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作品数:86 被引量:164 H指数:7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3D打印技术应用于脊柱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3D打印技术在脊柱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应用3D打印植入物进行治疗的脊柱肿瘤患者26例,其中应用3D打印植入物治疗患者13例纳入观察组,应用常规植入物(钛笼)治疗患者13例纳入对照组。在脊柱肿瘤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加强3D打印模型的指导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0.68±0.9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7±1.12)d(t=4.965,P=0.028)。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2.76±1.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0.59)分(t=7.624,P=0.01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57±0.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0.55)分(t=5.346,P=0.023)。2组术后6个月均未见复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38%,低于对照组的30.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3,P=0.478)。结论通过对脊柱肿瘤患者加强3D打印模型的术前宣教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术后疼痛及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张敏 郑元 郑艳 刘新霞 王玉强 宋瑞鹏 王卫东关键词:3D打印 脊柱 肿瘤 护理 康复 颈胸段脊髓压迫症经胸骨上段手术治疗的护理 2006年 刘延锦 刘俊荣 王世花 张敏病理性近视性血管旁异常和黄斑劈裂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病理性近视性血管旁异常(PVA)和黄斑劈裂(MRS)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病理性近视伴PVA和(或)MRS患者224例37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8例74只眼,女性176例297只眼;年龄54(49,61)岁;等效球镜度(SE)−13.375(−18.00,−10.00)D;眼轴长度(AL)29.84(28.27,31.24)mm。根据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图像特征,将PVA形态分为血管和血管旁微皱襞、血管旁视网膜囊肿、血管旁视网膜劈裂、血管旁板层黄斑裂孔;根据劈裂层次将MRS分为内层、外层、混合MRS,并据此分组。记录是否存在圆顶状黄斑(DSM)、内外板层黄斑裂孔及全层黄斑裂孔(FTMH)等合并症。依据PVA是否合并MRS,将患眼分为单纯PVA组、PVA合并MRS组;依据MRS是否累及中心小凹,将患眼分为MRS未累及中心小凹组、累及中心小凹组。不同组别患者年龄、SE、AL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71只眼中,单纯PVA组120只眼;MRS 251只眼,其中PVA合并MRS组208只眼。内板层、外板层黄斑裂孔以及FTMH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DSM、视网膜前膜、单纯神经上皮层浅脱离分别为33、27、3、14、12、56、28、7只眼。PVA 328只眼中,血管和血管旁微皱襞、血管旁视网膜囊肿、血管旁视网膜劈裂、血管旁板层黄斑裂孔分别为151、236、202、72只眼。其中,单一病变者142只眼(43.29%,142/328);2种及以上病变者186只眼(56.71%,186/328)。MRS 251只眼中,内层MRS组、外层MRS组、混合MRS组分别为34、92、125只眼。累及中心小凹组155只眼;未累及中心小凹组96只眼。外层MRS组与内层MRS组和混合MRS组合并PVA眼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614、28.379,P<0.001)。与单纯PVA组比较,PVA合并MRS组更容易合并2种及以上PVA病变,差异有统计学� 安广琪 张敏 张敏 路晨雨 高文娜 金学民 金学民关键词:近视 视网膜劈裂症 光相干断层扫描 近视性黄斑区外视网膜劈裂与血管旁异常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观察近视患眼黄斑区外视网膜劈裂(EMRS)和视网膜血管旁异常(PVA)的影像学特征,初步分析其在年龄、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差异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近视伴E M R S患者60例6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18只眼,女性42例42只眼;年龄(37.57±17.14)岁;SE(−10.76±4.66)D;AL(28.36±1.87)mm。根据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将PVA形态分为血管旁囊肿(PC)、血管旁微皱褶(PM)、血管旁板层裂孔(PLH);根据劈裂层次将EMRS分为内层、中层、外层。根据SE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观察视盘旁以及颞上、颞下、鼻上、鼻下EMRS发生情况,以及不同位置、不同层次EMRS和不同形态PVA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位置、不同层次有无EMRS者年龄、BCVA、SE、AL、SFCT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60只眼中,EMRS位于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视盘旁分别为36、43、15、13、14只眼。内层、外层EMRS分别为59(98.3%,59/60)、35(58.3%,35/60)只眼,无单纯中层EMRS。存在PVA者47只眼(78.3%,47/60)。其中,PC、PM、PLH分别为45、39、18只眼。视盘旁劈裂者年龄较视盘旁无劈裂者更大(t=2.720),颞上有劈裂者BCVA较无劈裂者更差、AL更长(t=2.139、2.119),鼻下有劈裂者BCVA较无劈裂者更差、近视程度更高、AL更长、SFCT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6、−2.640、2.635、−3.938,P<0.05)。与其他类型EMRS比较,内层EMRS患者年龄更小、BCVA更好、AL更短、近视程度更低、SFCT更厚(t=−2.383、−4.825、−4.767、4.791、4.791),全层EMRS患者年龄更大、BCVA更差、AL更长、近视程度更高、SFCT更薄(t=2.419、3.656、2.677、−2.755、−3.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路晨雨 安广琪 刘培 李姝 张敏 张敏 金学民关键词:高度近视 视网膜劈裂症 光相干断层扫描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下p53基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p53基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对p53的抑制增殖作用进行评估。分别使用划痕法和侵袭小室法(Transwell)分析其转移和侵袭潜能。最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S2448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进行探测。结果MG63细胞株和hFOB细胞株在p53浓度为100 nmol/L时,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2.37±1.35和76.84±0.97;侵袭抑制定量结果分别为417.35±3.67和386.54±2.78。体内p53基因在50~500 nmol/L的半数抑制浓度范围内能够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人体正常成骨细胞株(hFOB1.19)的细胞增殖。结论p53基因能够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细胞增殖并降低迁移的可能。 宋瑞鹏 赵亮 谭洪宇 刘屹林 王利民 张敏 刘宏建 王卫东关键词:骨肉瘤 细胞增殖 信号通路 细胞迁移 颈椎病前路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颈椎病前路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2月间我科104例颈椎手术病人间盘突出症,护理上注重整体护理,做好人院宣教、术前指导,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对... 冯宝娟 刘俊荣 刘新霞 张敏关键词:颈椎病 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截瘫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探讨截瘫和四肢瘫痪病人深静脉栓塞及肺静脉栓塞的预防、临床表现和护理常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去年至今年收治的六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四例下肢深静脉栓塞,两例肺栓塞。结果四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人经治疗痊愈出院,两例病人... 张敏 刘俊荣 刘新霞关键词:截瘫患者 下肢深静脉栓塞 整体护理质量 肺栓塞 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的患者继发水钠代谢紊乱及有关的内分泌变化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1.06-2011.10收治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 张敏 冯宝娟 郑艳文献传递 临床带教护生的探索与实践 2003年 王丽 刘俊荣 张敏关键词:临床带教护生 护理教学 人际交往能力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脊柱外科的实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和护理工作内容也在不断转变和丰富。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医院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形象标志,于2010年由卫生部医政司在全国范围内号召实施。为贯彻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 张敏关键词:基础护理 护士站 直接护理时间 助理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