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勇

杨勇

作品数:59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手术
  • 7篇出血
  • 6篇术后
  • 6篇外科
  • 5篇引流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免疫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 4篇外伤
  • 4篇脑出血
  • 3篇血压
  • 3篇烟叶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气管
  • 3篇去骨
  • 3篇去骨瓣
  • 3篇文献复习
  • 3篇晾晒

机构

  • 44篇长江大学
  • 20篇长江大学附属...
  • 8篇荆州市第一人...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松滋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作者

  • 58篇杨勇
  • 22篇吴明灿
  • 19篇陈世洁
  • 13篇姚远
  • 9篇郭华雄
  • 9篇闵杰
  • 7篇罗国才
  • 6篇周元华
  • 5篇杨磊
  • 5篇张双
  • 5篇朱占胜
  • 5篇王鹏
  • 4篇许先平
  • 4篇郑鹏才
  • 3篇刘静
  • 3篇张廷茂
  • 2篇张湘云
  • 2篇张柳
  • 2篇苏波
  • 2篇谢小强

传媒

  • 11篇长江大学学报...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广东医学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锰业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导丝结合微导管辅助技术在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导丝结合微导管辅助分支血管保护技术在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例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微导丝携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瘤颈处分支血管内,利用张力对分支血管予以保护,辅助行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或血管栓塞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1级6例,2级2例;所有分支血管术后血流通畅。术后3~6个月随访,DSA显示动脉瘤均闭塞,无复发,分支血管通畅;GOS评分4~5分7例,3分1例。结论对于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利用微导丝结合微导管辅助分支血管保护技术行弹簧圈栓塞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杨勇闵杰赵健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微导丝
一种测井电缆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井电缆架,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基座一端的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撑板,另一端竖直连接有竖支架,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绞盘,竖支架的顶端与横支架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横支架垂直于绞盘向外延伸,横支架的两端均设...
杨勇
文献传递
EC耳脑胶修补外伤脑脊液鼻漏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总结EC耳脑胶在脑脊液鼻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额底硬膜外入路,EC胶自体组织粘贴术,术前行颅底CT三维成形进行漏口定位。结果本组术后14例痊愈,1例术后1月发生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后痊愈。均获随访,时间3月~1年,无复发。结论应用EC耳脑胶修补外伤脑脊液鼻漏具有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杨勇吴明灿陈世洁姚远张双王鹏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颅脑损伤EC耳脑胶
应用颅骨锁一期整复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的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应用颅骨锁行一期整复术的方法、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颅骨锁行一期整复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切口无感染、无排异反应等并发症,复查头颅CT3D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基本恢复颅腔生理弧度和形状。随访0.5~2 a,头部外观良好,骨折片固定,无移位和下陷。结论应用颅骨锁一期整复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利用自身颅骨碎片进行修复,更符合生理,具有固定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同时避免再次行颅骨修补术,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节约医疗费用,尤其适用于儿童。
邹青朱占胜吴明灿罗国才姚远杨勇
关键词:颅骨骨折
42例脑型血吸虫病外科治疗效果(英文)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病例资料,评估外科手术治疗脑型血吸虫病效果。结果25例患者接受血吸虫性肉芽肿全切除术,17例患者因病灶累及功能区或2个以上脑叶而接受血吸虫性肉芽肿全切除术。术中无患者死亡。术后随访发现,31例患者完全恢复,且能正常工作、生活;2例肢体轻度麻木;3例术后癫痫发作;2例死于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自然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脑型血吸虫病的方法。
王鹏吴明灿陈世杰杨勇鲁晓杰
关键词:脑型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CTMRI外科治疗
DAPK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组织与胃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inase,DAPK)的异常表达,探讨DAP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DAPK1 mRNA在3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5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肠上皮化生组织、胃癌组织中DAP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8%,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DAPK1在高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为占55.6%,而在低分化癌为1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DAPK作为一种促细胞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其表达低下或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DAPK1蛋白可以作为判断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肿瘤类型的新的生物分子学指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郑鹏才郭华雄杨勇
关键词:DAPK1肠上皮化生
气管血管球瘤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气管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罕见的气管GT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气管GT临床缺乏特征性,纤维支气管镜及CT检查示气管内新生物。镜下细胞形态具有特征性,细胞大小一致,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嗜酸性,细胞核稍大,位于细胞中央,未见核分裂,其间见大量扩张的薄壁血管,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排列。免疫表型:vimentin、actin、SMA均(+)。结论发生于气管的GT极其罕见,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术前诊断依据极易误诊,确诊需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刘静郭华雄杨勇
关键词:气管肿瘤血管球瘤免疫表型
术中超声在手术治疗颅脑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术中超声在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选择21例幕上颅脑肿瘤,以术中超声确定病灶的位置,决定皮层的切口,动态了解病灶情况,判断病变应切除的程度。结果所有肿瘤定位准确,21例患者肿瘤全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超声能够很好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减少盲目性操作带来的副损伤,实时监测肿瘤的切除程度。
闵杰陈世洁吴明灿余辉杨勇
关键词:脑肿瘤B型超声神经外科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反复急性出血2例被引量:1
2018年
例1.患者,男,60岁,因头部外伤后9 d、头痛2 d于2017年3月26日入院,入院9 d前不慎摔伤左侧颞部,当时无昏迷、呕吐,2 d前出现头痛症状。体格检查:神清,语利,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症状。头部CT检查提示左侧额颞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居中,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症治疗。过程中患者仍间断诉头痛,4月7日CT提示硬膜下积液,脑受压,左侧脑室缩小。
杨勇闵杰王仙吴明灿
关键词:钻孔引流术电凝止血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清除急性出血
钻遇断层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特性正演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通过建立直井钻遇断层三维正演模型,采用有限元算法实现了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钻遇断层时不同断层倾角、断距及围岩电导率对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钻遇到破碎带时,断层倾角越大,视电阻率反映出的破碎带宽度越小。随着阵列侧向测井仪器浅测模式到深探测模式,断距越大(≤4 m)测得的视电阻率也会越接近破碎带及围岩的电阻率。相同探测模式下随着下围岩电阻率不断增大,视电阻率也会不断增大。在探测模式及围岩电阻率相同时,钻遇断层下盘的视电阻率会随着围岩电阻率的增大而减小。
杨勇李亨杨多杜双军彭杰陈坤
关键词:阵列侧向测井断层有限元三维地质建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