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利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开口处病变支架术的预后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开口处病变冠心病患者支架术的疗效。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12月连续 5 0 2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其中 5 6例行开口处病变支架术 (甲组 ) ,4 4 6例行非开口处病变支架术 (乙组 ) ,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 甲组中 5 4例支架术成功 (96 4 % ) ,并发症发生率 3 6 % ;乙组中 4 32例支架术成功 (96 9% ) ,并发症发生率 7 2 % ,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随访 (12 0± 4 8)个月 ,随访率为 92 3%。甲乙两组的心绞痛复发(5 0 0 %和 4 4 4 % ) ,硝酸酯药物停用 (2 6 9%和 35 2 % ) ,再入院 (44 2 %和 31 9% )及心功能改善(42 3%和 5 1 4 % )差异也无显著意义 (P均 >0 0 5 )。但甲组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乙组显著增加 (34 6 %和 2 0 4 % ,P =0 0 2 0 )。结论 开口处病变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成功率高 ,但预后较非开口处病变患者差。
- 蒋利沈卫峰张建盛张瑞岩吕安康胡健
- 关键词:预后冠心病并发症
- 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术的远期预后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植入术的远期结果。方法 收集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12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 4 4 0例 ,其中 10 3例支架直径 <3mm为小支架组 ,337例支架直径≥ 3mm为大支架组 ,比较两组术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 (13± 6 )个月 (1~ 30个月 ) ,随访率为 92 .7%。小支架组硝酸酯药物停用 2 8例 (2 8.6 % ) ,与大支架组 (111例 ,35 .8% )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小支架组再次入院 4 0例(4 0 .8% ) ,与大支架组 (97例 ,31.3% )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小支架组心绞痛复发 5 5例 (5 6 .1% ) ,较大支架组 (12 7例 ,4 1.0 % )显著增高 (P <0 .0 5 ) ;小支架组心脏事件发生率 (2 9.6 % )、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2 7.6 % )及再狭窄发生率 (2 1.4 % )均较大支架组 (分别为 18.7%、14 .2 %和 11.3% )显著增加 (P均 <0 .0 5 )。
- 蒋利沈卫峰张建盛张瑞岩吕安康胡健
- 关键词:预后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
- 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术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2
- 2003年
- 蒋利沈卫峰张建盛张瑞岩吕安康胡健
- 关键词:统计学冠脉造影术后处理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内支架术预后
-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年龄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连续 5 0 2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 ,根据年龄分组 :80~ 87岁 48例 ,70~ 79岁 143例 ,60~ 69岁 169例 ,3 5~ 5 9岁 142例。比较 4组支架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 结果 4组支架术成功率分别为 97 9%、97 2 %、97 6%和 96 5 % ,并发症率为 6 3 %、9 8%、7 1%、2 1% ,差异无显著性 (均为P >0 0 5 )。随访 1~ 3 0个月 ,平均 (12 0± 4 8)个月 ,随访率为 92 3 %。 4组的心绞痛复发分别为 2 7 9%、41 4%、5 0 3 %和 48 4% ,80~ 87岁组心绞痛复发显著少于 60~ 69岁组和 3 5~ 5 9岁组(均为P <0 0 5 ) ,但硝酸酯药物停用率 (4 1 9%、3 4 6%、3 0 7%和 3 5 5 % )、再入院率 (2 7 9%、3 6 8%、3 0 7%和 3 4 7% )、心功能改善率 (5 5 8%、44 4%、48 4%和 5 7 3 % )、心脏事件发生率 (18 6%、2 1 1%、2 4 8%和 2 1 0 % )和病死率 (7 0 %、3 8%、2 6%和 1 6% )差异无显著性 (均为P >0 0 5 )。 结论 年龄因素对冠脉内支架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80岁以上患者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安全、成功率高 。
- 蒋利沈卫峰张建盛张瑞岩吕安康胡健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性高龄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