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重症
  • 5篇危重
  • 5篇护理
  • 4篇重症患者
  • 4篇危重症
  • 3篇危重症患者
  • 2篇输液
  • 2篇急危重症
  • 2篇急危重症患者
  • 2篇ICU
  • 2篇ICU患者
  • 1篇顶盖
  • 1篇短管
  • 1篇锻炼
  • 1篇学法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引流
  • 1篇引流装置
  • 1篇营养

机构

  • 17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7篇陈丽
  • 8篇王彩虹
  • 6篇李洁
  • 5篇阿依古力·拜...
  • 4篇秦君玫
  • 3篇张庆庆
  • 3篇陶磊
  • 1篇李冬梅
  • 1篇姚瑶
  • 1篇张晓燕
  • 1篇李玲
  • 1篇王楠
  • 1篇刘遵季
  • 1篇金丽艳
  • 1篇王双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三届中华护...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ICU用流量可控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U用流量可控引流装置,旨在解决当前现有技术中的ICU用流量可控引流装置,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瓶体进行固定,进而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容易导致瓶体倾倒,进而造成液体洒出的技术问题,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
阿依古力·拜克提关红云李洁陈丽张婷婷陈玉婷秦君枚王彩虹
一种ICU患者输液自动换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U患者输液自动换药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套板的内壁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齿轮、齿环、第一圆板、短管、支架和短杆,所述电机的外壁与套板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的底部相固接,所...
陈丽张婷婷陈玉婷阿依古力·拜克提关红云李洁秦君枚王彩虹
ICU病人突发谵妄的防控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ICU病人突发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并进行前瞻性验证,为临床建立早期识别谵妄发生的最佳防控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病人198例为模型组,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24 h内谵妄诊断标准分为谵妄88例和无谵妄11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另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87例病人为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与无谵妄病人相比,谵妄病人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并发症增加,镇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和动脉血乳酸升高,氧合指数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高、血清NSE和动脉血乳酸水平高是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经验证组ROC分析显示,决策树模型的曲线下面积0.865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0.812(P<0.01)。结论:ICU病人24 h内突发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多个危险因素可能参与了谵妄的发生,包括APACHEⅡ评分、血清NSE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决策树模型比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可能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可为指导临床医护人员早期正确识别谵妄高风险群体提供了更佳的评估手段。
张晓燕秦君玫陈丽陈玉婷
关键词:谵妄决策树模型
'品管圈'在危重症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quot;品质圈&quot;降低危重症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quot;降低危重症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quot;为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设立目标;从人、物、法、环四...
张庆庆陈丽
死腔分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预测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死腔分数(dead cavity score,VD/V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预后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ARDS患者,院内死亡49例为观察组,存活37例为对照组。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呼气终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氧合指数(PaO_(2)/FiO_(2)),院内病死率。每6 h进行血气检查,采用Harris-Benedict公式(VD/VT_(HB))及生理变量直接估计公式(VD/VT_(phys))计算VD/VT。使用限制性三次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VD/VT_(phys)、VD/VT_(HB)与病死率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预测ARDS院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观察组第1天及第3天的VD/VT_(phys)(0.56±0.04)、(0.59±0.06),VD/VT_(HB)(0.57±0.07)、(0.59±0.08)高于对照组第1天及第3天的VD/VT_(phys)(0.60±0.05)、(0.63±0.05),VD/VT_(HB)(0.62±0.08)、(0.66±0.08)(P<0.05)。观察组第3天VD/VT_(phys)(0.63±0.05)、VD/VT_(HB)(0.66±0.08)较第1天VD/VT_(phys)(0.60±0.05)、VD/VT_(HB)(0.62±0.08)升高,对照组第3天VD/VT_(phys)(0.59±0.06)较第1天VD/VT_(phys)(0.56±0.04)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3天VD/VT_(phys)、VD/VT_(HB)与ARDS患者院内预后相关(P<0.001)。RCS分析显示,第3天VD/VT_(phys)或VD/VT_(HB)与预后风险为非线性关系,VD/VT_(HB)低于0.58时,呈负相关。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PEEP、PaO_(2)/FiO_(2)为基础加入第3天VD/VT_(phys)及VD/VT_(HB),提升ARDS院内预后预测(P<0.05)。结论计算入院后第3天的VD/VT值,VD/VT_(phys)可预测ARDS院内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陈丽郭俊氚马红梅刘遵季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
优质护理管理对急危重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3年
研究和归纳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在急诊和危重病人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探讨邹平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在2021-2022年间住院的急诊和危重病病人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按一般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以上方法的指导下进行高质量的治疗。对各组之间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 SAS和 SDS评定患者的精神状况,得分愈高,其精神状况愈糟糕;对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主要有:医生指示不当,用药不当,药物不良反应,意外拔管,其他(跌倒,烫伤,窒息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明显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SAS和 SDS得分的统计中,两个治疗组在 SAS和 SDS得分上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在治疗后,两个治疗组的得分都有所下降,并且在治疗后,两个治疗组的得分都比对照组的得分要低,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0.05)。 治疗组与治疗后相比,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ADL得分的分析中,在护理之前,两组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别(P>0.05)。在经过了护理之后,两组的得分都有了提高,并且,观察组的得分比对照组要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 探讨“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提高患者的整体素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保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提高病人的医疗顺从性,进而加深临床的治疗效应,加速病人的恢复;为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增加病人的满意程度提供了依据。
陈丽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危重症康复
一种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装置,旨在解决当前现有技术中的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装置,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圆管进行限位,进而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进而影响患者的安全的技术问题,包括包括长管;所述长...
陈玉婷阿依古力·拜克提关红云李洁陈丽张婷婷秦君枚王彩虹
危重患者坐位锻炼时头部固定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危重患者坐位锻炼时头部固定保护装置;包括一具有靠背的座椅;还包括一头部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包括一呈C状的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的中部连接有一端与弹性卡件的中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
姚瑶张庆庆秦君玫王彩虹王楠陶磊王双孙宇陈丽
文献传递
口插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管用插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口插管固定器,包括弧形壳体、第一固定组件、第一拉紧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拉紧组件;所述第一拉紧组件设在弧形壳体底部;所述第二拉紧组件设在第一拉紧组件顶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在...
朱文秦君玫王彩虹任黎妍陈丽马贞
文献传递
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探究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出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本院危重症学科学习的100例实习护生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习护生给予常规教学法,而观察组实习护生则展开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对比2组实习护生带教前后理论与实践知识水平、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并对比2组实习护生的核心胜任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带教满意度。结果 带教前,2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技能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前,2组实习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分值对比:P>0.05;带教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核心胜任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和带教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危重症护理实习护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水平,增强其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及带教满意度,具有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陈丽
关键词:病例教学法危重症护理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