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危文俊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篇生物标志
  • 7篇蛋白
  • 7篇电离辐射
  • 7篇生物标志物
  • 7篇标志物
  • 5篇电离辐射损伤
  • 5篇循环血
  • 5篇细胞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成骨
  • 2篇蛋白检测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类
  • 2篇电离
  • 2篇多糖
  • 2篇血清
  • 2篇衍射
  • 2篇试剂
  • 2篇片段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近...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20篇危文俊
  • 15篇王菊芳
  • 12篇何进鹏
  • 7篇张亚楠
  • 4篇林素兰
  • 3篇陈亚雄
  • 2篇刘永琦
  • 2篇丁楠
  • 1篇王兵
  • 1篇张利英
  • 1篇王洁
  • 1篇李朋飞
  • 1篇王磊
  • 1篇许小敏
  • 1篇张艳辉

传媒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载人航天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检测电离辐射损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清miRNA标志物,该miRNA标志物是miR‑134‑5p和miR‑155‑5p的组合。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血清miRNA标志物检测电离辐射损伤的方法。本发明血清miRNA标志物相比于传统的染色体畸变...
危文俊王菊芳华君瑞何进鹏
文献传递
黄芪多糖对X线辐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PS)对X射线照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用50μg/mL的APS干预2 Gy X射线照射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专用培养基诱导后,通过油红O法染色并计数观察干细胞的脂滴数量及大小,Western blot检测成脂相关蛋白(C/EBPα和PPAR-γ)表达变化。结果X线辐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数量减少,成脂细胞中脂滴的面积明显减少(P<0.05),提前给予黄芪多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脂滴面积较单纯辐射组增加(P<0.05)。同样,X线辐射后,成脂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重组人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表达降低,而给予黄芪多糖干预后,PPAR-γ和CEBPα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X线可损伤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成脂分化功能,黄芪多糖对X线辐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魏孔熙刘永琦刘永琦张利英冯秀危文俊危文俊
关键词:黄芪多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GANRA纳米药对淋巴母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及辐射敏感microRNA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淋巴母细胞(PENG-EBV)作为细胞模型,采用细胞增殖率检测、微核率检测以及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测定等方法检测GANRA纳米药对淋巴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辐射防护效果。同时,检测药物对淋巴母细胞中几种辐射敏感microRNA(miRNA)辐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ANRA纳米药对淋巴母细胞没有毒性作用,且加药后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GANRA纳米药预处理可以缓解淋巴母细胞由X-射线产生的辐射损伤,提高辐照后细胞活性、细胞存活率以及降低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并且对X-射线辐照产生的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此外,miR-150、miR-57、miR-223和miR-34a对GANRA纳米药具有敏感性,GANRA纳米药可能通过影响辐射敏感miRNA的表达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结果提示,改进后的GANRA纳米药物可以作为一种更有优势的辐射防护药物,并且给药后miRNA的差异性表达可能是GANRA纳米药物发挥作用的一种新机制。
林素兰丁楠危文俊何进鹏王菊芳
关键词:X-射线淋巴母细胞
循环血microRNA对辐射和辐射防护药物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循环血microRNA(miRNA)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并且参与多种生物过程。通过表达谱筛选循环血中对辐射及辐射防护药物敏感的mi RNA,可以为循环血mi RNA作为辐射标志物及辐射防护药靶提供依据和参考。利用X射线和碳离子束对昆明小鼠进行全身照射,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循环血中mi RNA对辐射的敏感性,发现循环血中多种mi RNA对辐射有响应,并且这些mi RNA大多与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密切相关,其中的let-7a,mi R-223和mi R-574呈现出较强的辐射敏感性和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具有作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并利用当归多糖对小鼠进行灌胃,研究了其辐射防护特性,并且对给药组和未给药组小鼠在辐射处理后循环血中的mi 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归多糖对辐射处理小鼠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给药组循环血中部分mi RNA表达变化趋势与未给药组明显不同,循环血中不同的mi RNA对辐射防护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或可作为辐射防护药物药靶使用。
危文俊李朋飞林素兰王菊芳
关键词:敏感性药靶
基于MSD技术评估电离辐射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MSD技术评估电离辐射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具体地公开了生物标志物和/或检测所述生物标志物的物质在制备用于检测或评估电离辐射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为MMP‑2蛋白、SAA蛋白和/或IG...
陈亚雄王菊芳危文俊张亚楠张天意
黄芪多糖对X线辐射所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及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索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X线辐射所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细胞核、染色体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PS对2Gy X线辐射后BMSC增殖能力的影响,以筛选出APS的最佳作用浓度。将BMSC分为空白(CTRL)组、黄芪多糖(APS)组、辐射(IR)组、辐射+黄芪多糖(IR+APS)组;APS组、IR+APS组在第1次辐射前48h以最佳作用浓度的APS干预1次,以后每次辐射后均换上含APS的新鲜培养液,CTRL组、IR组则换上不含APS的新鲜培养液,共进行5次X线辐射,每次2Gy,每48h辐射1次;末次辐射后,采用胞质分裂阻断法检测各组细胞微核率,染色体核型分析各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53BP1 foci焦点簇数目。[结果]与CTRL组比较,辐射后BMSC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当APS为50μg/ml时对辐射后BMSC增殖的作用最强,故选为最佳作用浓度。在细胞核水平上,与CTRL组比较,IR组微核率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APS组微核率降低(P〈0.05)。在染色体水平上,与CTRL组比较,IR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APS组染色体畸变率降低(P〈0.05)。在DNA水平上,与CTRL组比较,IR组53BP1 foci焦点簇数目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APS组53BP1 foci焦点簇数目降低(P〈0.05)。[结论 ]黄芪多糖具有减轻X线辐射后BMSC细胞核、染色体、DNA损伤的作用。
王磊许小敏张艳辉刘永琦张利英何进鹏冯秀危文俊华君瑞王兵
关键词:黄芪多糖细胞核染色体
检测或评估电离辐射损伤或暴露的试剂及其所用tRNA衍生片段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或评估电离辐射损伤或暴露的试剂及其所用tRNA衍生片段。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检测或评估电离辐射损伤或暴露的生物标志物tRF‑Gln‑CTG‑018、tRF‑Lys‑CTT‑008和tRF‑Lys‑TTT‑01...
危文俊王菊芳白皓张亚楠陈亚雄
一种用于骨样本试验的机械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样本试验的机械力装置,该装置包括置于培养箱中的步进电机、底座、圆柱形容器、支架以及置于培养箱外面的与步进电机依次相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和可编程电源。支架上设有步进电机、活塞和千分尺;步进电机连有椭圆形...
王菊芳何进鹏华君瑞危文俊张亚楠
文献传递
循环血miR-21在空间辐射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深空探测中如何在辐射暴露早期用快速、简便的方法进行辐射损伤及风险评估问题,对传统的辐射剂量计提出巨大的挑战.循环血microRNA(miRNA)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且积极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因此,筛选循环血中辐射敏感...
危文俊华君瑞林素兰王菊芳
关键词:深空探测
Yes相关蛋白参与调控微重力引发的成骨细胞初级纤毛解聚和成骨分化抑制
2025年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原代成骨细胞成骨分化、初级纤毛状态、细胞骨架结构及Yes相关蛋白(Y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乳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培养于三维旋转随机定位仪系统以模拟微重力效应,通过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能力,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Arl13b/γ-Tubulin及α-Tubulin分别指征初级纤毛和细胞微管骨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YAP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原代成骨细胞经模拟微重力处理24 h后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显著降低,具有初级纤毛的细胞比例从(58.44±3.65)%下降到(15.76±1.84)%,纤毛平均长度则由(3.19±0.51)μm降至(1.59±0.46)μm。同时,模拟微重力处理时,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微管发生崩解。并且,模拟微重力处理能够干扰YAP的表达,抑制YAP蛋白入核;同样,干扰YAP的表达也可以引起初级纤毛发生解聚,诱导成骨分化能力降低。结论初级纤毛是成骨细胞感应微重力并调控成骨分化的关键细胞器,干扰YAP蛋白的表达和入核可能在微重力引起初级纤毛解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亚楠华君瑞张天意危文俊王菊芳王菊芳
关键词:微重力成骨分化细胞骨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