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海权
-

-

- 所属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
相关作者
- 江来利

- 作品数:102被引量:84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 研究主题:大别山北部 榴辉岩 变质岩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意义
- 李琴

-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构造环境 地质遗迹 地球化学特征 超单元 岩石学
- 储东如

- 作品数:41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合肥盆地 大别山造山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同位素年代学
- 戴圣潜

- 作品数:38被引量:83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燕山期 大别造山带 拆沉作用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 刘家云

- 作品数:19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合肥盆地 沉积相 地层特征 北淮阳 郯庐断裂带
-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特征被引量:4
- 2004年
-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复杂,主要表现为褶皱以及与褶皱变形密切相关的韧性剪切变形。野外调查表明,该地层中至少发育3期褶皱变形,其中F1为北西向韧性剪切褶皱;F2为向南南西倾伏的纵弯褶皱;F3为近东西向的宽缓褶皱。F1与F2联合制约了西冷岩组岩层展布的总体格局。显微构造,特别是岩石的磁性组构特征证明了区内曾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形,且有两期最为显著,即早期的水平剪切和随后发生的侧向挤压。本文重点阐述上述褶皱变形的几何学特征,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鲁如魁高天山张志树刘家云吴海权
- 关键词: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
- 湖北梅川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背景被引量:2
- 2014年
- 湖北梅川杂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会聚带之东南麓,其从老到新可分为陶斯垴、南泉、杨铺、赤铜山、宋家埂、鹊儿坡、赵俊等7个单元,归并为梅川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梅川杂岩体具I型花岗岩特征,为同源岩浆成分与结构演化序列。依据本次野外地质观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显示,该杂岩体形成于燕山期造山后的伸展环境。
- 吴海权江来利
-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早白垩世
- 安徽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被引量:28
- 2016年
- 安徽省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通过对安徽省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区划示范研究,将安徽地热资源划分为隆起山地对流型和沉积盆地传导型两大类型,其中隆起山地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巢湖—和县一带及皖南山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亳阜断陷盆地、淮南陷褶断带及合肥断陷盆地。安徽省已发现的地热流体大多为温热水或温水,少数为热水。同时对全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就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 吴海权杨则东疏浅曹恒
- 关键词:地热资源
- 安徽大别山响肠超单元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3
- 2019年
-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1∶25万片区—修测,按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将安徽大别山地区的司空山岩体(包括湖北部分)、团岭岩体、天柱山岩体、飞旗寨岩体、响肠岩体等复式岩体原1∶5万图幅所建立的单元、超单元、侵入体等进行对比、归并和重新划分,根据岩浆活动的序次及其演化规律,从早到晚将其划分为无愁、店前河、玄风寨、天柱山等四个单元,归并为响肠超单元。该超单元属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该超单元属I型花岗岩系列,兼具S型花岗岩特征,其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衍生物和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物,部分来自上地壳沉积物。该超单元形成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后的环境,侵位机制总体上表现为强力就位,不同复式岩体的侵位模式则有所不同。
- 吴海权李琴范董伟
- 关键词:复式岩体早白垩世构造环境
- 湖北黄梅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
- 2015年
- 湖北黄梅复式岩体位于大别造山带南缘,其从老到新可分为乱泥滩、向对门、长邓家、石地洼、月行坳等5个单元,归并为黄梅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黄梅复式岩体具I型花岗岩特征,为同源岩浆结构演化序列。依据本次野外地质观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显示,该复式岩体形成于白垩纪晚期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环境下。
- 吴海权石永红
-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白垩纪
- 皖西南地区南华纪—志留纪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宿松 东至地区南华纪—志留纪地层露头剖面研究,对其相应的沉积环境、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等成果,将南华纪—志留纪地层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组。一级和二级层序在沉积相序上总的趋势表现为浅→深→浅的变化,且与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吻合;三级层序组海平面上升和下降往往受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冰川事件影响。
- 吴跃东江来利储东如吴维平吴海权汪德华
-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层序地层沉积环境生物地层
- 北美洲新生代地层遥感地质解译标志及沉积型磷矿遥感影像特征
- 2023年
- 利用遥感技术对北美洲新生代地层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和分析不同区域新生代地层(第三系、第四系)的影像特征及其分布和变化,分别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在解剖佛罗里达地区沉积型磷矿床的基础上,分析其控矿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为今后开展境外相似地区地质调查及找寻同类矿床提供遥感技术支持,对减少境外矿产投资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吴海权李琴曹恒李立友杨娟
- 关键词:新生代地层遥感地质解译
- 大别山地区(安徽)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特征与形成机制被引量:17
- 1995年
- 根据详细填图和研究资料,对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分布特点、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进行了较系统总结,并对花岗岩类的起源及形成演化、顶蚀一塌陷侵位机制,及其与火山活动关系等作了较深入分析,为探讨大别山热隆史提供了较充分的地质依据。
- 管运财高天山吴海权
- 关键词:中生代花岗岩侵位机制
- 安徽明光石坝地区新近纪地层层序的厘定被引量:1
- 2004年
- 安徽明光石坝地区新近纪地层划分方案不一 ,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利用构造—岩性—岩相法进行地质填图 ,系统采集 ESR测年样 ,并结合区域对比 ,自下而上将该区新近纪地层划分为下草湾组、桂五组。其中下草湾组为原“下草湾组”的下段 ,时代为中新世 ;桂五组则包括原“下草湾组”的上段 ,时代为上新世。
- 吴海权江来利侯明金戴圣潜刘家云张志树
- 关键词:地层层序
- 安徽中部燕山期富钾岩浆岩系的成因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被引量:3
- 2004年
- 安徽中部大别山地区和下扬子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富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岩浆从早到晚的演化趋势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钾玄岩系列→双峰式岩浆岩或者A型花岗岩,表明大别造山带和下扬子地区在燕山期处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活动区。大别地区富K岩系的源区与富集地幔密切相关,下扬子地区的则与下地壳有更多亲缘关系。岩浆源区的不同是造成大别地区和下扬子地区成矿作用重大差别的根本原因。
- 张虹戴圣潜杜建国吴海权
- 关键词:成矿作用大别造山带燕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