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岚
- 作品数:69 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HBV DNA≤20 000 IU/ml、HBeAg阴性且行肝组织活检的CHB患者资料,分析其肝纤维化特征及实验室预测指标。结果共纳入194例患者,其中142例(73.2%)伴显著性肝纤维化。HBV DNA 2 000-20 000 IU/ml(95例)与HBV DNA〈2 000 IU/ml(99例)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与分别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患者间显著性肝纤维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ULN(123例)与ALT〉ULN(71例)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与分别在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间显著性肝纤维化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水平与显著性肝纤维化相关(OR=0.987,95%CI:0.980-0.995,P〈0.001)。结论低水平病毒载量HBeAg阴性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较常见,建议进行肝纤维化程度评估。
- 刘启材林思炜何浩岚廖宝林蔡卫平李俊彬
- 关键词:HBVDNAHBEAG阴性肝纤维化
- 广州地区36例重症登革热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2002年广州登革热流行中重症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登革热患者的起病经过、临床表现、检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年广州为Ⅰ型登革热流行,重症登革热所占比例少,5例临床表现为脑膜脑炎、27例有消化道出血、4例有非失血性休克。实验室检查方面36例均有肝功能损害和血小板下降,7例有肾功能损害。结论Ⅰ型登革热临床表现较轻,重症患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消化道出血及脑膜脑炎常见,经积极、及时相关治疗后,预后良好。
- 何浩岚张复春陈燕清王建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消化道出血脑膜脑炎
- SIVmac251感染猴艾滋病模型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变化
- 2016年
- 目的观察SIVmac251感染中国恒河猴前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16只中国恒河猴感染SIVmac251,在感染前1天,感染2、4、6、8、10周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于感染前1天及感染10周采集浅表淋巴结和直肠组织。用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PBMC和浅表淋巴结组织炎症及免疫活化相关因子m RNA水平,用ELISA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炎症及免疫活化相关蛋白;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浅表淋巴结组织和直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和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 SIVmac251感染中国恒河猴后,其外周血PBMC、浅表淋巴结组织中IL-6、CD38、HLA-DR、IL-1β、IFN-α4、My D88、IL-33、TLR2、TLR7、HMGB1、IL-18 m RNA显著升高;CD4+CD38+HLA-DR+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在SIV感染后显著上升;血浆IL-6、IL-1β、IL-18、IFN-γ、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SIV感染后恒河猴浅表淋巴结出现了显著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纤维化、淋巴滤泡增生、耗竭等现象;肠道黏膜HE染色则显示明显炎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浅表淋巴结组织和直肠黏膜组织IL-1β、IL-18及HLA-DR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SIV感染引发了显著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的特点是与免疫活化程度紧密相关。
- 刘翠华吴胜男谢延峥何浩岚许飞龙何金洋
- 关键词:炎症免疫激活
- HIV-1亚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HIV-1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利用基因分型技术,对HIV-l基因亚型进行分类,得出HIV-l亚型流行特点及其地域分布等,对HIV-l的传播及其流行模式、病毒耐药研究和疫苗研发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IV-1基因分型相关技术及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HIV-1分子流行病学提供依据。
- 何浩岚何金洋蔡卫平陈谐捷许飞龙陈伟烈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1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
-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 1998年
- 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方案很多,迄今为止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年采用干扰素α1b治疗CHB 3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 何浩岚
- 关键词: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基因工程干扰素阴转率干扰素治疗HBEAG
- 艾滋病合并股骨头坏死14例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艾滋病合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IDS 病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认识及警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 年~2015 年收治的14 例AIDS 并股骨头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
- 何浩岚郭朋乐刘领弟刘波陈志敏李粤平李凌华陈谐捷蔡卫平
- 关键词:艾滋病股骨头坏死
- HAART后时代广州地区HIV感染住院病人全因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HIV感染/AIDS住院病人全因病死率的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构成。方法:对本院2013年至2017年艾滋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82例艾滋病死亡病例采用Co...
- 陈志敏何浩岚张坚生冯理智
- 关键词:住院病人抗病毒治疗
- 广州地区36例重症登革热临床表现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重症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6例重症登革热患者的起病经过、临床表现、检验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临床症状有脑膜脑炎的表现、2 7例有消化道出血、4例非失血性休克。实验室检查36例均有肝功能损害,7例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均有血小板下降。结论 重症登革热患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消化道出血及脑膜脑炎为主,经积极、及时予相关治疗,预后良好。
- 何浩岚张复春陈燕清王建
- 关键词:脑膜脑炎消化道出血
-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lymphocyte spot test, T-SPOT)诊断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价值,以指导T-SPOT在诊断AIDS合并结核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548例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及免疫印迹法/HIV核酸检测确证HIV感染,且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结核病。分析患者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时T-SPOT检测的灵敏度,探讨影响T-SPOT灵敏度的因素。结果 548例患者中,确诊结核病者166例(30.3%, 166/548),临床诊断结核病382例(69.7%, 382/548)。男性多于女性(4.9∶1),平均年龄为(39.8±12.4)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84个/μl[IQR:(29.3~187.8)个/μl]。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组(0~50、>50~100、>100~200、>200个/μl),其T-SPOT阳性率分别为48.0%(96/200)、55.6%(60/108)、54.5%(60/110)及56.2%(7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受确诊或临床诊断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DS合并肺外结核病可提高T-SPOT阳性率[OR(95%CI)为2.445(1.119~4.778),χ^2=5.125,P=0.024],但接受抗结核病治疗会降低T-SPOT阳性率[OR(95%CI)为2.206(1.099~5.897),χ^2=4.752,P=0.029]。结论 T-SPO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IDS合并结核病的诊断率,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对其灵敏度影响不大,但合并肺外结核病和抗结核病治疗可能影响其灵敏度。
- 郭朋乐蔡卫平陈谐捷关家龙李丽雅何浩岚胡凤玉唐小平李凌华
-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结核病
-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10
- 2020年
- 艾滋病是全球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做好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减少新生儿HIV感染的风险,提高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水平。本共识规范了HIV阳性孕产妇的全程管理,在孕前咨询和保健,妊娠期、分娩期和产后的管理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 孙丽君王爱玲张福杰吴昊赵红心王辉王前王敏刘水青宋玉霞陈耀凯庞俊赵清霞喻剑华蔡琳李凌华何浩岚李在村黄晓婕张宏伟刘安蔡卫平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孕产妇管理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