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晓欢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锈病
  • 2篇条锈病
  • 2篇小麦条锈病
  • 2篇抗条锈
  • 2篇抗条锈病
  • 2篇基因
  • 1篇新品系
  • 1篇品系
  • 1篇品种(系)
  • 1篇亲缘
  • 1篇亲缘系数
  • 1篇区试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小麦品种(系...
  • 1篇小麦区试
  • 1篇小麦新品系
  • 1篇麦区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冯晶
  • 3篇蔺瑞明
  • 3篇徐世昌
  • 3篇吕晓欢
  • 2篇林凤
  • 1篇王凤涛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9-2010年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小麦区试品种(系)的亲缘系数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为了解2009-2010年度河南、河北及山东参加区试品种(系)小麦的遗传背景丰富度,追溯了这三个省份供试的85个小麦品种(系)信息,采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5个品种(系)的3 570对组合中,所有组合的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0.750,亲缘系数总和为77.244,平均值为0.021。聚类分析将这85个品种(系)聚为8类。三个省份中河南参试的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主要因为这些品种(系)是利用豫麦2号及其衍生品种(系)培育而成的;河北、山东参加区试的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主要由于这些地区广泛利用了当地的种质资源,其中山东省小麦品种培育主要选用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上比较重要的多个品种,包括鲁麦14、鲁麦23、泰山21号及济南13号的衍生品种莱州95021等。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对重要小麦品种(系)的应用及引进新的种质资源。
吕晓欢冯晶蔺瑞明林凤徐世昌
关键词:小麦亲缘系数
70份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推导及检测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给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小麦条锈病防控提供参考信息,选用我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混合小种对7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利用基因推导的方法对供试品种(系)所含的基因进行分析,结合系谱信息,并采用分子标记进行已知抗病基因验证。结果表明,对条锈菌混合小种(CYR34、CYR33、CYR32、CYR31、CYR30、CYR29、CYR17和Su-1)表现免疫和近免疫的品种(系)有24份,占供试品种(系)的34.29%;表现高抗和中抗的品种(系)有17份,占24.29%。说明供试小麦品种(系)对当前流行条锈菌混合小种具有良好的成株期抗性,可用于品种布局。基因推导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中18份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21,20份含Yr3,11份含Yr1,8份含Yr5,3份含YrSD,3份含Yr32,6份含Yr10,1份(烟836)含有YrSu,1份(金禾9123)含有Yr26。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携带的抗性基因分别为Yr5(11份)、Yr9(2份)、Yr10(9份)、Yr15(1份)和Yr26(4份)。由于遗传背景和遗传距离等因素,分子标记检测和基因推导结果不完全一致。
徐默然吕晓欢王凤涛蔺瑞明冯晶徐世昌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基因推导分子标记
30个小麦新品系抗条锈病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病性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逐步澄清我国小麦品种抗病基因组成及特点是合理利用抗病品种的基础。本文采用基因推导分析、系谱分析和成株抗性鉴定对30个小麦品系进行了抗条锈基因分析。
吕晓欢冯晶蔺瑞明林凤徐世昌
关键词:抗病性评价基因分析抗条锈病成株期新品系小麦条锈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