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建伟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废硫酸浓缩工艺的改进设计被引量:3
- 2015年
-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酸,用传统的方法浓缩废酸时会导致管道和设备严重堵塞。本文分析了管道堵塞的原因,采用"闪蒸-结晶-加热"对原三效蒸发的第一效废酸浓缩工艺进行改进。通过在工艺过程中控制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和循环酸加热温度,就可以分离出大部分的硫酸亚铁,避免原料酸在加热蒸发过程中所导致的管道和设备堵塞问题。依靠可靠的实验数据所设计出来的新工艺,能够有效地控制管道的堵塞,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值得推广和应用。
- 吕利平李航张红晶魏顺安时建伟熊攀
- 关键词:钛白废酸
- 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基质为包埋有商品肥料的多孔溶胀材料,所述多孔溶胀材料是在木屑颗粒的多孔结构之间原位合成具有吸水溶胀性能的木质素水凝胶。将大量肥料装载于木屑‑水凝胶形成的网络结构中,借用木屑的吸...
- 腾晓旭时建伟辛俊娜
- 基于GMP的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GMP仍旧是我国制药企业药品生产的强制性标准,贯穿于药品生产的全过程。GMP课程应该是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支撑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许多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高。通过分析GMP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GMP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案,研究基于GMP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 曹团武石文兵何树华时建伟郭静徐建华
- 关键词:GMP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 一种重金属离子去除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离子去除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废弃硬化水泥混凝土为原料,制备方法为经初碎及预烧、粉碎及分离、球磨活化、选粉分离。可以有效去除含铜、锌、铬、镍等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工艺方法实施过程具有除重金属离子速度快,反...
- 刘东升周丽新陈昔勇时建伟吕利平刘艳
- 拟均相成核过程优化及成膜性能测试--种超薄气敏特性的MOF-ZnO的制备方法
- 采ZnO为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结合MOF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优异光敏性质,MOFs-ZnO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复合光感材料,本论文从该复合膜层的引入方法入手,选取了不同的载体基质,以均布在基质上的纳米ZnO为诱导与Z...
- 刘东升时建伟张鹏吕利平丁世敏刘亚光
- 关键词:成膜性能气敏特性晶体取向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以化工工艺学相关课程为例被引量:11
- 2015年
- 依据长江师范学院"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参观了解-理论学习-模拟仿真-实验(实训)操作-工厂见习"交替进行的化工工艺学理论及实践相结合教学新模式.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更充分地理解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深入了解工厂实际,而且能把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 时建伟腾晓旭周邦智徐建华吕利平
- 关键词:化工工艺学教学新模式
- 拟均相成核过程优化及成膜性能测试——一种超薄气敏特性的MOF-ZnO的制备方法
- 采ZnO为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结合MOF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优异光敏性质,MOFs-ZnO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复合光感材料,本论文从该复合膜层的引入方法入手,选取了不同的载体基质,以均布在基质上的纳米ZnO为诱导与Z...
- 刘东升时建伟张鹏吕利平丁世敏刘亚光
- 关键词:ZNO光敏材料
- 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2
- 2014年
- 针对传统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在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特别是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为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化工工艺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 时建伟腾晓旭徐建华周邦智吕利平
- 关键词: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工程实践
- 一种利用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制备水体除氟材料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制备水体除氟材料的方法,以废弃的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为原料,经破碎后球磨,将球磨后的粉料进行分离,收集粒径在80μm以下的颗粒,即得到所述的水体除氟材料。本发明将废弃的蒸汽加压混凝土砌...
- 刘东升周丽新李巍陈昔勇张鹏吕利平时建伟
- 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固相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稀土-β-二酮配合物发光材料化学性质稳定,且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以氧化铕和吡啶甲酰三氟丙酮(γ-NTA)为原料,采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合成了新型稀土-β-二酮配合物,对合成时的温度、球磨时间进行了探讨优化。固相合成反应适宜条件是在50℃时反应2.0 h。经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光谱法推测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利用差热热重方法分析了稀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相合成法合成了无水二元稀土-β-二酮配合物,产率高于液相合成法。荧光光谱表明,Eu(Ⅲ)与γ-NTA之间存在着有效的能量传递,合成的稀土配合物是一种优良的红色高亮发光材料,具有优良的紫外激发发光性能。
- 时建伟腾晓旭王琳玲龙荣
- 关键词:Β-二酮稀土配合物固相合成法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