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1篇“ CIMMYT“的相关文章
基于SNP芯片划分CIMMYT和广西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被引量:3
2024年
CIMMYT玉米自交系在广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目前利用CIMMYT和广西玉米自交系杂交已成功选育出许多适合广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了解CIMMYT和广西玉米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关系,本研究以20份CIMMYT自交系和169份广西自交系为供试材料,以5份中国骨干自交系和4份广西骨干自交系作为参照系,利用10K玉米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开展遗传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划分参试材料的杂种优势群。研究结果表明,189份玉米自交系绝大多数杂合率均小于10%,纯合度较高。CIMMYT自交系相互间遗传相似性较高,与广西玉米自交系间遗传相似度较低。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将189份自交系分为PB群、SPT群、‘桂单162-0810’母本群、‘桂单162’父本群、‘桂单0810’父本群和其他类群,其中大部分CIMMYT玉米自交系属于SPT群,大部分广西玉米自交系属于‘桂单162-0810’母本群、‘桂单0810’父本群和其他类群。可见,CIMMYT与广西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差异较大,大多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两类自交系进行杂交能够较大概率获得优良玉米品种。
邹成林谭华黄开健翟瑞宁黄爱花莫润秀韦新兴杨萌吕巨智黄艳芬
关键词:CIMMYT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CIMMYT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创新及应用
2024年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的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育种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提高品种产量、抗逆性、抗病、品质改良等关键技术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玉米种质资源,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重要资源。
黄开健黄爱花莫润秀杨华铨吴永升谭华何懿邹成林韦新兴翟瑞宁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玉米育种增产潜力CIMMYT
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在黄淮麦区引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2024年
为了解新引进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小麦资源在黄淮麦区的遗传多样性及性状特点,挖掘利用价值,拓宽现有种质基础,以40份新引进的CIMMYT小麦资源为材料,对株高、穗下茎长、穗下节长、旗叶长与旗叶宽、穗长、穗粒数、分蘖数、生物量、产量、千粒质量等11个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及籽粒水分含量、吸水率、蛋白含量、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等6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56%~32.55%,平均值为18.00%,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87~2.05,平均值为1.95;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4%~7.86%,平均值为4.56%,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87~2.03,平均值为1.96。所有17个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5.65%;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包含8份资源,占比20.00%;类群Ⅱ包含9份资源,占比22.50%;类群Ⅲ包含3份资源,占比7.50%;类群Ⅳ包含20份资源,占比50.00%;第Ⅱ类群材料的蛋白质含量与面筋含量最高,与其他类群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且硬度与沉降值最大;第Ⅲ类群材料的产量和生物量最大,株高最高,穗下节长、穗下茎长与穗长最大,穗粒数与分蘖最多。本研究明确了该批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以及其农艺、产量、品质性状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金艳马红珍宋全昊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周宝元朱统泉
关键词:资源评价CIMMYT小麦引种品质性状
CIMMYT玉米自交系青贮品质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2023年
本研究以从CIMMYT引进的高蛋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10份待测系和4份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的方法产生40个杂交组合,并测定与分析5个青贮品质性状(生物产量、干物质、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及其配合力。结果表明:(1)5个青贮品质性状在地点和杂交组合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2)生物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最高的自交系是C3,其次是C6,C1最低;(3)生物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为正值的有C6T4、C1T2、C8T2、C10T1、C5T4和C7T1等24个组合,其中效应最高的是C6T4,其次是C1T2和C8T2;(4)在所有杂交组合中,C3T1的平均生物产量最高,C3T2和C6T4次之,这3个组合可作为潜势组合进一步试验。青贮玉米育种中自交系配合力测定与分析时除考虑生物产量性状外,还需同时考虑干物质、粗蛋白、淀粉含量等其他性状,使育成品种的实际生产利用效率更高。
庞骋思高乔强艳芳吴永升陈波
关键词:青贮玉米自交系配合力
49份CIMMYT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苗期耐旱性鉴定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以10份东北骨干玉米自交系和49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和实验室内分别设置自然干旱和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基于东北骨干玉米自交系分析苗期耐旱指数与产量耐旱指数的相关性,并通过苗期耐旱指数评价49份热带、亚热带种质的耐旱性。研究认为,郑58达到1级耐旱性,PH6WC和吉853达到3级耐旱性,444和吉V203达到5级耐旱性,4112、K10、8902、99060达到7级耐旱性,红玉米达到9级耐旱性。以苗高耐旱指数为标准筛选49份热带、亚热带种质耐旱性,最终CML322、CML172等10份种质的苗高耐旱指数高于郑58,达到1级耐旱性。CML223、CML145等10份种质的苗高耐旱指数高于吉853,达到3级耐旱性。
苏桂华臧宏图孙传波李春雷孙志超孙志超
关键词:玉米苗期性状
40份CIMMYT小麦品系苗期及成株抗叶锈病基因鉴定被引量:7
2022年
为了对40份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小麦材料进行抗叶锈病基因鉴定,试验结合系谱分析、基因推导和分子标记检测等方法在苗期对36个已知抗病基因载体品种和供试的40份小麦材料接种17个具有毒性差异的叶锈菌生理小种,通过对比供试小麦材料与已知单基因载体品种侵染型,推导出供试小麦材料中可能携带的已知抗叶锈病基因,同时利用12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标记检测,检测结果与基因推导相互验证。进一步将40份供试品系分别种植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试验田,接种叶锈菌混合小种进行田间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结果表明,7个供试小麦材料含有Lr1,携带Lr10的有9个品系,携带Lr11和Lr34的分别有10个品系,含有Lr14a、Lr15和Lr26的分别有2,4,3个小麦品系;另外,经标记检测成株抗叶锈病基因Lr37和Lr46分别存在于22,39个小麦品系中,经田间鉴定有22个小麦品系表现成株抗性。
王佳荣董瑞张梦宇高璞张培培李在峰刘大群
关键词:抗叶锈病基因基因推导
CIMMYT热带玉米种质在北方短日照处理下的7个性状差异比较
2022年
本研究以62份CIMMYT热带玉米种质和2份温带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幼苗3~8叶期,温室内采用人工短日照处理的方法降低热带种质的光温敏感性。旨在探讨热带玉米种质在北方短日照处理下7个性状的差异,为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62份热带玉米种质表现光温敏感差异较大,2份温带玉米种质光温反应较为钝化。经过短日照处理,株高、穗位、茎粗和雄穗分枝等4个性状的变幅、和、均值、极差、方差、标准差值均变小,变异系数变大。7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穗位、雄穗分枝、花期间隔变异系数大于50%。与对照相比,株高降低幅度为0~44%,穗位降低幅度为0~92%,茎粗减少幅度为34%~135%,雄穗分枝减少幅度为11%~167%,玉米大斑病发病等级为1~9级,平均发病等级为3.5,整体抗病水平较高,2份温带材料感病级别分别为7级、9级。经短日照处理,叶片数减少幅度为0~65%,热带种质光温反应敏感,经短日照处理,花丝、花粉可育率提高了19.4%。相关性分析表明对照组与遮光组叶片数与株高、茎粗、花期间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花期间隔与茎粗相关性较高。
李春雷孙传波孙传波孙志超苏桂华
关键词:玉米性状变化
CIMMYT新引进合成小麦株高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株高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新引进的152份合成小麦在3个环境下的株高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并利用55 K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芯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以挖掘与株高相关的新的遗传位点。结果表明:合成小麦株高呈正态分布,变异丰富。不同环境下的平均株高为97.9 cm,显著高于栽培小麦(70.5 cm),但低于黄淮麦区农家小麦(114.8 cm)。方差分析显示3个环境下,株高在基因型之间都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3个环境下联合方差分析发现株高表型在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方面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对获得的55K SNP标记经最大杂合率、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及最大等位基因频率过滤,在合成小麦群体中发现37916个有效SNP,其中A、B和D 3个亚基因组上各有14404个、14566个和8946个。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52份合成小麦可分为3个类群。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LM,mixed liner model)对不同环境下平均株高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进行GWAS分析,筛选到24个显著标记(P≤0.0001),分别位于1A、3B、4A、4B、4D、5A、5B、6A、6D和7B染色体上,单个标记可解释12.33%-20.10%的表型变异。BLUP值分析共获得10个显著标记,对标记物理位置3 Mb左右距离内的669个基因进行转录组数据筛查,得到131个在茎或叶中高表达(TPM≥5)。通过与水稻同源基因的比较,明确其中5个基因可能与小麦株高发育有关。鉴于这些位点与以往已定位的株高数量性状位点并不重叠,本研究的工作可为小麦株高改良提供新的种质和分子标记。
张红杰邓中印陶姝孙国梁贾美玲王振玉廖如意郑兴卫李爱丽毛龙郑军耿帅锋
关键词:株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eed Storability of CIMMYT Core Wheat Germplasm Panel and Their Haplotypes in &lt;i&gt;Lipoxygenase&lt;/i&gt;Locus
2021年
Seed storability (SS), also called seed longevity, is a valuable trait for seed banks and providing reliable crop seeds to farmers, which is usual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lipoxygenase (LOX) activity. In this study, the seed storability of 60 accessions of CIMMYT core wheat germplasm panel (CIMCOG)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artificial aging (AA) test, including three parameters relative germination potential (RGP), relative germination rate (RGR) and relative seedling vigor index (RVI).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among RGP, RGR and RVI. And the genotypes at three LOX activity related QTLs/genes QLpx.caas-4B, QLpx.caas-1AL and TaLOX-B1 were also identified with published trait-associated molecular markers. For QLpx.caas-4B, a total of five alleles were detected at the locus of Xgwm251, and one marker-trait association was identified for RVI. Four and two alleles were detected at the loci of QLpx.caas-1AL and TaLoxB1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GP, RGR and RVI,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9 haplotypes were detected at three lipoxygenase activity related gene loci, and the haplotype of three lipoxygenase loci show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RGP, RGR and RVI. The haplotype of Xgwm251-125bp + Xwmc312-247bp + TaLox-B1b produced seeds with the best storability in the CIMCOG, which could benefit the breeding for wheat with good seed storability.
Yumin YangJipeng QuJing ZhangShijie XiangJun LiHongshen Wan
关键词:HAPLOTYPE
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
2020年
[目的]探明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在农艺、产量性状方面的配合力,为绵阳骨干自交系的改良与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指导。[方法]以绵阳农科院自育系绵714、绵723及外引系18599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0个杂交组合,对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中,CML522、CLYN492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其效应值分别为8.3135、4.8319。CML522、CLYN492与18599、绵723组配也表现出较好的特殊配合力,其中18599×CLYN492的产量水平超过对照11.34%,绵723×CML522的产量水平超过对照5.19%。[结论]CIMMYT玉米自交系CML522、CLYN492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具有较好的育种利用潜力,可作为未来高产杂交种的选配模式。
张华税红霞庞启华卢庭启蒋晓芳王秀全何丹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相关作者

何中虎
作品数:456被引量:4,875H指数:4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引物 小麦品种 分子标记
夏先春
作品数:260被引量:2,01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引物 分子标记 小麦基因组
金益
作品数:82被引量:67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丝黑穗病 种质 自交系 玉米自交系
陈锋
作品数:133被引量:706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籽粒硬度 小麦籽粒 相关基因
张世煌
作品数:290被引量:4,006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育种 玉米自交系 SSR标记 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