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彪
-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对比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这2种治疗方法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CTO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n=43)和B组(n=43)。A组给予CABG治疗,B组实施PCI治疗。比较2组术后完全血运重建情况[搏动指数(PI)、血管血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1 d与术后7 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以及术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血管血流量、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住院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高于术前1 d, LVEDD、LVESD均小于术前1 d, NT-proBNP水平低于术前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LVEDD、LVESD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和PCI在治疗CTO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较为一致,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CABG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方面更具优势,而PCI则有助于加快术后恢复并减轻经济负担,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均具有推广价值。
- 王锡峥杨毅齐弘炜赵建刚陈楠袁彪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心功能指标
- 携带人miR48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备该病毒的载体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携带人miR486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提供了所述载体表达的腺病毒的制备和纯化方法,该腺病毒可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对心肌梗塞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 袁彪齐弘炜张海涛王立生孙慧燕
- 携带人miR48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备该病毒的载体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携带人miR486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提供了所述载体表达的腺病毒的制备和纯化方法,该腺病毒可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对心肌梗塞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 袁彪齐弘炜张海涛王立生孙慧燕
- 骨骼化双侧乳内动脉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目的:总结骨骼化双侧乳内动脉加胃网膜右动脉和/或桡动脉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技术,观察其早期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连续263例冠心病患者行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下...
- 袁彪
- 随诊间血压变异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 2018年
- 1997年,Grove等首次提出随诊间血压变异(visit-tovisi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VVV)的概念,发现收缩压的VVV与一级预防人群冠心病事件相关。2010年Rothwell通过对几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指出在既往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中,收缩压的VVV是再发卒中的强预测因子,
- 王建旗边红肖洁郑华史旭波袁彪
- 关键词:全因死亡
- microRNA-486对低氧导致的原代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microRNA-486(miR-486)对原代心肌细胞低氧损伤过程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构建模拟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的低氧损伤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低氧培养6、12、24、36、48 h和常氧培养后miR-486的表达水平。另外,按照转染Ad-miR-486和Ad-miR-486-antago,分为常氧组(C+N组)、Ad-miR-486+常氧组(M+N组)、Ad-miR-486-antago+常氧组(I+N组)、低氧组(C+H组)、Ad-miR-486+低氧组(M+H组)、Ad-miR-486-antago+低氧组(I+H组)。通过CCK-8、乳酸脱氢酶(LDH)、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活力、损伤和凋亡程度。结果随着低氧损伤时间的延长,miR-486的表达逐渐上升,至24 h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常氧环境中,M+N组、I+N组与C+N组比较,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率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状态下,M+H组较C+H组LDH释放、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I+H组较C+H组LDH释放、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486能够减轻心肌细胞低氧损伤、增强心肌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对细胞低氧损伤和凋亡有改善作用。
- 张海涛韦薇齐弘炜袁彪汤楚中
- 关键词:腺病毒低氧
- 炎症预测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8年
- 炎症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交互作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进程,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核心信号传递通路的直接抑制因子和上述通路的非直接抑制因子延缓炎症进展。已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抑制白介素-6核心信号传递通路炎症,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无论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领域,临床医生应重视心血管事件炎症的预测和评估。高敏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总体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
- 王建旗史旭波马长生袁彪
- 关键词: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补救性外科手术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失败常见类型及表现,总结补救性外科手术的适应证、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 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后即刻至36 h出现房缺封堵器不能固定6例,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各4例,左心耳破裂、封堵器打开不完全、无合适封堵器、患者要求先行尝试室缺封堵各2例,心律失常、股动脉细小输送装置不能送入、导丝不能通过室缺各1例。患者于介入后1 h至19个月内进行以下补救性外科手术左心耳破裂直接缝合1例,侧开胸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1例,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2例,其余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并取出滞留体内无作用的封堵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低体质量、房缺为下腔型、边缘不完整、边缘柔软、明显长椭圆形患者和膜周室缺巨大、尤其合并膜部瘤及三尖瓣隔瓣粘连、距主动脉瓣较近者,及巨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失败发生率高者,失败后适时的外科治疗可消除其不良影响,取得良好效果。
- 齐弘炜袁彪吴明营赵建刚崔华楠王锡峥陈楠周自强王妍军吴文波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
- 早期干预对应用胃网膜右动脉行全动脉化搭桥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应用胃网膜右动脉进行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找到更加好的护理方法,优化患者护理方案的选择,更好的改善其病情。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应用胃网膜右动脉进行全动脉化冠脉搭桥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综合护理),每组33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并以上述指标综合评定两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也比对照组(21.21%)更低,术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更高,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应用胃网膜右动脉进行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 董焕英齐弘炜刘萍袁彪
-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胃网膜右动脉胃肠功能恢复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补救性外科手术
- 齐弘炜吴文波吴明营袁彪赵建刚崔华楠王锡峥陈楠周自强王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