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苇苇
- 作品数:2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大连市商务日语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主要指出目前大连市应用型大学商务日语专业校外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实施办法。
- 蒋苇苇
- 关键词:顶岗实习日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实训内容
- 从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看日本的教育政策
- 2015年
- 日本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也积极地通过立法等对私立高等教育进行扶持,私立高等教育得以蓬勃的发展,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通过对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探讨日本的教育政策。
- 蒋苇苇
- 关键词:明治维新教育机构
- 大连市社会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 2015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大连市的养老机构正处于发展转型阶段,文章阐述了目前大连市养老机构的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养老机构社会化的必要性,探讨了大连市社会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和融资渠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大连市的老年情况、养老机构状况以及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探索适合大连地区情况的社会化养老机构的经营模式。
- 蒋苇苇
-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机构
- 论夏目漱石《心》中的死与“明治精神”
- 2017年
- 夏目漱石于1914年发表长篇小说《心》,作品情节简单,出场人物有限,却提出了'明治精神'这一新的名词。明治时代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东西文化的交汇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带来了深刻影响。生活在明治与大正之交的夏目漱石见证了明治时代的一生,同时也见证了'明治精神'的一生。K与先生的身上可隐约看到夏目漱石的身影,先生与K的悲惨结局不仅是近代知识分子追求与现实矛盾的自我理想结果的真实写照,更是企图唤醒扭曲了健全'明治精神'人们的呐喊。
- 张文丽蒋苇苇
- 关键词:明治精神东西方文化知识分子
- 21世纪中国应用型民营高校的未来发展之路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主要指出目前应用型民营高校未来发展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实施办法.
- 蒋苇苇
- 关键词:地域经济激励机制
- 关于中日音乐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照研究
- 2017年
-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体现,音乐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讲了日本音乐对华语乐坛的影响,分析出了香港乐坛衰落的原因。第二部分就分析出的原因进行论证,分别阐述了日本对音乐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保护做法和好处以及中国在音乐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不足,列举了中国音乐方面的各类侵权事件并通过现有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两国之间就音乐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 刘艳飞蒋苇苇
- 关键词:维护权益
- 解读宫崎骏动漫作品中的宗教要素和作用
- 2016年
- 宫崎骏的作品蜚声世界,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喜爱,宫崎骏的动漫作品中展现的宗教要素极具大众性和作家风格。他的作品中从很早就被日本人所信仰的自然和森林里潜藏的灵魂的存在才是宗教因素;表明了其中蕴藏着宫崎骏自身"与自然共生"的这种强烈愿望的信息。可以说宫崎骏的作品起到了视觉性传达"与自然共生"的愿望。
- 蒋苇苇
- 关键词:农耕文化
- 旅顺旅游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调查与研究
- 2017年
-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现代产业。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采购等综合性行业,随着旅游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被人们认识,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有力和规模性最大的产业之一。
- 佟婷婷蒋苇苇
-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一体化
- 从岛崎藤村的《破戒》解读日本的部落民问题被引量:3
- 2011年
- 明治维新时期,曾颁布过解放"秽多"的法令,但这一社会问题并没得以解决。一般人对"秽多"的歧视依然丝毫不减。为了避开"秽多"这个极具争议及贬意的词语,"秽多"的后代被婉转地称为"部落民"。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揭露了荒谬的日本封建身份制度和各种恶势力对人的栓桔,为我们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部落民的人权斗争史,更为我们了解日本的部落民的历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对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日本具有深远的意义。
- 蒋苇苇
- 关键词:现实主义
- 试论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元素
- 2017年
- 中日两国之间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日本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两千多年,因此,日本的文化之中处处蕴含着中国元素。文学也不例外,日本文学的发展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中国特色元素生存其中,但是,日本的文学发展又拥有其专属于日本的特色,并不是完全地依照中国的文化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过来,而是在日本独特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文学特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反过来影响中国,这种文化的交流今后也将长期持续下去。
- 孙秀铭蒋苇苇
- 关键词:日本文学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