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混合晶状体蛋白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混合晶状体蛋白对Long Evens大鼠视神经切断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的作用。方法于视神经切断伤前7 d逆行标记RGCs。将成年Long Evens大鼠2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视神经切断伤后1,2,3周组,每组5只。视神经切断后即刻右眼经玻璃体腔注射浓度为1×10^(-4)g/L的混合晶状体蛋白5μl(实验眼),左眼注射等渗盐水5μl(对照眼),分别于伤后1,2,3周对实验动物行RGC计数。结果视神经切断伤后1周RGCs数明显下降。混合晶状体蛋白作用眼RGCs数在视神经切断伤后1、2、3周分别下降为正常对照组的71%、32%和15%,但均显著高于参渗盐水作用眼(P<0.01)。结论视神经切断伤后玻璃体腔注射可溶性混合晶状体蛋白能够保护RGCs,延缓其死亡,这种作用可以持续到视神经切断伤3周以后。
- 刘志敏任蕾王一王红曾玉晓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神经横断伤
- 角膜酸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与上皮缺损和白细胞渗出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大鼠角膜酸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与角膜上皮缺损和白细胞渗出的关系。方法 建立轻、中、重度大鼠角膜酸烧伤新生血管模型,裂隙灯下动态观察角膜上皮缺损直径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计算新生血管的面积与角膜面积的比例;各组分别于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取眼球行HE染色,光镜下计算角膜白细胞浸润的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新生血管形成与上皮缺损和白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角膜不同程度酸烧伤后上皮愈合速度不同,损害程度越重上皮愈合越慢。烧伤后可引起白细胞渗出,烧伤程度越重白细胞渗出越明显,有显著的差异(P <0 0 1)。轻度酸烧伤角膜未见新生血管形成,中重度酸烧伤在伤后第3天可观察到新生血管形成。不同程度酸烧伤新生血管形成有显著的差异(P <0 0 1)。酸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与上皮缺损(r =0 3 3 0 0 ,P <0 0 1)及白细胞渗出(r =0 1779,P <0 0 5 )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大鼠角膜酸烧伤后CNV的发生与烧伤程度与角膜上皮缺损和白细胞渗出有密切关系。
- 王红谢汉平殷旭刘志敏
- 关键词:角膜上皮新生血管酸烧伤
- 混合晶体蛋白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混合晶状体蛋白对LongEvans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作用。方法大鼠双眼均行视神经钳夹,右眼为玻璃体腔注射晶状体蛋白眼,左眼为等渗盐水对照眼,WGA顺行示踪及F-VEP检查观察轴突再生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电镜评价轴突再生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晶状体蛋白眼有更多轴突纤维尽快通过损伤区,晶状体蛋白能够促进F-VEP振幅恢复,电镜观察晶状体蛋白组于损伤点后5mm仍有较多的再生轴突。结论视神经钳夹伤后玻璃体腔注射可溶性混合晶状体蛋白能够促进轴突再生,并且能够部分的改善视功能。
- 刘志敏王一黄志华曾玉晓何利任蕾
- 关键词:晶状体蛋白轴突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