重,BPD的发生率逐渐升高。HDCP对脑室内出血(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脓毒症无明显影响(χ2=7.054、7.214、0.358、3.852,P=0.070、0.065、0.949、0.278)。考虑患儿总体结局,即患儿死亡或存活但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HDCP对其有影响(χ2=15.697,P=0.001),且随HDCP程度加重,其发生率逐渐增高。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窒息等因素,结果显示HDCP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2.159,95%CI:1.093~4.266),而子痫前期组、子痫组之间�
王梅玉孔祥永封志纯封志纯吕红艳杨李红吕红艳杨李红吴素静彭立李占魁赵小林曾淑娟丘惠娴曾淑娟丘惠娴李莹武辉李莹李楠张雪峰贾文峥王凤刘卫鹏王凤李改梅刘芳程红斌赵晓英程红斌许云波陈文超尹欢丁艳洁王晓亮单瑞艳许平陈铁强杨春燕陈铁强童笑梅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儿并发症
中国13家医院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调查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了解国内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特点、发生高危因素、产前激素应用对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国内13家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分娩的24周≤胎龄〈37周的全部早产儿共7684例。前瞻性分析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高危因素及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效果。结果活产出生新生儿共75 360例,其中早产儿7 684例(其中入院早产儿6604例,非入院1080例),早产儿发生率为10.2%。其中极早产儿957例,占12.5%;超早产儿92例,占1.2%。发生RDS 1 177例,发生率为15.3%。24周≤胎龄〈25周、25周≤胎龄〈26周、26周≤胎龄〈27周、27周≤胎龄〈28周、28周≤胎龄〈29周、29周≤胎龄〈30周、30周≤胎龄〈31周、31周≤胎龄〈32周、32周≤胎龄〈33周、33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5周、35周≤胎龄〈36周、36周≤胎龄〈37周早产儿RDS发生率分别为100.0%、90.0%、85.0%、85.1%、81.0%、74.3%、55.4%、47.1%、33.1%、17.9%、9.6%、5.0%、1.9%。出生体重〈500 g、500~749 g、750~999 g、1 000~1 499 g、1 500~2 499 g、2 500~4 000 g、〉4 000 g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79.2%、55.8%、15.0%、3.6%、9.5%。RDS早产儿病死率为10.5%,其中胎龄24周≤胎龄〈25周、25周≤胎龄〈26周、26周≤胎龄〈27周、27周≤胎龄〈28周、28周≤胎龄〈29周、29周≤胎龄〈30周、30周≤胎龄〈31周、31周≤胎龄〈32周、32周≤胎龄〈33周、33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5周、35周≤胎龄〈36周、36周≤胎龄〈37周早产儿RDS病死率,分别为100%、70.0%、23.5%、20.0%、16.2%、10.3%、8.1%、9.6%、8.9%、6.0%、5.5%、8.8%、4.5%。RDS患儿颅内出血(IC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出血及败血症的发�
徐凤丹段顺艳孔祥永封志纯张珊吴鸿雁吕红艳杨李红吴素静巨容汪瑾彭立李占魁赵小林曾淑娟丘惠娴温伟溪武辉李莹李楠贾文峥张雪峰郭果刘卫鹏王凤李改梅刘芳李薇赵晓英程红斌许云波陈文超尹欢丁艳洁王晓亮单瑞艳陈铁强许平韩梅盈杨春燕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