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文静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邻近海域
  • 3篇近海
  • 3篇近海域
  • 3篇海域
  • 2篇总量控制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无机氮
  • 2篇磷酸盐
  • 2篇磷污染
  • 2篇磷污染物
  • 2篇活性磷
  • 2篇活性磷酸盐
  • 2篇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污染
  • 1篇氮磷污染物
  • 1篇入海
  • 1篇沙洲
  • 1篇陆源污染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江苏省海洋环...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作者

  • 4篇李克强
  • 4篇毕文静
  • 3篇林伟波
  • 3篇罗锋
  • 3篇盛建明
  • 3篇王修林
  • 3篇王艳
  • 3篇张丽
  • 1篇宋晓村
  • 1篇张龙军

传媒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苏北灌河口邻近海域陆源COD总量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江苏省北部灌河口邻近海域陆源COD污染物分配容量,并给出了总量控制建议。基于苏北灌河口近岸海域三维COD水质模型,采用自净过程积分方法,计算了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CODMn分配容量。结果表明,苏北灌河口附近10条入海河流的CODMn分配容量合计约为1.8×104t/a。其中,废黄河单元分配容量最大,约为8 000 t/a,中山河单元最低,不足2 000 t/a。根据现状排放量分析表明,排淡河和废黄河单元还有剩余容量,而车轴河和灌河单元需要进行大幅削减,分别相当于当前入海负荷的80%以上。
张丽毕文静盛建明魏爱泓林伟波罗锋王艳李克强张龙军王修林
关键词:总量控制COD
苏北灌河口邻近海域陆源氮入海分配容量估算被引量:4
2015年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近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基于三维、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的水动力(FVCOM)模型的DIN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在2012、2013年的监测结果对模型校正的基础上,采用自净过程积分方法,计算研究了江苏北部灌河口邻近海域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DIN分配容量。结果表明,苏北灌河口附近10条入海河流的DIN分配容量合计约为2 200 t/a。其中,废黄河单元分配容量最大,约为1 000 t/a;中山河单元最低,约为180 t/a。进一步根据现状排放量分析表明,废黄河、排淡河单元还有剩余容量,而灌河和车轴河河流单元均需要进行大幅削减,都相当于当前入海负荷的80%以上。
毕文静盛建明张丽魏爱泓罗锋林伟波王艳李克强王修林
关键词:总量控制DIN
苏北辐射沙洲北翼海域氮磷污染物镇街行政区环境承载力研究
2025年
随着苏北沿海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增加,大量陆源氮、磷污染物排放入海,造成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特别是辐射沙洲北翼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本文针对苏北辐射沙洲北翼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问题,通过建立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采用水质模拟-优化方法,在合理划分入海行政管理源区基础上,计算了东台、大丰地区镇(街)行政区氮、磷污染物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在水质控制标准下,东台、大丰地区DIN环境承载力为2 366 t/a,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新丰镇,占比最小的是黄沙港镇;PO4-P环境承载力为202 t/a,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占比最小的是大中镇,研究结果可为东台、大丰地区镇(街)行政区陆源污染物差别化排海总量控制提供量化依据。
姜恒毕文静罗峰王成魏爱泓李克强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陆源污染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苏北灌河口邻近海域氮、磷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本文基于苏北灌河口近岸海域三维水质模型,按照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采用自净过程积分方法,计算了氮和磷营养盐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年海洋环境容量分别约为6 000和6 00t/a,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最高,环境容量分别约为2 900和260t,其次是春季,分别约为1 400和140t,冬季和秋季最低,分别平均约为1 000和90t。对比分析现状污染负荷,研究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总量削减率分别相当于当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入海负荷的55%、7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北部灌河口沿海城市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王艳魏爱泓张丽盛建明林伟波罗锋宋晓村毕文静李克强王修林
关键词:环境容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