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杰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学习记忆
  • 4篇海马
  • 3篇受体
  • 3篇七氟烷
  • 3篇麻醉
  • 3篇氟烷
  • 3篇氨酸
  • 2篇胆碱
  • 2篇学习记忆功能
  • 2篇乙酰
  • 2篇乙酰胆碱
  • 2篇乙酰胆碱酯酶
  • 2篇天冬氨酸
  • 2篇七氟醚
  • 2篇记忆功能
  • 2篇N-甲基-D...
  • 2篇N-甲基-D...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胆碱能神经元

机构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6篇张永杰
  • 5篇徐桂萍
  • 5篇唐冬梅
  • 1篇陈刚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4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七氟醚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胆碱能神经元活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力、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力的影响。方法出生7d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各16只,吸入体积分数3%七氟醚2h和6h者分别为S1和S2组,不作任何处理者为C组。于出生后第16~20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3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于吸入麻醉结束后次日(Ⅰ期)、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次日(Ⅱ期)取大鼠海马组织,比色法测定AchE和ChAT活力。结果 S1组第2~4天和S2组第2~5天逃避潜伏期较C组延长(P<0.05),S2组第4~5天逃避潜伏期较S1组延长(P<0.01);S1和S2组Ⅰ期AchE活力较C组增加、ChAT活力较C组降低(P<0.01);S2组Ⅱ期AchE活力较C组及S1组增加(P<0.05),各组间ChAT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积分数3%七氟醚通过增加海马AchE活力、降低ChAT活力而降低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吸入6h较吸入2h影响更明显。
唐冬梅陈刚张永杰徐桂萍
关键词:麻醉学习记忆功能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
新生大鼠七氟醚麻醉对发育期认知功能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七氟醚麻醉对发育期认知功能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出生7d的SD大鼠80只,体重12~16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6):A组和B组分别吸入3%七氟醚6h和2h;C组和D组分别吸入1.5%七氟醚6h和2h;E组只吸入氧气。待大鼠生长至断乳期(出生后16—21d)和性成熟期(出生后55~60d)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分别于出生后21和60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30min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比色法测定AChE活性。结果与E组比较,A组出生后17~20d、B组和C组出生后18、19d、D组出生后18d时逃避潜伏期延长,A组出生后21d时AChE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出生后19、20d时逃避潜伏期缩短,出生后21d时海马AChE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B组和C组比较,D组出生后19、20d时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五组大鼠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出生后60d时AChE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成熟期各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大鼠接受七氟醚麻醉后,可短暂降低发育期认知功能,且与吸入浓度和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海马AChE活性有关。
徐桂萍唐冬梅张永杰
关键词:麻醉儿童发育乙酰胆碱酯酶海马
七氟烷对幼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NMDAR1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麻醉对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16只,高浓度组吸入3%七氟烷6 h,低浓度组吸入1.5%七氟烷6 h,对照组吸入空气。各组分别于出生后21 d(Ⅰ期)、60 d(Ⅱ期)随机取8只行Y型迷宫试验,连续3 d记录全天总反应时间(TRT)和错误次数(EN);于最后一次测试后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脑海马CA1区N-甲基-D-天冬氨酸1(NMDAR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组试验Ⅰ期T1时TRT延长,EN增加(P<0.05);Ⅱ期各组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海马CA1区NMDAR1表达Ⅰ、Ⅱ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麻醉后早期可导致幼鼠一过性认知功能减退,但对NMDAR1表达无明显影响。
张永杰唐冬梅徐桂萍
关键词:七氟烷大脑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近年来,突触可塑性在学习记忆中所产生的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突触是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突触形态的改变、新的突触的形成及传递性能的建立,突触可塑性是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其介导了神经兴奋性的传导,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神经构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现就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进行综述。
张永杰唐冬梅徐桂萍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学习记忆
七氟烷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麻醉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7dSD大鼠8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A、B组分别吸入3%七氟烷6h和2h;C、D组分别吸入1.5%七氟烷6h和2h;E组吸入空气对照。新生大鼠麻醉后分别于第21—23天(I期)和第60~62天(Ⅱ期)各组行Y型迷宫试验后立即处死,取大鼠脑海马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D-aspatratereceptor1,NMDARl)的表达。结果与E组比较,A组I期Y型迷宫第1天测试结果中的全天总反应时间(totalreactiontime,TRT)和错误次数(errornumber,EN)分别为(100±19)S和(9.2±1.1)次(P〈O.05),第2天~第3天时无统计学差异,余各组I期Y型迷宫测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D0.05);与E组比较,Ⅱ期各组Y型迷宫测试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Ⅱ期各组海马NMDARl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1.5%七氟烷不会导致幼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吸人3%七氟烷6h对幼年大鼠早期可产生一过性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对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徐桂萍张永杰唐冬梅
关键词:七氟烷海马学习记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七氟烷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谷氨酸受体及谷氨酸转运体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七氟烷对新生大鼠全身麻醉后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谷氨酸受体及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变化,探讨七氟烷全身麻醉后影响学习记忆功能的可能机制。  方法:  1、7日龄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6组(n=24),A组3%...
张永杰
关键词:七氟烷麻醉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转运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