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其桢
- 作品数:2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荣氏企业集团实业投资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荣氏企业集团是中国近代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近代工业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荣氏企业集团是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资本为中心的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和申新纺织公司三大企业群组成的一个庞大系统,在中国近代面粉、棉纺两大行业中居于首位,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多年来,学界对荣氏企业集团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荣氏企业集团的实业投资领域分布变化情况及其中所蕴含的荣氏兄弟的投资经营策略思想,还缺乏专门的深入分析,本文对此做了一些补充研究和探讨。
- 何新易金其桢
- 对无锡经学发展的历史考察——兼论无锡的历史文化根基被引量:1
- 2004年
-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学确立了在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经学发展繁荣兴盛的程度,成为衡量历史上一个地区是否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重要依据。历史考察表明,历代以来,无锡的经学教育颇为兴盛,经学传播颇为广泛,经学研究论著和经学人才层出不穷,这充分反映出无锡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是具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厚实根基的。
- 金其桢俞燕鸣
- 关键词:经学历史文化根基
- 弘扬泰伯—季札精神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2007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优秀的历史思想文化遗产中汲取宝贵的教益,在吴地杰出先祖泰伯、季札的高尚道德风范和令人感佩的言行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理念,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宝贵的启迪意义和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十分值得我们加以深入发掘和大力弘扬。
- 金其桢
- 关键词:泰伯季札社会和谐弘扬
- 试解《吴越春秋》的“不可晓”之谜被引量:6
- 2000年
- 《吴越春秋》是研究吴越历史和吴越文化的重要文献,系东汉初年赵晔所撰。在同一部书中,同是记述吴越的史事,赵晔却将十卷分别称为“传”、“内传”和“外传”;同是记述吴史事的五卷,又分别称为“传”和“内传”。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突破历代学者研究《吴越春秋》时所持的乡土、地域观念,通过对赵晔思想体系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对全书各卷内容进行详细的考析和比较研究,便可解开中国文化史上的这个千古之谜。
- 金其桢
- 关键词:吴越春秋吴越文化
- 民族实业家荣氏兄弟的企业发展战略被引量:3
- 2006年
- 20世纪初,民族实业家荣氏兄弟白手起家,创办了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和申新纺织公司,实施了专业化的产品发展战略、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式用人战略、依靠社会资金的扩张战略,发展成长为我国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其经营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 朱晋伟金其桢
- 关键词:企业家
- 浅探张謇、荣德生的职业技术人才培育之道被引量:1
- 2006年
- 在研究张謇、荣德生的职业技术人才培育之道的基础上,阐述了张謇、荣德生他们所创建的大生集团和荣氏集团虽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但在兴办近代新式企业的过程中,都从实际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将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职业教育贯穿于始终,培养了大批实学实用、学以致用的职业技术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杰出的民族实业家张謇、荣德生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成功之道,为今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金其桢
- 关键词:职业教育成功之道
- 论张謇的“绅领商办”股份制企业形式被引量:3
- 2006年
- 张謇以“绅领商办”的股份制企业模式,创建大生纺织公司。这种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企业中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共存关系、官商之间的权利关系,促进了企业二十余年的顺利发展。然而这种体制最终致使企业不堪重负,导致经营失败。
- 赵明远金其桢
- 关键词:股份制
- 论盛宣怀“西学中用”、“实学实用”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被引量:4
- 2005年
- 盛宣怀不仅是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开拓者,也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开先河者,他在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兴学育才的实践中,形成了轻科举封建传统教育和空疏无实、学而无用的科举人才,重新式教育和有用之学,重学有专长和实际才能的新式人才,西学中用、实学实用的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 金其桢
- 关键词:盛宣怀科举教育新式教育教育观人才观
- 略论东林学派的实学思想体系被引量:1
- 2004年
- 实学是儒家学说经世致用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的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形态。东林学派是晚明时期实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他们在与王学末流和专权阉党的斗争中 ,先后在教育和学术、道德修养和认识论及治国济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见解 ,形成了一个反对空幻虚无、谈空说玄 ,提倡求真务实、实学实用 ,致力治国济民、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体系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发展和最终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实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 金其桢
- 关键词:东林学派实学
- 江苏明清时期廉政碑刻探略
- 2009年
- 廉政与否,自古以来即是一个关系到百姓人心向背、社会安定繁荣、国家长治久安、政权生死存亡的根本性大问题。由于刻石立碑具有既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又质地坚硬、不易损毁,能与甲骨、青铜器一样"同乎不朽"、传之久远的特点,因此,千百年来,碑刻成为重要载体,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加强廉政建设。在江苏遗存的大量明清时期的碑刻中,就有不少贤明帝王的廉政碑刻、地方官府的廉政碑刻和贤臣廉吏的廉政碑刻。这些碑刻是倡导廉政之风、弘扬廉政之气的重要载体,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教益,是江苏及中国碑文化中最具思想价值和借鉴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倍加重视和珍惜。
- 金其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