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军胜

作品数:71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骨折
  • 18篇腰椎
  • 18篇疗效
  • 17篇脊柱
  • 14篇内固定
  • 12篇手术
  • 11篇椎间盘
  • 9篇腰椎间盘
  • 9篇腰椎间盘突出
  • 9篇椎弓
  • 9篇椎弓根
  • 9篇椎间盘突出
  • 9篇老年
  • 9篇后路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术后
  • 8篇突出症
  • 8篇椎间盘突出症
  • 8篇椎体
  • 7篇骨质

机构

  • 67篇郑州人民医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1篇高军胜
  • 61篇张陆
  • 55篇刘志昂
  • 29篇姜岩
  • 20篇姚帅辉
  • 19篇张冲
  • 18篇刘军
  • 4篇张保龙
  • 4篇王东
  • 3篇尤笑迎
  • 2篇李宗虎
  • 2篇陈勇
  • 2篇曲彦隆
  • 2篇李影
  • 2篇李民
  • 2篇武志超
  • 2篇杨文魁
  • 2篇周继辉
  • 2篇唐司亚
  • 1篇符孔龙

传媒

  • 11篇医药论坛杂志
  • 7篇中国卫生标准...
  • 5篇中国实用医刊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实用中西医结...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4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10年6月,选择性应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86例、126个椎体,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获得3~18月随访,其中21例术后胸背或腰背部疼痛消失,58例疼痛明显减轻,6例疼痛有改善,1例疼痛无改善,但无加重,优良率92%,术后X片及CT显示伤椎高度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矫正12°。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高松明刘志昂高军胜张陆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
不同入路内固定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入路内固定对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50例,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后外侧入路,观察组实施改良前外侧入路,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30°、45°、60°主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均较术后3个月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实施改良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本体感觉恢复,利于患者转归。
高军胜张冲董晖凡志伟李振涛张陆
关键词: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
经皮椎间孔入路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和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I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8例纳入PTED组(接受PTED治疗),34例纳入PIED组(接受PIE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参数(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临床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ED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次数均大于PIED组,卧床时间短于PIED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PTED组优良率[94.73%(36/38)]与PIED组[91.18%(31/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PIED组的14.71%(5/34),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与PIED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较有效且安全的手段,两者各有优劣,临床中需个性化选择入路,以确保疗效。
刘军张陆刘志昂刘杰姜岩高军胜张冲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切除术椎间孔入路
经皮与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经皮与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其中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26例(经皮组),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36例(多裂肌组),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结果:经皮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1 d、1周VAS评分低于多裂肌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和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均良好,但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术中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高军胜姚帅辉李振涛董晖张冲张陆
关键词:手术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4年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80例,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20例,对发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的20例患者经过分析,原因为骨水泥漏、漏诊、术后发现为原发性肿瘤、术后发现为转移性肿瘤、定位错误、术区感染、腰肌筋膜炎、骨水泥分布不良、合并附件骨折、术后再骨折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后,1个月随访,疼痛完全缓解17例,临床症状部分缓解3例.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缓解不明显患者,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效果满意.
高军胜张陆刘志昂姚帅辉高松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疼痛
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30例,年龄4~35岁,平均15.3±8.3岁;46例具有神经症状。所有患者均行一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脊柱裂神经量表(SBNS)对患者的估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对患者进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Cobb角、躯干偏移,计算矫正率及丢失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与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65.3±140.8min、3570.6±1855.4ml;术后3个月平均冠状位Cobb角为41.7°±17.7°,平均矫正率为(62.5±13.8)%;平均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8.5°±11.2°,平均矫正率为(66.4±22.6)%;末次随访时平均冠状位Cobb角为43.7°±16.6°,平均丢失率为(1.9±1.1)%;平均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9.7°±11.3°,平均丢失率为(2.3±1.4)%;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躯干偏移、SBN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前28例SBNS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恢复至Ⅰ级,9例SBN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恢复至Ⅱ级;14例腰骶部疼痛患者、9例下肢肌力下降患者、8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及4例下肢细小患者得到改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包括3例脑脊液漏、2例伤口感染及3例泌尿系感染。结论: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安全有效,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刘志昂张陆刘军姜岩高军胜高松明张冲刘杰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脊髓畸形脊髓纵裂脊髓空洞脊髓拴系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90%的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仅有2例术后镇痛效果不理想,其原因为骨水泥渗漏造成,且均渗透入椎体旁软组织中。患者术前与术后VAS和L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点,减少了对患者的身心伤害,给老年患者带来了福音。
高军胜张陆刘志昂姚帅辉高松明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
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6月,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下腰椎管狭窄症36例,通过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功能指数比较以确定手术疗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35~14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30~280 mL,平均120 mL。随访时间6~45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次Oswestry功能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恢复快,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刘志昂张陆高松明高军胜
关键词:显微内窥镜腰椎管狭窄症老年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均佳,但前者创伤小、恢复快,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军胜张陆姚帅辉张冲姜岩刘志昂唐司亚刘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疗效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MED(椎间盘镜)下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后路MED下髓核摘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9.8岁,均...
高军胜张陆姚帅辉刘志昂高松明
关键词: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MED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