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玲
- 作品数:179 被引量:4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地埋管换热器的太阳能公路跨季节蓄热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地埋管换热器的太阳能公路跨季节蓄热系统,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能够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可为连接于电网输出端的用电设备供电;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本实用新型还设...
- 袁艳平向波曹晓玲孙亮亮余南阳
- 文献传递
- 基于微通道换热结构的水冷风冷双冷换热器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结构的水冷风冷双冷换热器及方法,包括:上下水冷集管、上下冷媒集管、微通道水冷风冷换热管、风扇和边框。本发明结构可实现单独水冷、单独风冷和水冷风冷双冷联合运行三种冷却模式。通过微通道水冷风冷换热...
- 袁艳平周锦志余南阳曹晓玲
- 文献传递
- 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基准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研究气象参数、窗墙比以及建筑朝向等因素对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基准温度的影响,采用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选取成都等8个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分别计算了室外干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窗墙比和建筑朝向等不同模拟工况下的供暖基准温度,确定了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基准温度的大致范围.结果表明:窗墙比和建筑朝向对供暖基准温度影响较小,相同城市不同模拟工况下供暖基准温度的波动范围最大为0.5℃;太阳辐射强度对供暖基准温度的影响较大,重庆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度最弱,其供暖基准温度最大,成都次之,上海最小;若太阳辐射强度相差不大,而室外干球温度相差较大时,室外干球温度较低者供暖基准温度较小;不同城市的供暖基准温度波动范围为14.6 ~ 16.4℃.
- 张文婷袁艳平曹晓玲余南阳
- 关键词:窗墙比太阳辐射强度
- 地铁区间隧道毛细管换热系统气候适宜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为研究地铁区间隧道毛细管换热系统在中国的气候适宜性,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分区,分别选取北京(寒冷地区)、成都(夏热冬冷地区)、福州(夏热冬暖地区)、昆明(温暖地区)以及哈尔滨(严寒地区)5个地区,采用数值模拟对毛细管换热器冬夏季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细管出口水温和换热量主要与当地围岩温度相关,毛细管换热系统冬夏季在夏热冬冷地区、温暖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均有很好的适宜性;由于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冬季空气温度和围岩温度都较低,毛细管换热器换热效果较差,所以毛细管换热系统在上述2个地区不宜使用。一席毛细管换热器夏季单位长度换热量在271~389 W/m,冬季单位长度换热量在98~167 W/m,相比于普通地源热泵系统,其换热性能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将夏季隧道空气温度与《地铁设计规范》中区间隧道的限制温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夏季毛细管换热系统的使用不会使区间隧道温度超过规范要求。
- 任明月曹晓玲袁艳平孙亮亮向波
- 关键词:地热能隧道地源热泵
- 一种石墨烯-水溶性纤维素光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水溶性纤维素光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热转换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材料的制备方面常常受限于工艺的复杂性的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也导致了相对较高的制造成本,本发明...
- 张楠李笑晗张兆利袁艳平周温芳曹晓玲
- 一种施工隧道中弥散供氧末端设计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施工隧道中弥散供氧末端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设备设计领域,包括:获取施工隧道中的环境数据、供氧数据和工人集中位置坐标;依据环境数据和供氧数据,计算实际通风量与所需通风量、实际供氧量与所需供氧量,判断是否...
- 袁艳平 谭智昭 蒋福建 赵凯明曹晓玲
- 一种基于运行数据对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及节能潜力分析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行数据对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及节能潜力分析的方法,基于中央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数据,经对输入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后,再经数据分析步骤对已进行预处理的数据进行系统工况模式识别、系统设备运行时长与均等运行策略...
- 马荣江余南阳王磊袁艳平曹晓玲
- 考虑热效应的地下建筑光导通风一体化系统自然通风特性研究
- 2024年
- 光导照明通风一体化系统将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地下建筑的照明与通风能耗。针对以往的优化设计通常忽略光导管热效应的情况,建立了热效应和室内热源耦合作用下的光导照明通风一体化模型,对其作用下自然通风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导管管壁因太阳辐射引起的热流密度分布十分不均匀,沿圆周方向热流密度呈对称分布最高可达227W/m^(2)。热效应强化了光导照明通风一体化系统的自然通风效果,当考虑热效应时,自然通风量最高增加了17.9%,通道出口处空气平均流速提升了56%。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太阳辐射强度从200W/m^(2)增至1000W/m^(2),光导管热效应增强通道内的空气流量由187m^(3)/h增加至202m^(3)/h。
- 罗慧琳曹晓玲周旭
- 关键词:热效应自然通风
- 一种地下浅埋人防工程外墙热量收集系统
- 一种地下浅埋人防工程外墙热量收集系统,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换热管道、循环水泵、相变水箱和温度控制阀;其中:换热管道设置在地下人防工程的外围保护结构墙体内;温度控制阀依据其内温度传感器监测外墙温度进而控制循环水...
- 袁艳平曾超曹晓玲余南阳向波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分级叉指形流场的液流电池双极板
- 一种具有分级叉指形流场的液流电池双极板,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液流电池用双极板的供液分配流道和排液分配流道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分支流道,并使得末级供液分支流道与末级排液分支流道呈叉指状排列分布且互不连通,这样强迫电解液...
- 袁艳平曾义凯余南阳曹晓玲向波李凤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