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瑞明
- 作品数:120 被引量:59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保存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保存的方法,涉及专性寄生真菌的保存技术领域。步骤为: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与电子氟化液混合,得到菌悬浮保存液;将得到的菌悬浮保存液在4~6℃下保存。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降低夏孢子保存的难度和费用,...
- 王凤涛蔺瑞明冯晶李翠红
- 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致病性变异的Label-free蛋白质组学分析
- 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aker]侵染引起大麦和小麦叶部病害——蠕孢菌叶斑病(bipolaris spot blotch)。该病害分布区域非常广泛,世界范围...
- 陈琳姚全杰庞云星冯晶王凤涛朗晓威蔺瑞明徐世昌
- 关键词:致病性变异寄主专化性蛋白质组学
- 文献传递
- 小麦农家品种白芒麦主效成株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郄彦敏蔺瑞明冯晶王凤涛徐世昌
- 关键词:抗条锈基因抗条锈病基因持久抗病性分子标记定位
- 小麦抗条锈病相关蛋白TaERF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抗条锈病相关蛋白TaERF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小麦抗条锈病相关蛋白为A1)或A2):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2的蛋白质;A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
- 蔺瑞明王凤涛崔宏梅冯晶徐世昌
- 文献传递
- 小麦中小GTP结合蛋白基因TaRop2克隆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小GTP结合蛋白属于Rho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抗逆和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侵染诱导的抗条锈病基因Yr5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5)c DNA文库,分离获得1个Rop家族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TaRop2(Triticum aestivum Rop2)。TaRop2包含1个591 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含19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1.52 k D,理论等电点为9.49。通过在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发现TaRop2分布于细胞核内和细胞膜上。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盐处理、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和亲和混合白粉菌菌株侵染时,TaRop2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但被干旱、高温、低温和ABA处理抑制。说明TaRop2可能参与小麦防卫和抗逆反应过程。
- 李媛媛安艳秋王凤涛冯晶蔺瑞明陈万权徐世昌
-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防卫反应胁迫反应
- 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Lee中抗性基因Yr7的微卫星标记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对条锈菌(PST)菌系CYR27的抗性谱进行遗传分析,并运用微卫星技术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中的抗条锈性基因进行标记。方法将Taichung296/Lee与Taichung29杂交、自交和测交并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采用SSR技术,利用抗性供体Lee中含有目的基因Yr7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选用Yr7所在的2B染色体上88对和Yr22、Yr23所在4D、6D染色体上22对SSR引物,对供试的Taichung296/Lee、Taichung29和Lee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根据F2分离群体的抗感单株分离比例,确定Taichung296/Lee对CYR27菌系的抗性为1个显性基因,2B染色体上的Xgwms526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谱带为Xgwms526/212bp和Xgwms526/216bp,并证明其DNA片段位点与抗条锈基因Yr7存在遗传连锁关系;用标记Xgwms526扩增F2作图群体的单株DNA,在75株抗病单株中,有22株扩增出A型带(Xgwm526-212bp),51株扩增出H型带(Xgwm526-212bp和Xgwm526-216),2株扩增出B型带(Xgwm526-216);在31株感病株中,有4株扩增出H型带,27株扩增出B型带。结论通过MapManagerQTX17b软件计算,确定Xgwm526标记位点与Yr7基因位点的遗传距离为5.3cM,标准差为2.3,LOD值为18.4。该标记Xgwm526可作为Yr7基因的SSR标记利用。
- 姚占军蔺瑞明徐世昌李在峰万安民马峙英
-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LEE抗病基因微卫星标记
- 基于VIGS技术的小麦白粉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STPK2的功能研究
-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重要病害之一。产孢阶段转录组分析筛选出1个在分生孢子梗形成阶段(5dpi)表达量显著上调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
- 曾凡松蔺瑞明朱红艳袁斌杨立军龚双军史文琦喻大昭
-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产孢蛋白激酶基因沉默
- 文献传递
- 小麦TaLTP5参与小麦与条锈菌的非亲和互作反应
- 2015年
- 为明确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Ta LTP5在小麦抗条锈性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对该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分析了其转录表达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小麦Ta LTP5基因定位在小麦3B染色体的短臂上,位于3BS8-0.78-1.00染色体区段;Ta LTP5在小麦与条锈菌的非亲和过程前期表达量显著升高,而在亲和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Ta LTP5的表达受到外源水杨酸(SA)、聚乙二醇(PEG)模拟的干旱和外源脱落酸(ABA)的胁迫强烈诱导,而外源茉莉酸甲酯(Me JA)、乙烯(ET)和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条锈菌非亲和互作中,Ta LTP5可能是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产生信号转导途径的正调控因子,而且参与了小麦的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本研究结果对于调控植物抗性和培育抗病品种均有重要意义。
- 王步云王凤涛蔺瑞明陈万权冯晶徐世昌
- 关键词:小麦
- 中国40个小麦农家品种和甘肃南部40个生产品种抗条锈病基因推导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农家品种与甘肃南部生产品种抗条锈性类型及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和遗传多样性,为抗源的选择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苗期于自控温室内使用中国当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流行小种CYR32,成株期于大田病圃使用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和重要致病类型共12个菌系组成的混合菌种对80个供试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与评价。基因推导在温室用25个毒性谱不同的小麦条锈菌系于苗期接种30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载体品系及对照铭贤169、17个国际鉴别寄主和供试品种,根据供试品种和标准品系对不同菌系的侵染型,对农家品种和生产品种进行抗性谱比对分析和系谱分析,解析其可能含有的抗条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及抗性谱,并通过NTSYSpc-2.2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以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其抗性归类。【结果】供试品种大多具有良好的成株期抗性,除清农1号、清农2号、红壳小麦(2)在成株期表现感病,兰天3号、兰天4号、兰天6号等20个品种在成株期表现慢锈性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中抗至免疫的抗性水平。品种抗性多由全生育期抗性、部分由成株抗性提供。甘肃生产品种中抗病基因以Yr9、Yr24、Yr26为主,有的还含有其他未知抗条锈病基因。其中,兰天1号、兰天14号、兰天17号、兰天21号、清农4号等含Yr9;兰天24号、中梁04335、天选51号可能含Yr24;兰天17号、兰天23号、兰天25号、中梁17号、中梁04260、天选43号、天选48号可能含Yr26。农家品种中有19份材料含有未知抗条锈病基因,其余21份材料不能确认含已知抗病基因Yr1、Yr2、Yr4、Yr6、Yr7、Yr8、Yr40,可能含有未知基因。聚类分析发现,甘肃生产品种大都抗性谱较宽,遗传相似性较高;40份材料的抗条锈性相似系数范围在0.30—1.00,在抗性相似系数为0.70水平上可分为3大类,其中兰天15号单独聚为1类,清�
- 王吐虹郭青云蔺瑞明姚强冯晶王凤涛陈万权徐世昌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普通小麦抗病基因
- 我国大麦条纹病菌(Pyrenophora graminea)群体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条纹病是重要的种传真菌病害之一,能对大麦生产造成严重产量损失。本研究利用AFLP方法对来自青海、河南等10省份大麦种植区的条纹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我国不同大麦产区的条纹病菌群体遗传差异。结果显示,利用8对AFLP选择性引物组合对19份大麦条纹病菌进行了全基因组多态性扩增,共获得144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11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77.8%。在相似系数为0.83时,可将19份大麦条纹病菌菌株划分为4个类群,多数菌株聚类在类群Ⅰ和类群Ⅱ中,类群Ⅲ和类群Ⅳ中仅各包含1个菌株,且与其他2个类群中的成员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我国大麦条纹病菌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另外,发现菌株间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分布地域无明显规律。
- 李登辉郭焕强马丽马东方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 关键词:大麦条纹病AFLP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