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心动图室
- 作品数:25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运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中二尖瓣环构型
- 与目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是继发于心肌缺血、心功能减退的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严重影响冠心病预后。IMR机制复杂,其中瓣环的扩张和变形被认为是产生IMR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IMR的干预目标。本研究...
- 蒋宇雯黄国倩罗心平颜平朱雯孙笑天
-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图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 右心室心尖部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长期影响的比较
-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因三度房室阻滞(AVB)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右心室电极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和右心室流出道(R...
- 谢上才孙宝贵范惠华史浩颖金炜张建军汪芳孟伟栋陈岗刘少稳
- 关键词:右心室心尖部RVA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心功能
- 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径向及圆周运动功能
- :运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节段径向及圆周运动功能。 方法:选择入院行冠脉造影且无严重心律失常、透声条件良好、临床及超声资料完整,年龄<...
- 朱志栋黄国倩朱雯颜萍孙彬张文芳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
- 运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行放射治疗早期左心功能的改变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及后续放射治疗(RT)后早期左心功能改变。方法:选取靖江市人民医院放疗科,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接受化疗及RT序贯疗法的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患者,平均年龄(49.4±8.7)岁,分别于RT前(T0)、RT结束首日(T1)、RT后6个月(T6)随访。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LVDd、LAD、avg E/e’值、E/A及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TR Vmax)。使用QLAB软件2D-STI测量左心室心肌18节段纵向峰值应变、纵向峰值应变达峰时间,并得到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TPLS-SD),以牛眼图显示。结果:T6与T0比较,GLPS绝对值由(-17.23±2.96)%下降为(-13.58±3.81)%(P=0.015);TTPLS-SD由(34.62±16.48)ms延长为(53.44±13.34)ms,P=0.008,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时间点对比GLPS绝对值与TTPLS-SD呈负相关(P均<0.01);其中在T1、T6时,GLPS绝对值与TTPLS-SD的r均>0.8,两者强相关。avg E/e’在[T1(10.49±0.39)、T6(9.51±0.37)分别与T0(7.58±0.01),P分别=0.019、0.000]差异有统计意义。LAD在[T1(3.29±0.30)cm较T0(3.42±0.34)cm扩大(P=0.019),T6(3.37±0.30)cm与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 Vmax在[T6(2.03±0.62)m/s较T0(1.87±0.60)m/s,P=0.025]流速稍有增快。但LVEF、LVDd、E/A比值在随访中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2D-STI测量左心室GLPS及TTPLS-SD可监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及RT序贯治疗后的左心早期收缩功能变化,优于LVEF、LVDd、E/A比值;结合E/e’、LAD、TR Vmax观察舒张功能早期改变,可为临床监测乳癌治疗后心肌损害和预防性治疗决策提供更好的手段。
- 闻应时黄国倩严彬王春英徐坡张文青熊琰
- 关键词:乳腺癌
- 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绞痛患者心肌应变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疗效
- 目的:运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功能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改善的...
- 黄国倩范怡婷朱雯孙彬
- 文献传递
- 实时三维超声评估负荷过重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右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右室容量负荷过重患者(A组)、压力负荷过重患者(B组)及正常成人(C组)各45例行RT-3DE检查。应用TomTec分析软件获得右室整体及三个节段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分析三维右室EF与二维参数以及右室收缩压(RVS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组整体EDV、ESV均增大(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整体SV代偿性增高(P〈0.05),B组整体S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体EF均降低(P〈0.05),B组较A组降低(P〈0.05)。A组SV代偿性增高表现在流人道和体部(P〈O.05),两个节段EF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出道SV代偿不明显(P〉0.05),EF降低(P〈0.05)。B组各节段SV均未见代偿性增高(P〉0.05),各节段EF均降低(P〈0.05)。压力负荷过重组RVSP与右室整体及节段EF均无直线相关。结论RT-3DE能有效评估容量或压力过负荷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
- 许婷蒋宇雯朱雯朱慧黄国倩李勇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功能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正常成年人右室收缩功能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T-3DE)评估正常人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并与左室三维及传统方法相比较,评价三维测量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的准确性。方法 34例正常成人,行经胸左、右心室RT-3DE图像采集,脱机分析右室整体及流出道(RV-outflow)、体部(RV-body)和流入道(RV-inflow)节段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RVEF),左室整体三维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LVEF)。同时用传统M型Teichholtz方法测量LVSV和LVEF;用右室流出道流速曲线速度时间积分(VTI)方法估测RVSV。分析3种方法测得SV的相关性。结果 34例正常人三维方法测得的RVSV与三维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高(r=0.86,P<0.001);与Teichholtz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差(r=0.31,P<0.001);与右室流出道VTI方法测得的RVSV相关性较差(r=0.46,P<0.001);二维和流速曲线方法测值均较三维方法偏高(P<0.05)。右室各节段收缩强度存在差异,节段EF值(%)流入道(62.00±7.20)>流出道(53.08±14.10)>体部(32.00±11.08)(P<0.05)。右室三维整体收缩功能参数经体表面积标化后,不同性别间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RV-3DE方法评估正常成人LVSV、RVSV一致性好,相关性较高。正常人右室流入道的收缩活动强度及对整体每搏输出量的贡献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流出道、体部。RT-3DE为研究右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提供了可靠、无创的新方法。
- 许婷黄国倩李勇
-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节段
-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脏手术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 右心室(right ventricle,RV)功能对各类心脏手术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预测价值,本研究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脏手术患者的RV功能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探讨左心室功能及心脏手术对于RV功能的影响。结合临床诊治经...
- 黄国倩储祥麟颜平庞烈文王宜青
- 关键词:心脏疾病手术治疗右心室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 文献传递
- 应变率成像评价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主动泵血功能
- 2011年
-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孤立性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左心房(left atrial,LA)的主动泵血功能及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功接受首次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并维持窦性心律半年以上的孤立性PAF患者20例作为PAF组,平均年龄(59±11)岁,平均LVEF为(65.65%±5.79%),于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采集高帧频的动态LA二维彩色组织速度图像,脱机分析测量房间隔及侧壁中间段心房肌的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于心电图上P波前测量心房肌的心房收缩产生的主动位移(T-P)、应变(ε-P)及其占总位移/应变的百分比(主动位移/应变分数:%T-P及%ε-P)。选取2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8±10)岁,平均LVEF为(67.60%±6.44%)。将PAF组与正常组比较,了解PAF患者的心房主动泵血功能以及射频消融术的影响。结果 PAF组LA较正常组显著扩大,心房肌主动泵血功能损害:舒张晚期速度、主动位移T-P及主动位移分数%T-P、主动应变分数%ε-P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PAF组最大LAV较术前缩小,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房肌的主动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仍显著低于正常。结论孤立性PAF可导致LA扩大,心房肌的主动泵血功能受损;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改善PAF的LA重构;但术后LA的主动收缩功能改善并不显著,提示在复律后仍有必要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黄国倩舒先红周京敏潘翠珍陈灏珠
- 关键词:房颤
- 病例讨论
- 黄国倩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