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1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文学 更多>>
生命、死亡与爱情:中英文诗歌中永恒的人类文化主题 2002年 人类文化既具有跨民族的全人类共同性,又具有因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基于这些特征,人类既有着许多共同讴歌的永恒文化主题,又在这些共同的文化主题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性。这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诗歌中展现得最为突出。 张承平 万伟珊关键词:生命 爱情 诗歌 人类文化 英语辅音软腭音化和清音化制约条件的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运用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分析了英语软腭音化(Velarization)和清音化(Devoicing)两种辅音逆同化现象的制约条件。首先介绍了目前辅音逆同化的相关制约条件并对其进行层级排列:FAITH(onset)STAY(IV)As-sim(IV)RESIST(IV)。利用上述逆同化制约条件及其层级排列,分析发音位置逆同化的双唇音化(Bilabialization)、齿音化(Dentalization)和发音方式逆同化(assimilation of manner)时可行,即能成功筛选出优选项。但是利用上述制约条件评估发音位置逆同化中的软腭音化的两个例子(quite good/kwait ud/→/kwaik ud/,that case/e tkeis/→/e k keis/)以及清音化的两个例子(five past/faiv p ast/→/faif p ast/,has to/haz t/→/has t/)时,会出现问题,即STAY(IV)淘汰优选项。为此分别提出SAME(manner)和SAME(place)两个新的制约条件代替STAY(IV),并检验了其有效性;同时证明了位置忠实性制约条件的层级要高于其它制约条件。 黄丽花 张承平 曾相文关键词:优选论 鲁迅翻译思想浅议 被引量:4 2005年 鲁迅对翻译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它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这些译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内篇和外篇两个层面上。内篇方面的译论包括翻译之难、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的文体等,外篇方面的论述包括翻译的目的、翻译的功能及翻译批评等。 林于会 张承平关键词:翻译思想 内篇 外篇 输出性活动在博士生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6 2003年 以输出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法在培养博士生英语运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表明,高层次的输出活动及它们所带来的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能激发博士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更能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 张承平 谭雪梅 万伟珊关键词:博士生 英语运用能力 交互式语言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堂分组讨论问题 被引量:4 2004年 分组讨论是一种广泛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交互式教学法中尤其重要,对学习者交互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均有重大意义。分组讨论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监控阶段;反馈阶段。提高分组讨论效果的对策有:提问技巧的培训;说话者自我功能的定位;说话者对讨论进程的及时评估。 陈洁 张承平关键词:英语教学 交互式教学法 语言交际能力 《卫报》中名词短语复杂性的考察 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是一项个案研究,采用材料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英国严肃报纸《卫报》不同版面中的名词短语的复杂性。概述了报纸的三种分类方法和英国主要报纸的分类以及对不同文体当中名词短语研究的现状。通过材料分析发现,该报中宾语位置比主语位置的名词短语复杂,版面越正式名词短语越长,结构越复杂;名词短语与版面的文体特征有密切关系,证实了名词短语是重要的文体标志(Jucker1992);名词短语的复杂性受到英语句子结构特征的制约。 王一娜 张承平关键词:《卫报》 短语 名词 结构特征 版面 对“学习者自主”的再认识 被引量:2 2006年 “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十分复杂,许多学者都对“学习者自主”持有不同的看法,“学习者自主”的概念至今没有得到统一。对“自主”的理解是实施、操作发展自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自主和自主的相关概念出发,探讨了众多概念的相通或相同之处,对其有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自主”、“自主”的相关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澄清了一些有关“学习者自主”的误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教育环境下对自主学习再认识,深化了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 吴丽萍 张承平关键词:学习者自主 SBI模式下的学习者策略意识与策略选择研究 2005年 以策略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对EFL课堂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作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揭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策略培训对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提供多样化策略选择和指导学生有效使用策略等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策略培训纳入课程设置等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建议。 陈洁 徐俊林 张承平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 被引量:21 2002年 异质文明的文化特质,决定于构成其特定的民族、历史、宗教、经济等社会文化土壤的形态差异;不同的文化特质,又决定了该文化是否具有跨文化传播及移植的普适性与包容性。这些都反映在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中。与时俱进地改造社会文化土壤,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历史内涵,是增强文化传播竞争力的关键。 张承平 万伟珊关键词:文化传播 社会认同 包容性 传统节日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在跨文化的广告交流中必须寻找目的论和广告翻译的有效切入点。在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商业行为中引入“目的论”这一概念,不仅是要向消费者展示商品,更是要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能够成功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目的论”作为控制整个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 晏晶 张承平关键词:目的论 广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