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龙彪
- 作品数:34 被引量:78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上海灭鼠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对上海灭鼠中的一些问题作了研究与分析,内容有:1.特殊环境中的灭鼠措施;2.根据鼠类行为研究灭鼠方法,指出使用符合鼠类行为的毒饵盒能提高灭鼠效率;3.提出应该根据当地鼠类食性嗜好特点选用毒饵基质;4.研究港口、船舶巩固落实灭鼠措施后,指出鼠类入侵港口主要途径仍然是:①从外围地区迁入;②随货物或从缆绳迁入,尤以后者为主;5.城市应重视全方位的防鼠工作。
- 祝龙彪黄正一徐仁权陈心尧
- 关键词:灭鼠
- 毛丝鼠体温调节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
- 1985年
- 毛丝鼠幼仔,六日龄已基本上达到恒温水平。吮乳期幼仔的静止代谢率较威体高;二日龄前,代谢率变化不符合体表面积定律;二日龄后,趋向成年恒温动物代谢类型,而符合体表面积定律。幼仔在25℃环境的热能消耗比20℃时少。
- 王培潮钱国桢陆厚基盛和林祝龙彪
- 城市残存鼠的分布特点及防制措施的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对上海市大规模灭鼠达标巩固一年后的连片居民住宅区、不同地带的宾馆、现代化建筑物和一些行业中的所谓残存鼠,从分布、行为特点和防制措施等方面作了广泛调查和研究分析。观察到:①目前上海地区住宅内主要残存鼠是小家鼠,厨房是残存鼠的主要活动和觅食场所;②残存鼠的分布和种类数量组成与环境关系密切;③防灭残存鼠应根据鼠改变着的习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强调指出,灭鼠除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重视、配合。
- 祝龙彪陆志勋沈爱玉
- 关键词:鼠类灭鼠
- 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被引量:6
- 2001年
- 本文根据 80年代以来 ,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情况 ,分析了引起变化的政策、规划和经济等因素 ,阐述了人口空间分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 杨芸祝龙彪
- 关键词:人口空间分布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
- 城市外环境鼠情调查与防制对策
- 1999年
- 目的:了解城市中各种外环境的鼠情,提出防制对策。方法:采用夹日法、拖食法等对各种外环境进行鼠密度及鼠种组成调查。结果:发现(1)城市下水道鼠患严重;(2)不同外环境中的鼠密度较高;(3)外环境中的鼠类群落结构与室内的相似。结论:城市外环境的灭鼠必须切实加强,从环境整治、管理力度及提高灭鼠技术上下措施,才能长久有效地控制城市鼠害。
- 祝龙彪徐仁权
- 关键词:城市灭鼠
- 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规划的原则和对策被引量:13
- 2000年
- 针对上海城市绿化现状,强调生态位、生态效益、生物多样性、空间布局和景观割裂等原理在绿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21世纪的上海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应如何提高绿化数量、改善绿地质量、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发挥生态效益、丰富绿化形式等诸多问题,尝试为今后的规划提供一些对策。
- 杨芸祝龙彪
-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环境规划
- 用物候生态学预测第一代成蚊出现期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报道应用物候生态学预测蚊虫动态。通过1979~1990年11年的物候现象观察记录,结果发现,上海地区的白玉兰花开盛期及海棠花全部凋谢之时,分别预示着当地越冬蚊开始产卵及第一代蚊虫的出现,这为每年及时开展防蚊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陆志勋张宝珍祝龙彪
- 关键词:蚊虫
- 城市残存鼠生态特征——Ⅲ.城市残存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被引量:6
- 1991年
- 本文采用Lloyd提出的平均拥挤度M~*、聚集性指数M~*/M及Iwao的平均拥挤度与种群密度之间直线回归方程M~*=α+βM,用IBM计算机处理,分析了城市灭鼠达标后,连续18个月内残存鼠在住宅建筑物内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观察到:①住宅建筑物间的残存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的个体呈聚集分布;②三种残存家栖鼠都以个体群呈聚集型空间分布格局。根据目前残存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在时间序列上的平均密度,对正确制订灭鼠措施、选择投药位置、毒饵剂量与剂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祝龙彪周玉丽
- 关键词:生态种群
-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被引量:544
- 1999年
- 本文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方法,并选择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
- 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评价
- 农田鼠形小兽群落生态演替现象分析被引量:2
- 1991年
- 上海郊区农田主要鼠形小兽有黑线姬鼠和大麝鼩。1988~1989年在郊区嘉定县农田以夹夜法调查,发现农田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与60年代初相比,大麝鼩的构成比从17%上升到80%左右,黑线姬鼠则从80%以上下降到20%左右,这可能与近年来郊区农田开展经常性灭鼠工作有关。
- 吴化前祝龙彪
- 关键词:群落生态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