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圣潜
-

-

- 所属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杜建国

- 作品数:103被引量:98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铜陵矿集区 成矿作用 大别造山带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成矿模式
- 邓晋福

- 作品数:232被引量:6,037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岩石圈 燕山期 花岗岩 成矿作用 火成岩
- 赵海玲

- 作品数:73被引量:1,663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燕山期 岩石圈 上地幔 深部过程 花岗岩
- 许卫

- 作品数:59被引量:5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 研究主题:成矿模式 锰矿 地球化学 钨钼矿床 地质特征
- 周存亭

- 作品数:27被引量:2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页岩气 勘探前景 大别山北部 榴辉岩 火山岩
- 合肥市滨湖新区三维地质调查
- 戴圣潜徐小磊査睿向钒李运怀陈秀其夏玲童劲松贾十军管后春
- 合肥市滨湖新区是合肥大建设的重点,承载着该省把合肥建设成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重任。开展合肥城市地质调查,是该省地质工作从山野走向城市的起点,“合肥市滨湖新区三维地质调查”则是合肥城市地...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城市规划建设
- 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被引量:54
- 2003年
-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的中段。通过区内变质基底类型、时代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等综合研究,证明该区存在一元古宙基底缝合带,即“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是“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的“再活化”的表现。燕山期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岩浆作用有关的矿种组合表征它也是深达地幔的岩石圈尺度不连续,实质上岩石圈尺度不连续为区内的重要控岩、控矿构造,而燕山期挤压加厚环境中形成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Cu,Au组合、橄榄安粗岩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Fe,S组合是岩浆成矿受壳幔相互作用和幔源物质贡献等因素控制的直接反映。同时,文中还利用了Nd-Sr同位素示踪体系对区内中、新生代地幔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证了中-新生代岩石圈/软流圈发生了灾变事件,区内晚中生代属富集型地幔(EMⅡ),火成岩为富集型地幔(EMⅡ)与亏损地幔(DM)或下地壳(IC)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生代则成为亏损型地幔(DM)。
- 杜建国戴圣潜莫宣学邓晋福许卫
- 皖南旌德花岗闪长岩与暗色包体的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制约被引量:41
- 2012年
- 旌德复式岩体位于安徽南部,主体相花岗闪长岩中发育暗色包体。本文对花岗闪长岩与暗色包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测试。岩相学观察发现暗色包体为典型岩浆岩结构,且发育针状磷灰石。主量元素分析数据表明花岗闪长岩的SiO2含量为66.04%~67.80%;暗色包体的SiO2含量为54.63%~54.77%,为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的Mg#=38~40;暗色包体的Mg#=44~45。微量元素分析数据表明花岗闪长岩与暗色包体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呈右倾型,Eu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与暗色包体的年龄分别为139.7±1.3Ma和142.3±1.7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花岗闪长岩锆石的εHf(t)为-2.5~0.4,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170~1350Ma;暗色包体锆石的εHf(t)为-5.2~1.8,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090~1530Ma。两者的tDMC峰值都在1.2~1.3Ga。这些数据表明花岗闪长岩中的暗色包体为同源岩浆混合成因,源区为年轻地壳,有可能为中新元古代古华南洋壳俯冲扬子板块形成的火山岛弧。旌德花岗闪长岩在Pearceetal.(1984)的构造判别图上落在岛弧花岗岩区。在Sr/Y-Y图解上落在经典岛弧岩浆岩区。花岗闪长岩的岩浆Zr饱和温度低(630~680℃),与锆石钛温度计(630~720℃)给出的结果基本一致。锆石的Ce(Ⅳ)/Ce(Ⅲ)高(240~530),指示岩浆具有高的氧逸度。旌德岩体的低温与高氧逸度特征说明岩体的源区物质受到过洋壳俯冲的影响。旌德岩体的成因可能与太平洋板块后撤诱发的地壳部分熔融有关。
- 张俊杰王光杰杨晓勇孙卫东戴圣潜
- 关键词:暗色包体HF同位素
- 宁国市山核桃生长区的地质生态环境调查
- 本次调查的研究重点在地质体分布与山核桃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原因。项目针对山核桃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包括数十公里的地质生态剖面,具体调查的方面,包括:立地地质体、土壤地球化学环境、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
- 戴圣潜
- 关键词:地质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南地区燕山期成矿大地构造背景
- 主要金属成矿带、矿集区或大型矿床反映为金属矿石的巨量堆积的结果,它形成于独特的地质环境之中。通过对中国东南地区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属成矿带、矿集区主要受隆-坳构造控制,岩石圈尺度不连续是其主要的聚矿构造,...
- 杜建国戴圣潜许卫
- 关键词:岩石圈成矿背景金属矿石矿集区聚矿构造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歙县石屋岩体和岑山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定名被引量:1
- 2002年
- 安徽省石屋岩体和岑山岩体在地质产状、形成时代及岩石学特征上十分相似 ,前人将其划为同一单元 ,并一直将其定名为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通过岩石化学、岩相学及矿物学研究认为石屋岩体及岑山岩体应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
- 赵海玲狄永军邓晋福李凯明戴圣潜李永华
- 关键词:斜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构造环境
-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大灾变与成矿环境被引量:198
- 1999年
- 中国东部在燕山期发生了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LAS) 大灾变事件, 并识别出被扰动的LAS的两种类型, 即在挤压造山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与巨大增厚作用; 它们分别对应相关的安第斯型和海西型成矿作用。大量的新生、热地幔物质和再活化的热的下地壳物质取代、加热和注入冷的岩石圈和地壳是燕山期成矿大爆发的基因和基本的深部环境。再活化和活动的岩石圈尺度的不连续带是成矿带的良好储矿空间。巨大的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是形成巨大矿集区的必需。从深部成矿环境来看,
-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罗照华赵国春戴圣潜
- 关键词:岩石圈成矿环境燕山期
- 铜陵Cu-Au(Ag)成矿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被引量:60
- 2002年
- 文章讨论了铜陵Cu_Au(Ag)成矿区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标志 ,划分出 9个亚系统 ,其中的 5个为已知的中型以上矿床的分布地段 ,4个为该文预测的可能找到中型以上矿床的亚系统。在此基础上概略地识别出 8个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的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 ,提出火成岩构造组合的类型和性质制约矿床 (田 )内优势矿种的发育。壳底岩浆房和壳内岩浆房分别控制系统和亚系统的形成及其分布。提出对系统、亚系统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识别、结构、成因、定位。
- 邓晋福戴圣潜赵海玲杜建国
- 关键词:地质学长江中下游
- 安徽明光石坝地区新近纪地层层序的厘定被引量:1
- 2004年
- 安徽明光石坝地区新近纪地层划分方案不一 ,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利用构造—岩性—岩相法进行地质填图 ,系统采集 ESR测年样 ,并结合区域对比 ,自下而上将该区新近纪地层划分为下草湾组、桂五组。其中下草湾组为原“下草湾组”的下段 ,时代为中新世 ;桂五组则包括原“下草湾组”的上段 ,时代为上新世。
- 吴海权江来利侯明金戴圣潜刘家云张志树
- 关键词:地层层序
- 安徽中部燕山期富钾岩浆岩系的成因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被引量:3
- 2004年
- 安徽中部大别山地区和下扬子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富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岩浆从早到晚的演化趋势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钾玄岩系列→双峰式岩浆岩或者A型花岗岩,表明大别造山带和下扬子地区在燕山期处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活动区。大别地区富K岩系的源区与富集地幔密切相关,下扬子地区的则与下地壳有更多亲缘关系。岩浆源区的不同是造成大别地区和下扬子地区成矿作用重大差别的根本原因。
- 张虹戴圣潜杜建国吴海权
- 关键词:成矿作用大别造山带燕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