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

作品数:17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广播
  • 7篇新闻
  • 7篇媒体
  • 5篇互联
  • 5篇互联网
  • 4篇电视
  • 3篇思维
  • 3篇广播电视
  • 3篇传统广播
  • 2篇电视新闻
  • 2篇舆论
  • 2篇声音
  • 2篇媒体融合
  • 2篇节目
  • 2篇广播媒体
  • 1篇电视台
  • 1篇电视新闻评论
  • 1篇电视新闻评论...
  • 1篇电视业
  • 1篇新媒体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4篇申启武
  • 4篇谭天
  • 2篇林小榆
  • 1篇马海江
  • 1篇王婧
  • 1篇覃晴
  • 1篇于凡奇
  • 1篇王灿

传媒

  • 2篇传媒
  • 2篇视听界
  • 2篇中国广播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新闻传播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战线
  • 1篇采写编
  • 1篇视听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媒体编辑的新要求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媒体编辑工作是随着各种媒体的产生而逐渐出现的编辑职业群体,既跟传统的广播和报刊、电视等媒体编辑有较大的共性,同时自身还具备了媒体的特性。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调查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同时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编辑的新要求。
石若楠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编辑
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浅议
2016年
广播电视站是我国广电系统的基层单位,是地方基层贯彻国家宏观政策和法规、面向基层群众的主要传播纽带。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的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关系着基层受众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关系党的宣传工作深入社会的力度,关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内化和具体实施效果。本文结合目前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现状,就其工作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
石若楠
关键词:广播电视站新闻采编工作
时代的记录,历史的声音
2013年
2013年1月14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在广州联合举行首届南粤出版奖颁奖仪式,《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上下册)》荣获了其中的图书奖奖项。
林小榆
关键词:声音颁奖仪式新闻传播宣传部图书奖新中国
台网互动:构建新闻舆论场被引量:1
2009年
由于社会矛盾的凸显和媒体环境的变化,长期居于强势地位的电视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与网络媒体互动融合,成为电视媒体应对日益改变的社会舆论构成的一个新突破口。
谭天于凡奇
关键词:舆论场新闻媒体环境舆论引导互动融合
青少年广播的缺失与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青少年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大众媒体环境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作为重要的传统媒体,广播应担当起引导、教育青少年的责任。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广播发展并不理想,频率开发与内容生产都存在严重缺失。本文提出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对青少年听众进行定位分析、大力发展青少年网络广播等策略,对青少年广播的发展进行探讨。
林小榆
关键词:青少年广播
中国电视的跨界行动被引量:2
2010年
2009年7月1日,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线路开始运行2009年10月,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拆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集团,制播分离2009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启动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2009年12月28日。
谭天覃晴马海江
关键词:中国电视广播电视台网络电视台电视新闻
网络语音直播:情感商业化逻辑下的声音表演被引量:12
2019年
网络语音直播打破了视觉传播垄断的网络直播格局,在竞争激烈的直播红海中另辟蹊径,并以高度垂直化、精准化的经营战略占领了直播行业的长尾市场。语音直播的实践与发展为直播市场开辟了独特的场景表演和陪伴式的情感商业模式,这种情感式服务提高了平台认同度且有利于维护用户黏性和忠诚度,因此该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同时虚拟情感的满足反哺现实社会,有利于拓宽现实情感的宣泄途径并反作用于现实生活,对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申启武李颖彦
关键词:情感消费
浅析“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及治理被引量:3
2017年
舆情反转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独特现象。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快速发展,舆情反转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舆情反转在网络上一次次激化矛盾,其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媒体失责的方面,一些媒体过于追求新闻时效性,导致把关工作不到位,过度感性煽情造成舆情反转,为新闻行业敲响了警钟。二是"协同过滤"群体极化的隐性推力,这种群体性现象强化了网络舆情的不稳定性,加剧了网络舆情的反转速度与强度。因此,对于舆情反转现象,应该从优化网络媒体机制、提高舆情主体的媒介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治理,让互联网环境更加绿色、健康。
谢玄曦
关键词:互联网媒体
电视新闻评论的涅磐之路被引量:11
2009年
人们在批评电视新闻浅层化简单化的时候,无不对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寄以厚望。然而,迄今为止,评论在电视新闻大家族中仍然是一个弱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仍然是一个模糊的问题。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电视新闻评论理应在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发出时代的强音。
谭天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舆论新闻改革媒体
广播媒体:以创新融合促转型升级被引量:5
2017年
自2014年媒体融合的号角正式吹响,传统广播就拉开了探寻创新融合的序幕。如果说前两年传统广播或许还有点“坐而论道”的意味:或纠结于对“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的理解,
申启武王灿
关键词:广播媒体传统广播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