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耿隆

朱耿隆

作品数:2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术后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灌注
  • 6篇复发
  • 6篇肝癌
  • 5篇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术后复发
  • 5篇灌注损伤
  • 4篇肾移植
  • 4篇切除
  • 4篇缺血
  • 4篇护理
  • 3篇药物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肿瘤复发
  • 3篇法舒地尔
  • 3篇肝癌切除

机构

  • 28篇中山大学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29篇朱耿隆
  • 11篇张百萌
  • 8篇洪晓鹏
  • 7篇蔡潮农
  • 7篇林志东
  • 6篇陈东
  • 5篇李坚
  • 3篇关晓东
  • 3篇苏永辉
  • 3篇贾英斌
  • 3篇杨禄坤
  • 3篇李雪一
  • 2篇邓丽萍
  • 2篇卜巨源
  • 2篇李海静
  • 2篇李培平
  • 2篇肖笑雨
  • 2篇王长希
  • 1篇李坚
  • 1篇李坤伟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防治
2014年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的71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标准胃癌根治术604例,扩大胃癌根治术108例。淋巴结清扫过程中淋巴管断端予结扎患者462例,淋巴管断端予电凝250例。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患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联合奥曲肽治疗。结果总共有35例(4.92%)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而行扩大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淋巴漏发生率(10.19%)比行标准胃癌根治术患者(3.97%)高(P=0.006)。术中淋巴管断端电凝患者术后淋巴漏发生率(7.6%)比淋巴管断端结扎患者(3.46%)高(P=0.015)。31例患者经禁食、全胃肠外营养、皮下注射奥曲肽治愈,4例患者加用泛影葡胺冲洗治愈。结论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管结扎可以减少术后淋巴漏发生率。全胃肠外营养联合奥曲肽是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苏永辉蔡潮农朱耿隆李宵凌卜巨源
关键词:胃癌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丙泊酚和化疗药物联合能够对肿瘤产生更有效抑制作用,并且实验证明,两种药物联用能够产生显著的增效协同作用。特别是两药联用对肝癌具有良好的治疗作...
邹宝嘉李坚朱耿隆
梗阻性黄疸SD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阻塞性黄疸合并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SD大鼠模型。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梗阻7天组(7 d组)、梗阻14天组(14 d组)及梗阻21天组(21 d组),每组10只。通过双重结扎并切断胆总管建立SD大鼠阻塞性黄疸模型,探索最佳梗阻时间。梗阻7 d后另择SD大鼠62只,再随机分为4组:未缺血组(0 min组,10只)、缺血15 min组(15 min组,12只)、缺血30 min组(30 min组,16只)、缺血45 min组(45 min组,24只),分别行肝门部血管阻断0、15、30、45 min后再灌注,建立后续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生化指标、生存率及病理学改变。结果梗阻7 d时适合下一步建模。建立阻塞性黄疸模型后,随着肝门部血管阻断时间的延长,肝功能进行性下降,大鼠死亡率逐渐升高,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阻断时间的延长,肝脏损害的病理学表现更为严重。其中肝门部血管阻断30 min时24 h死亡率50%,再灌注2 h后病理学上出现严重的肝细胞变性、坏死改变。结论对于梗阻性黄疸的SD大鼠,在梗阻7 d后行肝门部血管阻断30 min再恢复血流,可有效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朱耿隆蔡潮农肖笑雨洪晓鹏张百萌林志东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临床护理实习生手卫生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理实习生手卫生现状,为加强实习生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考察的方式,对某医院临床护理实习生手卫生知识和手卫生方法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该医院临床护理实习生148名,对手卫生知晓率达80%以上;现场考察到护理实习生几种关键手卫生指征情况下洗手依从率达到60%以上。现场考核护理实习生七步洗手法操作合格率平均为58.11%,其中具有本科学历者达到70.00%。结论该医院护理实习生手卫生知识、洗手依从性和操作等掌握情况不理想,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和工作中监管。
李雪一金伟端李晓静代秋菊朱耿隆
关键词: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
普外科误诊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普外科误诊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09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6例误诊患者,其中内科疾病行外科诊治3例;妇科疾病2例;普外科疾病1例。分析误诊后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探讨制定针对性评估、计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方案及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6例患者中,均对护士造成一定的压力,都不想直接面对患者及家属;护理治疗小心谨慎,执行"三查七对"有时二遍以上,低年资护士表现为更胆怯。经针对性护理后,护患关系融洽,护理工作得到医生的肯定。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及法律知识得到提高。结论误诊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较大压力,需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优化医疗服务,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李海静朱耿隆欧春红周小荣
关键词:普外科误诊患者护理
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7例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观察术后肝癌复发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87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肝癌复发29例(33.3%)。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甲胎蛋白异质体L3≥10%、大结节型肝硬化、肿瘤数目>3个、肿瘤最大直径>5 cm、门静脉和(或)肝静脉癌栓及术后HBV-DNA数量级升高与肝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有术前甲胎蛋白异质体L3≥10%、大结节型肝硬化、肿瘤数目>3个、肿瘤最大直径>5 cm、门静脉和(或)肝静脉癌栓及术后HBV-DNA数量级升高。
林志东唐丹朱耿隆洪晓鹏陈东张百萌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肿瘤复发围手术期
珠三角地区一线护士群体职业特征对职业枯竭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珠三角地区护士群体职业特征对职业枯竭和心理退缩行为影响。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职业特征的工作自主性、工作常规化、职业风险暴露、职业紧张、职业枯竭以及心理退缩行为7个方面对珠三角地区20家医院一线护士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群体的职业特征对于其心理退缩行为存在直接效应,职业枯竭在工作自主性与心理退缩行为之间、职业常规化与心理退缩行为、职业风险暴露与心理退缩行为、职业紧张与心理退缩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护士的职业特征相对于其他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较高的职业枯竭现象,且其心理退缩行为非常明显。从组织领导和个人层面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护士职业特征导致的职业枯竭感。
李雪一程敏锋邓丽萍李晓静朱耿隆
关键词:护士
Shh/CXCL12通路调控乏氧微环境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肝癌复发的机制研究
李坚曾林涓章作铨邹宝嘉丁磊陈剑序龚一航朱耿隆李培平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原发性肝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手术后适宜的微环境可促使肝癌复发。已明确肝癌细胞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简称TAFs)在乏氧微环境中相...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肿瘤复发转移
抗肿瘤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抗肿瘤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线粒体自噬激动剂和化疗药物联合能够对肿瘤产生更有效抑制作用,并且实验证明,两种药物联用能够产生显著的增效协同作用。特别是两药联用对肝癌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邹宝嘉李坚朱耿隆
地佐辛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术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男性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C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留置普通导尿管,予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和七氟烷维持麻醉。于手术开始时D组静注地佐辛10mg,C组静注生理盐水2mL。观察患者拔管后15min、30min、1h、2h和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RB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观察拔管时间和术后4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组拔管后15min、30min、1h、2h和4h的VAS、CRBD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分级均低于C组(P<0.05),D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低于C组(P<0.05),两组拔管时间和术后4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10mg术毕前静注可降低全身麻醉术后CRB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杨禄坤朱耿隆肖笑雨蔡潮农
关键词:麻醉地佐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