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云 作品数:50 被引量:18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HBV感染者HLA等位基因多态性和HBV变异的研究 目的:为了深入探讨HBV持续感染的机制,我们对HBV持续感染的病毒因素和遗传因素进行了全面研究,病毒因素主要包括HBV基因型和YMDD变异,遗传因素即HLA等位基因多态性。 方法:我们选择了142例慢性HBV感染者和32... 张淑云关键词:HBV 病毒感染 YMDD变异 HLA等位基因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儿童EB病毒的感染情况及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EBV-DNA水平与疾病谱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儿童EBV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门诊疑似EBV感染收入院的患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PBMC中的EBV-DNA含量,并收集相应临床资料。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不同疾病中EBV-DNA水平的差异和不同EBV-DNA水平疾病谱的分布情况。结果:762例儿童中,EBV-DNA检测阳性329例,检出率为43.1%。在EBV-DNA阳性的患儿中,男性患儿198例,女性患儿131例,不同性别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82);不同年龄的患儿EBV-DNA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学龄前组最高,婴儿组最低;EBV-DNA定量值虽然有学龄前组>学龄组>幼儿组>婴儿组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337);主要疾病谱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IM、脑炎、单纯EBV感染和血液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多40例(42.6%);IM的EBV-DNA含量最高1.522e+004(6.55e+001-4.602e+006),并且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其余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EBV-DNA水平不同相关疾病谱亦有差异(P=0.00),同一EBV-DNA水平中每种疾病大于10%病例数分布在(1.00-9.99)e+001-(1.00-9.99)e+006,IM最高主要分布在(1.00-9.99)e+004-(1.00-9.99)e+006之间,其余疾病主要分布在(1.00-9.99)e+001-(1.00-9.99)e+005。结论:黑龙江地区儿童EBV感染率处于较高的水平,EBV-DNA水平高低与疾病谱密切相关。 夏妍 金茜 李兴库 王冬 杜博 张淑云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 EBV-DNA 疾病谱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9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有包膜的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为3200个碱基,以不完全双链环状存在。在HBV负链核苷酸上包括四个相互重叠的读码框:C基因、P基因、S基因和X基因。至今为止,根据全部核苷酸序列的差异≥8%将HBV分为A—H8个基因型,又根据同一基因型全部核苷酸序列的差异≥4%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型。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几年来HBV基因亚型的研究进展,对其地域分布、病毒学特点及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王洪岩 张淑云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 乙型肝炎 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转归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HLA-DR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哈尔滨市传染病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感染科就诊的急性、慢性和隐性自限性HBV感染者101例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包括HBV疫苗免疫者和乙肝五项全阴者)53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其外周血血浆中HBV-DNA含量和PBMCs中HLA-DR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急性、慢性、隐性自限、疫苗免疫和五项全阴五组外周血PBMCs中HLA-DR mRNA的表达水平在隐性自限组最高,五项全阴组最低,总体比较差异显著(F=3.901,P=0.005)。其中,隐性自限组明显高于慢性组[(2.57±1.65)比(1.86±1.58),t=2.016,P=0.047]、疫苗免疫组[(2.57±1.65)比(1.69±1.35),t=2.383,P=0.020]和五项全阴组[(2.57±1.65)比(0.94±0.61),t=4.881,P=0.000],而临界高于急性组[(2.57±1.65)比(1.39±1.23),t=1.780,P=0.084];慢性组和疫苗免疫组也都有意义地高于五项全阴组[(1.86±1.58)比(0.94±0.61),t=3.740,P=0.000和(1.69±1.35)比(0.94±0.61),t=2.215,P=0.008]。在慢性HBV感染组,不同HBV-DNA水平组HLA-DR表达量整体无差异(F=1.204,P=0.319),但在(1.000-9.999)e+005组HLA-DR表达量最高,临界意义地高于(5.000-9.999)e+006组和≥ 1.000e+007组[(1.000-9.999)e+005比(5.000-9.999)e+006,t=1.769,P=0.099;(5.000-9.999)e+005比≥1.000e+007,t=2.114,P=0.053];在携带、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HBV感染分组中,以及HBeAg^+和HBeAg^-分组中HLA-DR表达量总体和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HBV感染和疫苗免疫均诱导了HLA-DR表达量增高,尤其在清除HBV感染状态下;在慢性HBV感染中HLA-DR表达可能与HBV-DNA水平相关。 金茜 夏妍 李兴库 王冬 杜博 张淑云关键词:HBV感染 HEPATITIS LEUKOCYTE JAK2V617F点突变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JAK2V617F点突变与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MPD)的临床相关性,为MPD的基因学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V617F点突变。结果:102例的MPD患者中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2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37例、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16例和分类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uMPD)患者19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依次为11%、71.4%、51.4%、75.0%、78.9%。结论:JAK2V617F点突变有助于不同类型MPD的诊断,在MPD疾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金茜 杜博 李晶波 张淑云 房绍红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 JAK2V617F点突变 AS-PCR 功能性Leptin受体mRNA的分布与表达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并证实瘦素(leptin)受体(OB—R)的分布。方法:选取4~6周龄的C57/BL6小鼠15只,手术获取小鼠胰腺、心脏、肝脏、下丘脑等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OB—R的存在。采用多克隆抗体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OB—Rb。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瘦素受体在C57/BL6小鼠的脑、胰腺、肝脏、心脏、肾脏、脂肪等组织中均有表达。 李强 刘喆 张巾超 付红 张淑云 刘伟关键词:MRNA 免疫组织化学 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3年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可有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等多种临床表现.此后有的清除病毒,表现为自限性HBV感染,而约90%的儿童和10%的成人则转为HBV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并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CD4+T淋巴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起核心作用.他有Th1、Th2、Treg、Th17、Th22、Tfh和Th9等多种亚群,均可来自于同一祖细胞(Th0),有着各自的分化途径和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彼此又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尤其是Th1/Th2和Th17/Treg的平衡在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夏妍 张淑云关键词:转归 TH1/TH2 TH17/TREG Egr-1基因表达及其在射线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Egr-1基因的表达在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肝癌细胞系HepG2,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培养;培养细胞接受4Gy X射线照射;收获受照前和受照后1,2,4, 6,12和24 h的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0,1,2和4 h Egr-1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0,6,12和24 h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随HepG2,SMMC-7721和HL-7702在4GY X射线照射后1 h即诱导了Egr-1基因表达增高,4 h均未达峰值,分别为ΔEgrHepG2(12.9629±1.0649)、ΔEgr7702(0.0096±0.0008)和ΔEgr7721(0.0017±0.0003),HepG2显著高于HL-7702和SMMC-7721(P<0.01).照射后6 h射线诱导的3株细胞凋亡均不明显,但在12 h均诱导了明显的细胞凋亡,而且HepG2(41.16%)和HL-7702(27.45%)已达峰值; SMMC-7721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24 h仅为24.94%,且未达峰值.在射线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中,HepG2和SMMC-7721 S期的变化与细胞凋亡变化在6-12 h走势相反.结论:在HepG2,SMMC-7721和HL-7702细胞中,射线通过诱导Egr-1基因表达而诱导了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射线诱导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成正相关;S期肿瘤细胞可能易发生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 董广璐 邢丽娜 刘晓滨 刘伟 金茜 张淑云关键词:X射线 EGR-1基因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肝癌细胞系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12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HBV为一嗜肝细胞DNA病毒,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基因组易发生变异,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具有种族和地域差异的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和准种,与HBV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密切相关. 张磊 张淑云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亚型 HBV准种 HBV感染 1.2倍基因组长度C2亚型HBV重组体的表达和多肽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获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C2蛋白的HBV多肽。方法同源重组法构建含1.2倍HBVC2全基因组表达重组体;脂质体法转染HepG2和Huh-7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核心抗原(HBcAg)水平和分布。电转染法转染人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B-lymphoblastoid cell line,BLCL),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分离鉴定HBV多肽,生物信息学预测亲合力,并检索已报道序列。结果成功构建了含3881 bp目的片段的HBVC2全基因组的重组体,即pAAV/HBV1.2C2。HepG2和Huh-7细胞转染重组体后24、48和72 h,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HBsAg和HBeAg均呈现较高水平;HBcAg多分布在细胞核,均在48 h表达水平达高峰。从5株BLCLs细胞裂解液中检出来源于HBsAg、HBeAg和HBcAg的HBV多肽(序列长度≥8aa)共95条。比较分析共同序列和包含或重叠(≥8aa)序列,67条多肽形成了11个HBV多肽热点核心区域,有92条已见报道。51(53.68%)条多肽有相应的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等位基因分型,而与5株细胞所携带HLA等位基因一致的共有21条。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了pAAV/HBV1.2C2,获得了真实世界的HBVC2多肽谱。 鞠晓梅 汝佳秋 夏妍 金茜 杜博 郭梦蕊 曹馨阳 李佳琪 张淑云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