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预后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3篇肠梗阻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胰腺炎肺损伤
  • 2篇丝裂原
  • 2篇丝裂原活化蛋...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君
  • 6篇孙长怡
  • 5篇万云高
  • 4篇孙志媛
  • 4篇李非
  • 4篇徐东
  • 3篇王慧娟
  • 3篇卫文栋
  • 1篇金洪珍
  • 1篇秦俭
  • 1篇高筱红
  • 1篇孙家邦
  • 1篇武剑
  • 1篇赵静
  • 1篇崔叶青
  • 1篇魏文栋
  • 1篇张淑文
  • 1篇常红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2例老年人胸腹联合伤的风险因素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胸腹联合伤的风险因素。方法对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72例老年胸腹联合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时间和ICU治疗时间与并存病、年龄因素有关,而病死率与损伤严重度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老年胸腹联合伤患者有其自身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可提高对其诊治的水平。
刘君孙长怡魏文栋
关键词: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预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对初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宣武医院心脏科收治的发病24h内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3例;全面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根据LDL-C、hs-CRP水平分组,分析LDL-C及hs-CRP与AMI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1)AMI患者住院死亡率为6.3%(16/253);(2)平均随访(7.5±3.7)个月,心脏性死亡占2.5%(6/237),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占0.4%(1/237),心绞痛住院占3.4%(8/237),心力衰竭住院占1.3%(3/237),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占3.0%(7/237),总终点事件占10.5%(25/237);(3)经Cox回归分析与远期死亡相关的因素是hs-CRP水平(r=0.177,P=0.006,OR=1.219,95%CI:1.061~1.400);hs-CRP、LDL-C值均高的组随访心脏性死亡事件(9.0%)明显高于其他组(0),P=0.001。结论 hs-CRP是AMI患者远期死亡预测指标,LDL-C和hs-CRP的联合检测可为AMI患者长期预后提供依据。
王慧娟万云高秦俭刘君孙志媛徐东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预后
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
刘君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72例,按照有无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1008例)和非糖尿病组(2564例),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女性、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死、3支或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而广泛前壁或前壁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PCI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且独立于年龄、广泛前壁或前壁心肌梗死、前间壁心肌梗死、陈旧性脑梗死、冠状动脉造影、PCI等因素存在。结论糖尿病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风险。
刘君万云高王慧娟孙志媛徐东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梗死年龄因素冠心病预后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按1:2的比例与同期接受手术的76例未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比较,logistic分析寻找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其中非手术治疗治愈33例(86.8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行(胃)肠切除(OR2.01,95%CI1.15~6.07)、手术时间≥180min(OR4.38,95%CI2.15-11.65)及开腹手术(OR5.59,95%CI1.15—9.23)是EPII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肠切除、长手术时间及开腹手术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有关。
卫文栋李非孙长怡刘君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p38MAPK的表达及其抑制剂SB203580作用的研究
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而急性肺损伤则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生理过程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信号转导通路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作用是研...
刘君
关键词:肺损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文献传递
不同性别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连续住院的676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6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8.8%比31.2%);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年龄偏高,多合并高血压,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高[分别为(70.39±9.56)岁与(63.85±11.85)岁,78.70%与68.2%,(4.59±1.10)mmol/L与(4.10±1.02)mmol/L,(6.54±2.29)mmol/L与(6.16±2.16)mmol/L,(234.92±59.39)×10^9/L与(211.39±60.87)×10^9/L],而吸烟、饮酒、血尿酸水平较男性低[分别为7.60%与50.10%,1.40%与21.30%,(315.23±100.85)mmol/L与(341.90±99.99)mmol/L];男性组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的比例较女性组高(76.60%比69.20%),两组冠脉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组住院病死率高于男性组(3.30%比1.10%)。结论uA患者中男性发病率及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的比例高于女性,两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两者冠脉病变情况未见差异,但女性住院病死率高于男性。
金洪珍高筱红刘君
关键词:心绞痛性别特性
不同部位肠梗阻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检查、泛影葡胺口服法造影、64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部位肠梗阻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肠梗阻患者资料,均行腹部平片、泛影葡胺造影和cT检查,比较其诊断效果。结果三者对小肠梗阻诊断率为62.5%、85%、77.5%,部位诊断率为0%、90%、78.75%,原因诊断率为0%、71%、65%。三者对大肠梗阻诊断率为53.23%、73.17%、92%,部位诊断率为38.17%、60.98%、98%,CT检查对梗阻原因诊断率为91%。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对肠梗阻部位、原因诊断有极大意义,尤适用于大肠梗阻。泛影葡胺造影在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CT检查的有益补充。
刘君孙长怡
关键词:小肠梗阻大肠梗阻X线泛影葡胺
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评价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6例乳腺脓肿患者分为穿刺引流组(29例)、小切口引流组(33例)和传统切开引流组(24例),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穿刺引流组在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方面优势明显,传统引流组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脓肿直径大于5cm者微创治疗失败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微创治疗在乳腺脓肿的治疗中具有极大意义,尤其适用于脓腔较小者,但传统切开引流法仍有意义.
刘君孙长怡
关键词: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穿刺引流切开引流
p38MAPK表达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胰腺炎组。胰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5h、6h、12h、24h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活性。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AP肺组织p38MAPK mRNA表达,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湿/干重比率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enzyme,MPO)等。结果正常对照组肺组织仅有少量磷酸化p38MAPK活化及p38MAPK mRNA的表达,SAP时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及p38MAPK mRNA高表达,MPO活力增加。造模后肺组织p38MAPK mRNA表达明显升高,6h达高峰,24h时活性仍高于其基础活性。肺组织p38MAPK mRNA表达与肺损伤病理评分及MPO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0.629(P〈0.01)。结论肺组织p38MAPK活化及过度表达可能是SAP肺损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刘君孙家邦李非张淑文崔叶青
关键词:胰腺炎肺损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