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兵
- 作品数:1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横向开发史料,深入理解史实——以“甲午战后列强经济侵略的影响”为例
- 2017年
- 高三复习通常根据"高考说明"中史实的时间顺序安排复习进度,即在同一时期内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相关史实进行整合,使学生从"面"的角度了解所学内容。这种复习思路无疑要对教材的知识进行重组,但是如何才能避免史实的简单拼凑进而真正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理解呢?
- 刘建兵
- 关键词:《马关条约》通商口岸
- 运用逆向思维 深化知识理解——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应对新高考的教学中,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共识,但"发展历史思维"的训练却往往被忽视,部分教师甚至出现面对历史思维无所适从的现象。
- 刘建兵
- 关键词:经济区域集团化知识理解
- 开发史料应注重历史演进逻辑——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例
- 2014年
- 高一阶段学生学习科目多,一般对历史学科不太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学生分配给历史学科的有限精力,尽可能提升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依托史料分析历史演进逻辑,通过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内容轮廓,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下面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例,谈谈我们在高一阶段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 刘建兵王生
- 关键词:历史学科演进逻辑史料分析历史学习历史课程标准
- 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历史结论深度教学策略——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态度为例
- 2020年
- 所谓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1]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深度教学的目标是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从能力的角度来看,深度教学的目标是在深度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
- 刘建兵
- 关键词:历史结论历史现象新文化运动传统儒学教学策略
- 立足时空观念深度理解知识结构的关键——以“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例
- 2020年
- 循环递进地实施三轮复习已经成为高三历史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虽然教师的讲解层层深入,但学生只认为这样会导致背诵内容越来越多,从而出现教师和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认知脱节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处理好二轮复习在三轮教学中承上启下、深浅转接的关键作用。二轮复习既要区别于一轮复习以主题为中心的知识结构梳理.
- 刘建兵
- 关键词: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封建势力中国民族工业革命派
-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史料引用商榷
- 2014年
- 在叙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时。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课说:“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
- 刘建兵
- 关键词:史料《历史》
- 历史客观题情境解读应规避的两种倾向
- 2023年
- 情境化是新高考背景下历史试题命制的突出特点。在历史客观题的命制中,往往存在着对情境信息“浅表解读”和“过度解读”两种倾向,这不仅会降低试题的效度,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甚至会对历史教学产生错误的导向。所以,对历史客观题情境的解读力避流于形式,应注重情境整体把握信息;力避注重表层信息,应注重情境本质把握深层信息;力避超出文本信息,应注重把握试题的立意;力避过度解读部分信息,应注重把握情境材料的结构。
- 刘建兵曾金海
-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情境试题命制
- 从“心”出发,且悟且进
- 2024年
-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是当代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真实写照。她曾说,心中有浩浩荡荡的学子,有多情的土地,有伟大的祖国,胸怀就会无限宽广,无处不是学习的机会,无处没有智慧的闪光。于漪老师用心教育的经历和话语启发了我,让我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以师德为先,从“心”出发,不断反思,且悟且进。
- 刘建兵
- 关键词:教育教学班主任中学教师教学研究
- 高考对两种历史思维类型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 2019年
- 不论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在考试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是历史事实和对历史事实的论断或评价,即史实和史论。教学中的问题和考试中的试题,主要包括由史实到史论或由史论到史实两种思维模式,解决问题和解答试题的关键在于建立连接史实和史论的思维桥梁,即历史学科思维。2018年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刘建兵
- 关键词:形象思维墨家学派学科思维思维类型
- 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概念深度教学被引量:2
- 2019年
- 在历史概念的教学中存在注重表层记忆、忽视深入理解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应深入分析历史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逻辑关系,基于时空观念认识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一方面,从时间的角度解析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发展,注重前后历史现象的趋同和强化;另一方面,从空间的角度解析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联系,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 刘建兵
- 关键词:历史概念深度教学历时性共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