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5日上午10时,北京八宝山新礼堂。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在其父亲柳谷书葬礼上致悼词时悲痛难持,仍念念不忘父亲曾说过的话:“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不曾想的是,柳传志先生致父亲的这篇悼词,一时间却引发了海内外众企业强烈的反响。究其原因,聚焦在两个字:诚信。诚信,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然而,在这里,它实实在在地反映出这是中国现代企业家最关键也最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这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在当今正升华成为影响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发展的动力。柳传志创办联想至今已近20载,他曾在多种公开场合提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父亲极重信誉,像不迟到这件事情,真的就是他做得最好。什么时候请人吃饭办事情,从来守时守点,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到。”1993年,国家对国外 PC 品牌进口关税下调了8个百分点,一时间国外著名企业纷纷在中关村安营扎寨,国内电脑市场被潮水般涌进的洋 Pc 冲得七零八落。当时,国内 PC 厂商联想、长城、浪潮都开始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10年创业的柳传志第一次“打了败仗”,联想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没有完成预定的任务,以至有人撰文《联想还能撑多久?》。10年过去了,大浪淘沙后的联想凭什么精神发展壮大到了今天?柳传志是秉持一种怎样的信念渡过联想的冬天?在联想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直试图探索这位被誉为“中国 IT 教父”的成功之道。然而,越朴素的道理越实用。人们也许不曾想到,在父亲葬礼的悼词中,柳传志一语道破了天机:让他带领联想走向成功的关键力量正是父亲留给他最宝贵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