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国桢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夜鹭
  • 2篇越冬
  • 1篇野鸭
  • 1篇幼鸟
  • 1篇越冬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研究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加工
  • 1篇食品加工厂
  • 1篇食物
  • 1篇食性
  • 1篇食性分析
  • 1篇食性研究
  • 1篇鼠类
  • 1篇体温调节
  • 1篇鸟类
  • 1篇种群
  • 1篇鸻形目
  • 1篇毛丝鼠

机构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林业厅
  • 1篇上海动物园

作者

  • 6篇钱国桢
  • 3篇祝龙彪
  • 2篇王培潮
  • 2篇王天厚
  • 1篇盛和林
  • 1篇徐宏发

传媒

  • 4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报
  • 1篇Curren...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89
  • 1篇1986
  • 2篇1985
  • 1篇198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绿翅鸭、琵嘴鸭、斑嘴鸭越冬期的生存能被引量:5
1989年
在野鸭越冬期逐旬测定了绿翅鸭、琵嘴鸭、斑嘴鸭笼养下的生存能。结果表明,三种野鸭越冬期每天摄食量分别为绿翅鸭32.4克,琵嘴鸭54.9克、斑嘴鸭80.2克。食物利用率依次为75.6%;73.7%;73.8%。生存代谢能依次为102.7千卡/只·天;173.6千卡/只·天;248.2千卡/只·天。总能量的摄入有三个高峰,分别出现在秋季迁来后、冬季寒潮后和春季迁飞前。 三种野鸭越冬期体重呈现出二低二高的变化形式。1983年与1963年野外野鸭体重相比较,绿翅鸭平均降低了20%,斑嘴鸭降低了12%,表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对野鸭的栖息越冬有恶化的趋势。 本文分三个季节拟合了体重与生存能的关系式,比较了不同季节生存能与静止代谢能的差异,表明野鸭是通过提高体廓的隔热能力,增加体内能量的储存以及减少活动和生产的能量消耗来渡过寒冷又缺少食物的冬季的。
徐宏发钱国桢
关键词:野鸭越冬期
夜鹭幼鸟繁殖的生态研究被引量:25
1986年
引言自1923年Groos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成鸟幼鸟进行系统测定以来,鸟类学家都以该鸟的羽色作为区分成幼鸟的形态标志的典型(郑作新,1973)。关于夜鹭成鸟繁殖生态学研究,几十年来不断有所报道,如Teal(1965)和Raymond(1982)研究夜鹭繁殖习性和繁殖率后,指出风暴和兽类干扰,是夜鹭繁殖失败的主要因素,Hafner(1980)还对夜鹭繁殖期的领域性和生态位作了讨论,但是,有关夜鹭幼鸟繁殖记录极少。1942年Noble和Wurm成功地观察到在人工监察环境中该种幼鸟的繁殖史,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钱国桢王天厚张词祖许建
关键词:繁殖
毛丝鼠体温调节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
1985年
毛丝鼠幼仔,六日龄已基本上达到恒温水平。吮乳期幼仔的静止代谢率较威体高;二日龄前,代谢率变化不符合体表面积定律;二日龄后,趋向成年恒温动物代谢类型,而符合体表面积定律。幼仔在25℃环境的热能消耗比20℃时少。
王培潮钱国桢陆厚基盛和林祝龙彪
上海鼠类生态的研究被引量:5
1983年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水陆交通发达,也是我国最大的吞吐港口之一。市区人口稠密,建筑物踵接相连,其结构类型复杂而悬殊。每日粮食集散繁忙,各类食品加工厂甚多。在临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地区,下水道系统极为错综复杂。所有这些城市生态环境,都给当地鼠类生存,散布与繁殖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进行鼠类生态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解放前,对上海鼠类的调查,只有一些简单报导(Sowerby,1932;伍长耀,1944)。解放后,对郊区农田中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黑线姬鼠生态,作过较详细研究(盛林等,1959;祝龙彪、钱国桢,1982)。本文是作者根据1962—1964,1970,1979—1980年对全市鼠类调查所得材料而进行的综合。但着重对市区几种鼠类数量,分布、繁殖与种间关系等一些生态学问题进行分析,为市区布置突击灭鼠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钱国桢祝龙彪
关键词:食品加工厂黑线姬鼠大城市城市生态环境鼠类
鴴形目鸟类的食性研究被引量:7
1985年
鴴形目鸟类主要取食小型贝类、螺类、蟹类和杂草种子等。食物的种类和各类食物在胃中所占的百分比,秋季和春季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X^(2)=343.09P<0.001)。秋季的取食效率高于春季。在春季,潮间带上几种主要的被食物的现存量为1026.8公斤/公顷(鲜重)。被食物在潮间带上的分布具有分层次的现象。被食物的现存量在中潮带最高,高潮带次之,低潮带最低。现存生物量越丰富的被食物种类在鸟胃中的遇见率越高。
崔志兴钱国桢祝龙彪王培潮
关键词:鸻形目食性分析
夜鹭种群越冬生态学的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198 3- 12~ 1984- 0 5对聚集在上海西郊的 15 0 0只越冬夜鹭进行研究 ,又在 1998~ 1999年的相应月份进行了复查和研究。研究结果 :①夜鹭越冬种群在 12~ 1月达到高峰 ,数量为 (15 31± 2 75 )只 ;幼 /成比为 1 73∶1± 0 0 35。 3月中旬 ,夜鹭成鸟开始迁离越冬区 ,至 4月初绝大部分已迁飞 ;而幼鸟是在 4月中旬开始迁离本地。②光照强度是控制夜鹭活动的主要因子。夜鹭在黄昏 4 3~ 0 48lx时飞离栖息地 ,在黎明前 0 2lx时返回。随着夜长日短 ,夜鹭有提前集群飞离、延迟返回的倾向。③夜鹭在越冬数量高峰期的种群分布为均匀分布 ,在数量下降的迁徙期为集群分布 ,这与栖息地的环境容量和夜鹭集群方式有关 ;研究表明 ,夜鹭很可能以家族的形式将栖息点固定下来。④风是影响夜鹭栖息点分布的主要因素 。
王天厚钱国桢
关键词:夜鹭越冬生态种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