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亚光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冷凝热
  • 4篇复合相变
  • 3篇石墨
  • 3篇膨胀石墨
  • 2篇蓄热
  • 2篇蓄热器
  • 2篇热回收
  • 2篇热性能
  • 2篇棕榈
  • 2篇棕榈酸
  • 2篇相变材料
  • 2篇冷库
  • 2篇冷凝热回收
  • 2篇复合相变材料
  • 1篇月桂酸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生活热水
  • 1篇能量回收
  • 1篇旁通管
  • 1篇潜热

机构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袁亚光
  • 4篇袁艳平
  • 3篇余南阳
  • 3篇曹晓玲
  • 1篇杨畅
  • 1篇张楠
  • 1篇张楠
  • 1篇李天宇
  • 1篇武剑云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相变装置蓄放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当今,空调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办公和学习环境。但空调系统在制冷运行时,会产生约为制冷量1.1~1.3倍的冷凝热,若冷凝热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不仅造成能源巨大浪费,并且会造成“热岛效应”。因此,对空调冷凝热进...
袁亚光
关键词:空调系统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冷库冷凝热相变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库冷凝热相变回收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油分离器与冷凝器之间串接有相变蓄热器,所述相变蓄热器一端通过阀门与油分离器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器连接...
袁艳平 夏铭珠袁亚光曹晓玲余南阳
文献传递
MA-PA复合EG相变材料的研制及热性能
2017年
以十四烷酸(MA)、十六酸(PA)为相变材料单体,制备了系列二元低共熔混合物(MA-PA),再以膨胀石墨(EG)为基体,采用多孔吸附法制备出MA-PA/EG复合相变材料.通过DSC、冷热加速循环和蓄、放热实验,研究了MA-PA/EG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MA-PA与EG最佳质量配比为15∶1的条件下,MA-PA/EG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为44.99℃和44.42℃,熔化潜热和凝固潜热分别为156.9J/g和155.3J/g,EG对相变温度和潜热的影响不大;1 000次冷热加速循环后MA-PA/EG材料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EG可有效地提高MA-PA/EG材料的蓄、放热速率,且在固液相变过程中无液体侧漏.
武剑云袁亚光
关键词:复合相变材料膨胀石墨热性能
一种新型冷库冷凝热复合相变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库。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冷库热回收系统热量不能被有效利用等问题,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库冷凝热复合相变回收系统,包括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压缩机,增设相变蓄热器与蓄水箱,利用三通阀,将相变蓄热器连接在油分离器和冷凝器...
袁艳平袁亚光夏铭珠杨畅余南阳
文献传递
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41
2014年
以理论计算为基础,制备了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三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SA)。利用膨胀石墨(EG)的网状多孔结构,制备了最佳质量配比为15:1(LA-PA-SA:EG)的LA-PA-SA/EG复合相变材料。综合利用FT-IR、SEM、DSC、冷热加速循环和蓄放热实验等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PA-SA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均匀分布于EG的多孔结构中;复合相变材料的熔化和凝固温度分别为32.1℃和30.3℃,熔化和凝固潜热分别为143.2J·g-1和143.1J·g-1;经过1000次冷热循环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EG的高导热性加快了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速率。
袁亚光袁艳平张楠李天宇曹晓玲
关键词: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
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由相变储能材料和支撑材料复合而成;相变储能材料由棕榈酸和硬脂酸经熔融混合而成,其中棕榈酸的质量百分比为60~65%;支撑材料为膨胀石墨;相变储能材料均匀吸附于膨胀石...
袁艳平张楠袁亚光曹晓玲余南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