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
- 作品数:54 被引量:32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苏北灌河口邻近海域陆源氮入海分配容量估算被引量:4
- 2015年
-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近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基于三维、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的水动力(FVCOM)模型的DIN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在2012、2013年的监测结果对模型校正的基础上,采用自净过程积分方法,计算研究了江苏北部灌河口邻近海域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DIN分配容量。结果表明,苏北灌河口附近10条入海河流的DIN分配容量合计约为2 200 t/a。其中,废黄河单元分配容量最大,约为1 000 t/a;中山河单元最低,约为180 t/a。进一步根据现状排放量分析表明,废黄河、排淡河单元还有剩余容量,而灌河和车轴河河流单元均需要进行大幅削减,都相当于当前入海负荷的80%以上。
- 毕文静盛建明张丽魏爱泓罗锋林伟波王艳李克强王修林
- 关键词:总量控制DIN
- 环胶州湾流域总氮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通过建立胶州湾ECOM三维水动力-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型,采用浓度梯度积分法和水质模拟-数学规划法,构建了环胶州湾流域总氮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包含胶州湾总氮环境容量、环胶州湾流域污染源、子流域、行政区和入海控制单元总氮总量控制指标。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总氮海洋环境容量为1.8×10~4 t/a,且季节变化显著(P<0.05),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和冬季较低;环胶州湾流域68个点源污染源总氮总量控制指标合计1 040.78 t/a,总氮面源总量控制指标为3 947.5 t/a;环胶州湾1 281个子流域、125个乡镇、10个区市和10个入海控制单元总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位于胶州湾湾顶区的入海控制单元的总氮污染物需削减量较高,位于湾口的入海控制单元需削减量较低。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管理部门有效利用胶州湾海洋环境容量资源及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戴爱泉郝菁陈亚男郑秀苹左华李克强
- 关键词:总氮总量控制
- 胶州湾石油烃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被引量:23
- 2003年
- 根据石油烃污染物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分布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胶州湾海域石油烃污染物海洋自净容量(SPCO)计算方法。模型运行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胶州湾海水中石油烃污染物年均浓度的年际变化。根据该模型,分别计算了胶州湾石油烃污染物SPCO,以及在不同海水水质标准条件下胶州湾石油烃污染物标准自净容量(SPC(S)O)、环境容量(ECO)和剩余环境容量(SECO)。根据运算结果可以推断,今后胶州湾在保持一级海水水质标准条件下可再接纳200t左右石油烃污染物,在二级海水水质标准条件下可再接纳600t左右石油烃污染物。
- 李克强王修林阎菊石晓勇祝陈坚葛明安宇
- 关键词:石油烃环境容量动力学模型
- 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重金属排海通量及海洋环境容量估算被引量:22
- 2010年
- 汇总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排海通量年变化规律及主要来源,应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估算了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海洋环境容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排海总量整体上呈不对称的倒"U"形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值,当前排海总量仍高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河流为主的陆源排放,其中88.0%左右来源于河流排放,7.5%左右来源于排污口,只有4.5%左右来源于大气沉降。长江流域排海通量占东海陆扰海域排海总量的比例最大,平均为92.4%左右,钱塘江流域平均只有3.9%左右,闽江流域平均只有3.7%左右。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分别约为17.0,4.7,113.1,0.71 kt/a。当前铅、锌、镉污染物排海总量没有超过东海陆扰海域海洋环境容量,但铜的排海总量超过其海洋环境容量大约8%。
- 王长友王修林李克强梁生康苏荣国杨胜朋
- 关键词:海洋环境容量重金属
- 溶解有机氮组分对莱州湾硅藻-甲藻演变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针对莱州湾硅藻向甲藻优势种群演替的潜在问题,设置岸基培养实验,研究溶解有机氮(DON)及其亲水和疏水组分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无机态氮磷营养盐浓度不受限实验条件下,硅藻(菱形藻(Nitzchia spp.)、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 compressus)等)因更强的溶解无机氮(DIN)亲和力(吸收速率常数/半饱和常数)而成为优势藻;高氮磷比和疏水性DON实验条件下,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因对DON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而在培养后期演变为优势藻。三维荧光光谱和酶活性分析表明,高腐质化指数(HIX=1.17)的DON疏水性组分含有较高占比的类腐殖质C峰(27.0%)和M峰(16.1%),以及高氮磷比条件下DON微生物降解速率慢等原因,是促进甲藻以DON类腐殖质组分为氮源生长的内在原因;而高生物指数(BIX=1.29)的DON亲水组分含有高占比的类蛋白质吸收峰T1峰(42.5%)和B峰(33.6%),以及低氮磷比条件下DON微生物降解速率快等原因,是促进硅藻以DON类蛋白质组分为氮源生长的内在原因,这也反映在硅藻高活性表达的类氨酸氨肽酶上。
- 于坤隆李敏赵宇张现盛李克强
- 关键词:溶解有机氮氮磷比
- 受端行为对直流输电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不仅受自身控制参数的影响,也与受端系统的运行状态密不可分。在研究直流输电行为时,受端系统一般表示为戴维南参数等值形式,其数值取决于受端系统的负荷、补偿措施以及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本文分析了单机受端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直流输电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增大且发电机励磁系统达到励磁极限时,受端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直流输电会不稳定,采用合适的补偿及调节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撖奥洋张滨孙忠良王云鹏韩学山李克强
- 关键词:直流输电负荷波动补偿电容励磁系统稳定性
- 胶州湾主要化学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主要迁移-转化过程-三维水动力输运耦合模型建立与计算
- 近20年来,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排海化学污染物逐渐增多,由此导致了胶州湾海水中主要化学污染物浓度超标、赤潮灾害时有发生等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一海洋生态环境的热点问题,建立了基于化学污染物在多介质海洋...
- 李克强
- 关键词:海洋环境化学污染物污染源海洋污染
- 2005年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生消过程中表层营养盐结构分布特征初步分析
- 本文利用2005年3月底、5月和6月东海赤潮高发区3个航次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春、夏季营养盐结构特征,并初步探讨了营养盐结构特征对赤潮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赤潮爆发前期DIN/P、Si/P均呈近岸向外海...
- 丁东生李京石晓勇张传松王修林李克强梁生康王丽莎
- 关键词: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结构优势种
- 胶州湾石油轻污染物环境容量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 论文在应用胶州湾石油烃分布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针对胶州湾石油烃污染物环境容量问题,就其中浮游植物模块、物理水动力输运模块和大气挥发模块相关参数进行了改进,并结合胶州湾营养盐循环收支模型,完善了胶州湾石油烃污染物环境容量模型...
- 李克强
- 关键词:环境容量石油烃
- 胶州湾围隔浮游生态系统氮、磷营养盐迁移-转化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通过对目前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总结和综合,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多变量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溶解有机态营养盐和生物碎屑5个模块,涉及溶解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碎屑7个状态变量.分别利用1999年秋季和2000年夏季胶州湾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和验证工作,成功地模拟了富加营养盐条件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并确定了20余个参数的量值.
- 李克强王修林石晓勇祝陈坚李瑞香
- 关键词:氮磷营养盐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