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篇“ 溃疡平“的相关文章
溃疡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复发愈合的影响
2012年
[目的]以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复制大鼠胃溃疡复发的模型,观察溃疡对大鼠胃溃疡复发的影响及抗复发机制。[方法]以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大鼠胃溃疡模型,用溃疡治疗后灌服阿司匹林药液制作复发模型,测定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复发率。[结果]溃疡能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和溃疡指数,对大鼠乙酸胃溃疡具有抑制其发展的作用。[结论]溃疡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降低阿司匹林所致的大鼠胃溃疡复发。
赵堃赵红晔卢长柱
关键词:溃疡平胃溃疡复发溃疡指数溃疡愈合质量
溃疡对阿司匹林诱导的复发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中VEGF和Flt-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阿司匹林所致胃溃疡复发大鼠为模型,探讨溃疡抗胃溃疡复发的机制。方法:以Okeba改良法复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ig阿司匹林制作复发模型,采用RT-PCR法观察溃疡5.6 g.kg-1,连续ig 14 d对胃溃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溃疡组VEGF mRNA和VEGF受体(Flt-1)mRNA的表达较复发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溃疡可提高胃黏膜中VEGF和Flt-1 mRNA的表达,从而增加黏膜中微血管通透性,将胃内有害物质稀释,并且刺激黏膜中腺体和血管的生成,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可能是溃疡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其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
赵堃赵红晔牛淑冬王滨
关键词:溃疡平胃溃疡复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
溃疡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及血清ET-1,NO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溃疡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GMBF)及血清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大鼠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溃疡低、中、高剂量组(1.40,2.80,5.60 g.kg-1 i,g)和盐酸雷尼替丁组(2.83×10-2 g.kg-1 i,g)6组。给药14 d后,运用MP150多道生理记录系统中的LDF100C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模块测定溃疡周边部的GMBF;ELISA法检测血清ET-1的含量;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溃疡高剂量组GMBF明显增多(P<0.05),血清ET-1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盐酸雷尼替丁组相比,溃疡高剂量组GMBF明显增多(P<0.05),血清ET-1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溃疡刺激NO的合成和释放,反馈性抑制ET-1的释放,从而增加GMBF,这可能是其加速胃溃疡愈合和改善溃疡愈合质量(QOUH)的作用机制之一。
赵红晔曹军王月飞赫灵菊周丽卢长柱王滨
关键词:溃疡平胃黏膜血流
溃疡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中VEGF和Flt-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溃疡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溃疡促进大鼠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疡高、中、低剂量(5.6、2.8、1.4g/kg)组,盐酸雷尼替丁(28.3mg/kg)组。给药治疗14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黏膜组织VEGF和Flt-1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溃疡中、高剂量组的VEGF2-ΔΔCT值明显增高,表明溃疡中、高剂量组的VEGF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和<0.001);溃疡高剂量组的Flt-12-ΔΔCT值明显增高,表明溃疡高剂量组的Flt-1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溃疡可促进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VEGF和Flt-1mRNA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的分子学机制之一。
朱立革曹军赵红晔周丽王滨
关键词:溃疡平胃溃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实时荧光定量PCR
临床验方溃疡不同浓度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临床验方溃疡不同浓度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雷尼替丁组、溃疡低剂量组、溃疡高剂量组,测定血清MAD含量、SOD活性和NO含量、血清内皮素(ET-1),观察溃疡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溃疡率低、高剂量及盐酸雷尼替丁组MDA均低于模型组;2)溃疡率低剂量组和盐酸雷尼替丁组SOD明显高于模型组;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溃疡率高剂量组及盐酸雷尼替丁组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溃疡率高剂量组、盐酸雷尼替丁组EF1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溃疡率可提高SOD水而清除自由基保护胃粘膜。
文丽波
关键词:溃疡平胃溃疡血清内皮素
溃疡抗大鼠乙酸胃溃疡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研究溃疡对大鼠乙酸胃溃疡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疡高、中、低剂量组、盐酸雷尼替丁组,观察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的变化,测定大鼠胃液量、胃液pH、胃蛋白酶活性、血清SOD活性及MDA和NO含量。结果:溃疡能明显降低大鼠乙酸胃溃疡溃疡指数(P<0.05),溃疡低、中、高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分别达28.43%、66.72%和92.26%;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P<0.01),降低MDA的含量(P<0.01);亦明显升高大鼠血清NO含量(P<0.05)和SOD活性(P<0.01)。结论:溃疡对胃溃疡具有较好促愈合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胃粘膜抵抗氧自由基能力,促进胃粘膜保护因子NO的合成和释放有关。说明溃疡可能通过抑制损伤因子及增强保护因子两个环节发挥抗溃疡作用。
王滨赵红晔李雪岩卢长柱曹军
关键词:溃疡平胃溃疡
溃疡促进胃溃疡愈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临床验方溃疡的促进胃溃疡愈合作用;并探讨溃疡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慢...
赵红晔
关键词:溃疡平胃溃疡溃疡愈合RT-PCR
文献传递
溃疡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和EGFR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溃疡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溃疡的促进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模型组,溃疡高、中、低剂量组,盐酸雷尼替丁组,共6组;给药治疗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和EGFR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溃疡低、中、高剂量组的EGF 2-ΔΔCT值明显增高,表明溃疡能使EGF 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低、中、高剂量组的EGFR 2-ΔΔCT值明显增高,表明溃疡能使EGFR 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溃疡可促进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EGF和EGFR mRNA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的分子学基础之一。
王滨赵红晔周丽王月飞曹军
关键词:溃疡平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溃疡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2006年
目的:对溃疡胶囊的制备和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煎煮提取、雾化干燥等手段将处方中中药的成份制成适宜装胶囊的颗粒;采用化学的方法进行限量测定;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利用设计的制备工艺可很好的将处方中药物制成胶囊制剂,并根据制定的质量标准有效地控制其主要成分的量;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上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但在1年后的随访中,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制备方法科学可行,质量测定方法简便有效,临床疗效可靠且几无不良反应。
翟保同
关键词:溃疡平
溃疡胶囊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80例
2001年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为临床常见病,我们自1999—06采用自制中药溃疡胶囊治疗临床所遇中医辩证为脾胃虚寒型的消化性溃疡8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李延超邹春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胶囊中医辩证常见病

相关作者

赵红晔
作品数:80被引量:329H指数:10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
研究主题:生理学 溃疡平 教学改革 生理学教学 教学模式
王滨
作品数:108被引量:475H指数:1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
研究主题:生理学 脉诊 生理学教学 教学改革 溃疡平
曹军
作品数:41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番茄红素 溃疡平 小鼠 剪应力 玉屏风散
赵堃
作品数:53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生理学 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 生理学教学 医学生理学
卢长柱
作品数:46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
研究主题:生理学 维生素E 医学机能实验学 机能实验学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