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生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儿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30例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儿的资料。结果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为主,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mm3,特征型皮疹具有诊断意义,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伊曲康唑口服液疗效较好。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成为广州地区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皮疹,基本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儿,可通过血、骨髓培养及皮肤活检确诊,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安全、有效、可及性高。
- 钟活麟陈谐捷张坚生李永红
- 关键词:儿童马尔尼菲青霉病伊曲康唑口服液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74例艾滋病初治患者三年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观察我国AIDS初治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为规范HAART提供依据.方法 对74例初治AIDS患者给予HAART并进行定期随访,分析随访3年来的疗效、毒副反应及耐药情况.结果 74例患者男4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岁.治疗前HIV病毒载量为(2.2±2.0)×105拷贝/ml,CD4+T淋巴细胞计数(62±71)个/μl;接受HAART后3、6、12、18、24、30、36个月,HIV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的百分率分别为:71.6%、83.8%、75.7%、77.0%、82.4%、81.1%、79.7%;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67±105)、(177±129)、(238±137)、(290±158)、(304±191)、(331±175)、(352±202)个/μl;各观察时段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幅度不同,以0~3个月时明显,显著高于其余时段的改变(P<0.01).74例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52例(70.3%),血脂升高52例(70.3%),骨髓造血功能抑制33例(44.6%),外周神经炎32例(43.2%),外周脂肪萎缩26例(35.1%).9例患者出现临床耐药并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结论 我国AIDS初治患者接受HAART后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效果好,临床耐药较低,但毒副反应较大.
- 陈谐捷唐小平蔡卫平张坚生陈劲峰刘启材钟活麟何浩岚李凌华赵彬尚红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230例HIV/AIDS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 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中国的艾滋病病人越来越多,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约84万,AIDS患者约8万。在我国,HIV/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艾滋病的疫情,加...
- 陈谐捷蔡卫平张坚生陈劲锋贾卫东唐小平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肝脏损害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为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4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
- 岑玉文张坚生毛羽谭行华陈志海王玉光周桂琴屈冰万钢张复春陈谐捷
-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中西医结合疗法
- 230例HIV/AIDS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肝脏损害情况。方法检测230例住院的HIV/AIDS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分为单纯HIV感染、HIV/HCV、HIV/HBV、HIV/HCV/HBV合并感染4组,对这4组患者的肝脏病理、CD4+淋巴细胞计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V合并HCV感染的患者住院时的CD4+计数216±195/mm3,与单纯HIV感染者及合并HBV感染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纯HI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呈非特异性改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酸转氨酶(AST)呈轻度升高,白蛋白(ALB)降低;HIV/HCV、HI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脏病理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比单纯HIV感染者高,ALT、AST呈轻度升高,ALB降低,以HIV/HBV合并感染者为明显,达27.7±7.5g/L;HIV/HC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最严重,表现为总胆红素(TB)明显增高,达61.0±100.6μmol/mm3,ALT、AST呈轻至中度升高,ALB降低,胆碱脂酶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除ALB外,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单纯HIV感染患者的肝脏损害呈非特异性,HIV合并HCV或/和HBV感染,可加重患者的肝脏损害,以同时合并HCV、HBV感染者为明显。
- 陈谐捷蔡卫平张坚生陈劲锋贾卫东唐小平
- 关键词:肝脏损害
- 登革热并发病毒性心肌炎13例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登革热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8—11月我院收治的390例登革热患者中出现病毒性心肌炎1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登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男8例,女5例,各年龄段均有发生;6例出现胸闷和(或)心悸等症状,另外7例患者未出现心肌炎症状;心电图改变多样化,以心动过缓及ST段改变为主;CK、CK-MB、AST、LDH早期有升高;13例患者血小板均有降低,其中有6例低于5.0×109/L,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痰中带血,11例有出血性皮疹;予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登革热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发病隐匿,症状较轻,病程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易漏诊,须要早期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动态心肌酶学变化也有助于诊断。
- 张坚生蔡卫平王建张复春洪文昕
-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
- 从药师角度增强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被引量:1
- 2015年
- 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及外国文献中关于艾滋病(AIDS)患者对服药依从性的相关研究。根据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子包括对疾病的认识、药物的副作用、治疗的药物性味以及耐药程度等,本文从药师角度谈如何增强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以此作为切入点予以深入探究。
- 曾燕张坚生
- 关键词:艾滋病服药依从性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学服务
- 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38例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预后。[方法]38例化疗疗程大于2程,随访日期大于1年及以上的艾滋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入组,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38例中有30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只有8例患者按原定化疗剂量完成化疗,有6例患者因化疗相关毒副作用使用分段化疗(CR率类似)且OS及EFS、OS率无明显差异。5例在化疗期间仍使用NNRTIs与PIs行HAART治疗的患者均出现反复的IV度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38例患者中有16例CR,4例CRu,10例PR,3例SD,5例PD。38例患者生存期最长47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结论]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普通化疗方案耐受度差,且抗感染治疗及抗病毒治疗与化疗药物间有明显相互作用,使用整合酶抑制剂和分段化疗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度和缓解率。
- 赵涵张坚生陈志敏刘波廖宝林蔡卫平何浩岚
- 关键词:艾滋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预后
- 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候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为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4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中医症状改善的作用。结果:2组病例治疗前基线资料经一致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8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愈显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4.55%,55.45%,对照组则分别为20.00%,80.00%,经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候治愈率和显效率优于纯西医治疗组(P<0.05),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不同访视点2组病例中医症状进行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对于但热不寒、头痛2种症状的治疗缓解率中西医结合组优于纯西医组(P=0.022)。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尤其对于缓解发热(但热不寒)和头痛2个主要症状上具有明显优势。
- 岑玉文谭行华张坚生周桂琴万钢徐立然屈冰孙丽君蒙志好陈志海
-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中西医结合疗法
- 广东省2011年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1年新增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就诊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并经过实验室证实HIV抗体阳性但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835例广东省HIV/AIDS患者,登记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等基本情况,检测CD4+T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WBC、HGB、PLT、ALT、AST、TBIL、HBV标志物及丙型肝炎抗体等指标。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 835例年龄(39.7±11.8)岁,其中男性感染率(70.1%,585例)高于女性(29.9%,250例)。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82.5%,689例)[包括异性性传播557例(66.7%)及同性性传播132例(15.8%)]、静脉吸毒感染126例(15.1%)和输血感染20例(2.4%)。在725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HIV/HBV/HCV合并感染率较高,其中,HIV单一感染(A组)514例(70.9%)、HIV/HBV合并感染(B组)103例(14.2%)、HIV/HCV/HBV三重感染(C组)83例(11.4%)、HIV/HCV合并感染者(D组)25例(3.4%)。各组感染途径有明显差异(χ2=415.358,P=0.000):A组和B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C组和D组以静脉吸毒为主。65例(7.8%)PLT下降,且B组较A组下降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1,P=0.001)。合并感染可加重肝损伤:合并感染组均较单一感染组AST升高明显(χ2AB=20.012,PAB=0.000;χ2AC=14.237,PAC=0.000;χ2AD=26.725,PAD=0.000);D组较A组ALT升高明显(χ2=8.395,P=0.004);B组较A组TBIL升高明显(χ2=9.130,P=0.003)。结论广东省2011年新增HIV/AIDS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性传播感染为主。HIV与HBV/HCV合并感染率较高,且合并HCV感染者主要为静脉吸毒感染,合并感染是加重肝损伤及骨髓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 张坚生聂静敏何浩岚蔡卫平
-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