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琳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腺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癌
  • 2篇预后
  • 2篇预后标志物
  • 2篇乳腺癌脑转移
  • 2篇乳腺癌诊断
  • 2篇乳腺组织
  • 2篇术后
  • 2篇注射液
  • 2篇左旋甲状腺素
  • 2篇腺癌诊断
  • 2篇脑转移
  • 2篇甲状腺素
  • 2篇分化
  • 2篇分化型
  • 2篇分化型甲状腺
  • 2篇分化型甲状腺...

机构

  • 7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袁琳
  • 4篇林启谋
  • 4篇周毅
  • 2篇李俊达
  • 2篇李尚仁
  • 2篇李晓平
  • 2篇张鑫
  • 2篇李勇
  • 1篇关健华
  • 1篇杜春花
  • 1篇黄文俊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ART1作为乳腺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PART1作为乳腺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标志物的应用,发现了PART1在乳腺癌的乳腺组织高表达,PART与患者短的无脑转移生存时间相关,通过沉默PART1能影响乳腺癌细胞体内脑转移,预示着PART1可以作为乳腺...
张鑫周毅袁琳李晓平李尚仁钟媚共雷芳勇
文献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患者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在减少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引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接受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PA组(向侧颈术野喷洒3 mL PA-MSHA)和NS组(侧颈术野喷洒3 mL 0.9%氯化钠溶液),每组50例。术后每天通过侧颈引流管向PA组和NS组分别注射1 mL PA-MSHA和0.9%氯化钠溶液,当24 h总引流量≤15 mL时拔除引流管。术后6个月内每月进行1~2次随访。比较两组术后体温、引流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皮下积液和淋巴瘘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A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P<0.05);两组的术后体温、伤口感染和淋巴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及术后局部应用PA-MSHA可有效减少患者侧颈区引流量,促进术后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李俊达林启谋袁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甲状腺癌术后引流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术后的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4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一区接受甲状腺双侧腺叶全切或近全切手术,并于术后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DTC成年女性患者共46例,按照年龄、体重指数(BMI)、绝经状态、初始TSH目标及随访年限内平均TSH水平分组比较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3年的腰椎(L1~L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绝经状态(P<0.001)以及初始TSH目标分组(P<0.05)的患者T值在组间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多因素分析提示初始TSH目标分组(P<0.001)以及平均TSH水平分组(P<0.001)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说明时间因素的作用随TSH的变化而变化。结论绝经后的高龄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长期L-T4抑制治疗过程中,无论其初始TSH目标以及平均TSH水平高低,均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对于初始TSH抑制目标较低(TSH≤0.1 m IU/L)的女性患者,无论其年龄大小及绝经状况,同样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治疗。
周毅林启谋黄文俊李勇袁琳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左旋甲状腺素女性患者骨密度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功能损伤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NGF治疗,对照组不采取特殊临床干预。比较两组发声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声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可耐受。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NGF能促进患者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袁琳周迪林启谋
关键词:地塞米松神经生长因子喉返神经神经功能恢复
胞磷胆碱钠联合甲钴胺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甲钴胺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乳腺科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于多西他赛化疗前开始使用胞磷胆碱钠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不采用药物干预。比较两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症状出现时间、症状出现时多西他赛累积使用剂量和生活质量。观察试验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多西他赛最后1周期化疗结束时,试验组外周神经毒性总发生率和严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多西他赛最后1周期化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外周神经毒性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时间晚于对照组,症状出现时多西他赛累积使用剂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最后1周期化疗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妇科肿瘤组-神经毒性评价工具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未出现因使用胞磷胆碱钠胶囊及甲钴胺片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胞磷胆碱钠联合甲钴胺能预防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袁琳周迪陈伟钊关健华李俊达
关键词:胞磷胆碱钠甲钴胺多西他赛外周神经毒性乳腺癌
长期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长期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一区住院的行甲状腺双侧腺叶全切术或近全切除术术后的DTC患者(治疗组)33例和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2组心功能指标[基础、终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基础、终点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超声心动图(UCG)提示有无二尖瓣反流和有无心电图异常、有无心血管系统症状及血清TSH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终点LVEF值和UCG提示无二尖瓣反流、无心电图异常、心血管系统症状(有、无)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基础LVEF比较,治疗组终点LVEF值明显降低(P<0.05);与同组基础LVDd比较,治疗组终点LVDd值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终点LVDd值明显升高、血清TSH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UCG提示有二尖瓣反流、有心电图异常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会对DTC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及心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随访,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周毅林启谋李勇袁琳杜春花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左旋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心功能
PART1作为乳腺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PART1作为乳腺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标志物的应用,发现了PART1在乳腺癌的乳腺组织高表达,PART与患者短的无脑转移生存时间相关,通过沉默PART1能影响乳腺癌细胞体内脑转移,预示着PART1可以作为乳腺...
张鑫周毅袁琳李晓平李尚仁钟媚共雷芳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