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君
- 作品数:155 被引量:375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10月237例allo-HSCT的临床资料。结果237例受者中,CNSC发生率为10.5%(25/237),发生时间中位数为移植后82 d(-4~810 d)。CNSC原因分别为药物相关性脑病6例,CNS感染5例,不明原因抽搐4例,代谢性脑病3例,免疫相关性脑病3例,原发病中枢复发3例,以及脑血管疾病1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癫痫发作,共11例。CsA相关性脑病头颅磁共振检查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代谢性脑病主要为脱髓鞘改变;海马区病变多为免疫相关性脑病或CNS感染所致。脐血移植、HLA不全相合移植及血小板植入延迟是发生CNSC的高危因素。在恶性血液病受者中,CNSC组非复发死亡率为42.9%(9/21)高于无CNSC组的15.3%(27/176)(χ2=9.511,P=0.005)。CNSC组移植后1、3年总体存活率(OS)均低于无CNSC组(56.6%比77.8%、37.1%比65.7%,P=0.022)。结论CNSC是allo-HSCT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病因复杂,导致受者OS显著降低。脐血移植、HLA不全相合移植及血小板植入延迟是移植后发生CNSC的高危因素。
- 赵文娜宋飞杜雅哲张云蔚李佳张明刘晓亮谭业辉高素君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 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阿扎胞苷是一种新型去甲基化抗肿瘤药物,国外临床研究认为阿扎胞苷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常规化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种毒副作用小的有效治疗手段.文章就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人AML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瑞芳茹丽娟高素君
- 关键词:去甲基化阿扎胞苷
- rhG-CSF对健康供者骨髓及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 目的 分析rhG-CSF动员对健康供者骨髓及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75例健康供者.采用rh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5~7.5ug/kg/d).亲缘供者第4天采集骨髓干细胞,第5天...
- 高素君苏龙谭业辉刘晓亮赵杨祉刘宇俞萍陈耐飞韩薇
- 急性白血病合并妊娠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刘春水高素君李薇才子斌杨岩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合并妊娠
- 慢性髓系白血病不同病期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急变的分子机制。采用cDNA微重排方法对4例CML急变期、4例CML慢性期患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至少在3张芯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74条,其中下调52条,上调22条;差异表达基因包括:细胞骨架/运动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原癌和抑癌基因、细胞受体相关基因、蛋白质翻译合成相关基因及功能未知的基因等。结论:急变是多基因异常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功能异常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及免疫的相关基因可能是导致CML急变的关键基因。
- 高素君朱迅姚程李薇王冠军
-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CDNA微阵列基因表达谱
- 移植前微小残留病对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倍体HSCT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血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治疗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并探讨移植前微小残留病(MRD)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行HID-HSCT的39例高危ALL进行回顾分析,比较移植前MRD阳性及MRD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干细胞植活、并发症、存活和复发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植活,3年整体存活率(OS)为54.67%,无疾病存活率(DFS)为40.96%,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53.8%,其中Ⅱ~Ⅳ度aGVHD发生率为23.1%,Ⅲ~Ⅳ度aGVHD发生率为2.6%。MRD阳性与MRD阴性患者之间细胞植活、GVHD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及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D阳性患者DFS与OS较MRD阴性患者显著减低,累积复发率明显升高,累积治疗相关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D-HSCT是治疗高危ALL的有效手段,但移植前MRD阳性患者复发率高,预后差。移植前应考虑调整策略以降低体内肿瘤残留,优化移植体系,以提高移植后存活率。
- 谭业辉刘晓亮刘宇杜雅哲张明张云蔚李佳苏龙刘蒙蒙高素君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微小残留病
- 人工智能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骨髓细胞形态学一直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理论抽象、实践操作复杂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因其教学资源不足和标准化有限等局限,无法满足新时代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带来新机遇。本文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进展,深入探讨其应用价值及所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高效的图像识别、精准的形态学分析及标准化的诊断流程,不仅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还通过实时反馈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通过自动化分析和模拟训练可促进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诊断能力的培养,然而,其在应用中仍面临数据质量、个性化教学需求及师资培训等挑战。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优化多维度教学策略,推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李昱瑛杜忠华韩薇杜雅哲高素君谭业辉
-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人工智能教学
- 初诊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高白细胞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APL患者248例,其中高白细胞患者70例,分析高白细胞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诱导治疗的疗效。非高白细胞APL的诱导治疗以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为主,高白细胞APL的诱导治疗以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蒽环类化疗药物为主,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248例患者中,高白细胞的发生率为28.2%(70/248),其中WBC为10×10^9/L~50×10^9/L 46例(18.5%), WBC>50×10^9/L且≤100×10^9/L 14例(5.6%),WBC>100×10^9/L 10例(4.0%)。高白细胞AP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PML-RARα融合基因S型(P=0.004)及FLT3-ITD基因突变(P<0.01),原发性纤溶亢进更加严重;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低于非高白细胞APL患者[88.9%(48/54)比98.1%(152/155),P=0.013],早期死亡率高于非高白细胞患者[11.1%(6/54)比1.9%(3/155),P=0.013]。高白细胞患者的早期死亡原因主要为脑出血。结论高白细胞是APL不良预后因素,诱导治疗应重视凝血异常的纠正、联合化疗迅速降低白细胞,以及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诱导分化综合征,以期降低早期死亡率。
- 张云蔚高素君刘晓亮谭业辉刘秋菊苏龙杜雅哲李薇
- 关键词:白细胞
- 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FLT3-ITD突变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相关性研究
- 高素君李薇苏龙谭业辉杨岩刘晓亮喻萍胡瑞萍林海王丽莉
- 并发静脉血栓的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并发静脉血栓(VTE)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抗血栓治疗的有效率及安全性以及VTE对A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AL患者,对比发生血栓患...
- 谭业辉王畅刘磊王宇彤刘晓亮高素君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