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48 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动脉
  • 10篇血栓
  • 9篇肺血
  • 9篇肺血栓
  • 8篇血栓栓塞
  • 8篇血栓栓塞症
  • 8篇支气管
  • 8篇栓塞症
  • 8篇护理
  • 8篇肺血栓栓塞
  • 8篇肺血栓栓塞症
  • 7篇气管
  • 6篇主动脉
  • 6篇华法林
  • 6篇肺动脉
  • 5篇心脏
  • 5篇腔内
  • 5篇肺动脉高压
  • 4篇心房
  • 4篇血管

机构

  • 4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北京大学国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8篇李杰
  • 25篇刘双
  • 18篇王增智
  • 10篇杨京华
  • 8篇高杨
  • 7篇郭伟
  • 6篇付佳青
  • 5篇陈勇
  • 5篇朱晨曦
  • 5篇黄连军
  • 4篇张伶
  • 4篇刘泽英
  • 4篇樊静
  • 4篇张向峰
  • 4篇温林芳
  • 3篇谢江
  • 3篇肖瑶
  • 3篇黄小勇
  • 3篇韩立红
  • 3篇杜小兵

传媒

  • 14篇心肺血管病杂...
  • 10篇中国医药
  • 6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第七届北京五...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199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KORC1与cYP2C9基因多态性及非遗传因素对中国汉族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评价针对中国汉族肺血栓栓塞症人群的华法林剂量预测算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8月共收集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住院或门诊符合入选标准的肺栓塞患者220例,采集临床资料和血样,采用荧光PCR基...
李杰刘双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59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方法:从715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筛选出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缔组织病合并...
李杰刘双杨京华许尚栋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与细胞色素P450酶2C9基因型肺血栓栓塞患者华法林剂量预测算法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评价根据不同基因型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华法林剂量预测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集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住院或门诊符合入选标准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20例,其中男86例,女134例,平均年龄(61±14)岁.所有患者采集临床资料和血样,采用荧光PCR基因分型方法对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和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进行基因分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计算预测剂量并指导前3次用药,对照组常规给药,采用单盲研究,根据INR值调整至稳定剂量,随访50 d.结果 随访结束时,两组调整至稳定剂量的比例分别为82% (78/95)和66%(64/97).试验组和对照组调整至稳定剂量分别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6.8±1.5)d和(25.6±1.8)d,中位时间分别为(11.0 ±1.0)d和(20.0±2.0)d,两组患者获得稳定剂量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5,P<0.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时间滞后于对照组.达到稳定剂量的142例患者的平均预测剂量为(3.6±0.9) mg/d,平均实际剂量为(3.7±1.3) mg/d,平均相差(0.1±1.2) mg/d,两者配对t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202,P=0.231).结论 结合患者基因分型采用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算法可显著缩短华法林稳定剂量的调整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李杰刘双杨京华郭伟王增智陈勇王生浩
关键词:华法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五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5例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病例,并结合2000年1月以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对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为46~69岁,平均(56±7)岁。5例患者均无发热,咳嗽、咳痰4例,咯血3例,1例无临床症状。胸部CT示5例瘤体均位于右侧支气管,3例瘤体为单纯高密度灶,1例为单纯低密度灶,1例为混杂密度灶,瘤体呈"爆米花"样改变1例。5例中3例伴瘤体远端的阻塞性肺炎,2例伴肺不张。5例均行胸部CT增强扫描,3例瘤体轻度强化,2例无强化。5例中4例气管镜下见息肉样肿物。5例均行诊断性活检,病理结果3例明确为支气管内型错构瘤。4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例行气管镜下瘤体切除,5例病理均确诊为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是少见的支气管内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无特异性。气管镜下可见息肉样肿物。病理学是确诊的金标准。
王增智李栋李杰高杨张向峰刘双
关键词:支气管错构瘤支气管镜
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FILD)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及早识别此类高危患者,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FILD合并肺栓塞患者29例(观察组),按照性别及年龄匹配的原则以1∶2的比例收集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FILD患者58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结缔组织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近3个月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及长期卧床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下肢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观察组B型脑钠肽(BNP)、动脉血pH值、D⁃二聚体水平和肺动脉压力>40 mmHg(1 mmHg=0.133 kPa)、下肢静脉血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升高(比值比=1.212,95%置信区间:1.201~1.223,P<0.001)、肺动脉压力>40 mmHg(比值比=3.204,95%置信区间:2.240~10.402,P=0.032)、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比值比=1.104,95%置信区间:1.101~8.320,P=0.009)与FILD合并肺栓塞风险相关。结论对于FILD患者,如合并结缔组织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卧床者,需要警惕静脉血栓可能。FILD患者如出现下肢水肿、严重肺动脉高压、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D⁃二聚体升高、BNP升高、特别是下肢静脉超声提示下肢静脉血栓等情况,提示其合并肺栓塞的可能,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
李杰郭伟张文美肖瑶王增智
关键词:肺栓塞
3例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中发生心脏压塞的护理被引量:30
2010年
总结3例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护理。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心脏压塞;一旦发生心脏压塞,立即配合医生行心包穿刺引流,血液回输;在保守治疗不成功后,协助医生做好向外科转运及导管室内开胸的准备。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3例急性心脏压塞均抢救成功。
李杰孙淑萍付佳青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心脏压塞护理
华法林相关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及细胞色素P450 2C9基因型快速检测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经济的检测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和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基因型的方法。方法提取220例肺栓塞患者外周血的DNA,针对2个基因的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根据荧光PCR的熔解曲线分析样本的基因型。同时对样本进行传统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从时间、通量、费用、准确性等方面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VKORC1 1693G〉A和CYP2C91 075A〉C两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的熔解曲线峰型。220例样本中,VKORC1基因AA型184例,AG型34例,GG型2例,各占83.6%、15.5%、0.9%;CYP2C9基因*1/*1型加1例,*1/*3型19例,各占91.4,%、8.6%,无*3/*3型纯合子。PCR-RFLP检测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相同。2种方法相比,前者较后者操作步骤少,用时少,费用相当,结果更准确。结论利用荧光PCR检测VKORC1及CYP2C9的SNP分型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准确,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开展基因分型。
李杰刘双郭伟陈勇高元明
关键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细胞色素P450
重组病毒特异性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活性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病毒特异性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活性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住院且经影像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63例(肺癌组),其中腺癌38例,鳞癌13例,小细胞癌12例;男36例,女27例,平均年龄(65±11)岁;纳入同期本科室住院的21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良性肺疾病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13)岁;本院健康体检者18名(健康对照组),男10名,女8名,平均年龄(32±10)岁。应用含重组病毒的CTC体外检测试剂盒检测肺癌组外周血中活性CTC数,并与另外2组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CTC阳性检出率的组间差异。结果肺癌组56例活性CTC阳性;良性肺疾病组4例活性CTC阳性,健康组未检出;该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为89%(56/63),特异度为90%(35/39)。肺癌组腺癌患者中CTC阳性率为84%(32/38),鳞癌为92%(12/13),小细胞癌12例均阳性;肺腺癌和鳞癌患者活性CTC阳性分布:Ⅰ期2例均阳性,Ⅱ期8例中6例阳性,Ⅲ期8例中7例阳性,Ⅳ期33例中29例阳性。肺癌组不同病理分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T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1和3.419,均P>0.05)。结论重组病毒特异性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活性CTC的方法简便、无创,且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肖瑶刘双王增智陈勇李杰李菲
关键词:肺肿瘤
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2015年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以提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0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治疗的170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运用介入栓塞治疗,以5年生存期为准,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5年的生存例数为39例,而在5年内死亡有131例。影响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高危因素有病理分型(OR=7.254,95%CI1.321~28.044)、肿瘤淋巴结转移(OR=8.382,95%CI 1.464~27.832)、肿瘤低分化(OR=8.173,95%CI 1.503~26.042)。结论 肿瘤的病理分型、肿瘤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等均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周英雪黄连军李杰付佳青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栓塞远期疗效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预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1.建立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意义 华法林(Warfarin)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自20世纪40年代发明以来,由于其有效的抗凝作用和低廉的价格,至今仍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物。尽管近年来,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为更便利的口服抗凝治疗带来了新的方案,但目前仍在进行更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尚未在临床上广泛推广^[1]。
李杰刘双
关键词:华法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