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年丰

作品数:113 被引量:85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3篇腹腔
  • 32篇腹腔镜
  • 28篇手术
  • 26篇切除
  • 23篇切除术
  • 20篇胆囊
  • 19篇胆管
  • 18篇结石
  • 18篇肠癌
  • 14篇胆道
  • 13篇手术治疗
  • 13篇肿瘤
  • 13篇肝癌
  • 11篇胆囊切除
  • 10篇胆囊切除术
  • 10篇直肠
  • 9篇直肠癌
  • 9篇腹腔镜胆囊
  • 8篇低位直肠
  • 8篇低位直肠癌

机构

  • 90篇中南大学
  • 31篇卫生部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陵水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邵阳医学高等...
  • 1篇华新棉纺织厂
  • 1篇华新纱厂

作者

  • 113篇李年丰
  • 71篇张阳德
  • 37篇龚连生
  • 24篇彭健
  • 24篇李坚
  • 19篇何剪太
  • 17篇万小平
  • 17篇刘蔚东
  • 16篇刘恕
  • 6篇李嘉荣
  • 6篇周乐山
  • 5篇刘勤
  • 5篇雷霆
  • 5篇石定
  • 4篇张波
  • 4篇刘凌
  • 3篇刘恕
  • 3篇庄宝雄
  • 3篇李浩
  • 3篇阮景德

传媒

  • 48篇中国现代医学...
  • 27篇中国内镜杂志
  • 5篇中国医学工程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1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变磁场介导下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兔VX2肝癌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兔VX2肝癌的磁介导热疗作用。方法将成模后的荷瘤白兔随机分成6组:A组,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B组,游离阿霉素组;C组,半乳糖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D组,Fe3O4纳米粒组;E组,阿霉素磁性纳米粒组;F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化白蛋白。各组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按2mg/kg阿霉素计算),除C组外,其它各组置交变磁场中作用30min,期间监测癌中心区、癌边缘区、正常肝组织和直肠的温度变化;观察治疗后14d的肝癌体积、肝癌的生长率、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D、E、F组癌中心区和边缘区温度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和直肠(P<0.001);A、B、C组各部位的温度无明显升高。治疗后14d,F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生长率为-15%;肝癌细胞可见大面积坏死,平均在70%以上,癌灶及癌边缘可见栓塞的铁磁微粒,而右肝未见铁磁微粒的沉积;其它各组体积增大3.5~13倍,肿瘤生长率显著增加(127%~568%),肝癌细胞中至轻度坏死(0%~70%)。结论交变磁场下,A、B、C组癌组织升温达到42℃以上;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组织有独特的靶向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热化疗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
贺莲香张阳德何剪太李年丰
关键词: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肝癌肝动脉灌注热疗
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诊断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肝脓肿 (AHA)的螺旋CT表现 ,着重其增强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抽吸证实的 14例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平扫多呈低密度肿块 ,其增强后可见“实质充填征” ,“蜂房征” ,“环内环征” ,“一过性强化征”。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平扫缺乏特异性 ,增强后以及动态增强后可见一些特征性表现 ,可提高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准确性。
陈常勇彭光春李年丰
关键词:螺旋CT肝脓肿
无疤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无疤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手术均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法完成。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45±5)min。术后1~3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结论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并可达到体表"无疤痕"的美容效果。
张阳德彭健李年丰龚连生王渊景翟登高庄宝雄罗凤球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铁磁流体联合交变磁场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一定的交变磁场不同浓度Fe304磁流体热疗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方法在肝细胞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Fe304磁流体,暴露在交变磁场中30min后,采用MTT法、细胞计数、光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观察经过上述药物处理后,肝癌细胞活细胞数的光密度值、杀伤率、生长曲线、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随着磁流体中Fe304纳米粒浓度的增加,①细胞培养液的温度分别上升到38.9~47.2℃;Fe304浓度≥4.5mg/mL时,温度>41℃;②细胞增殖抑制增强,肝癌细胞活细胞数的光密度值下降,杀伤率(cytotoxity index,CI)增加;当Fe304浓度≥4.5mg/mL时,CI≥50%,CI最高达85.91%,呈明显的量效关系(P<0.001);③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浓缩,有的成半月形或梅花瓣状改变,尤以Fe304浓度≥4.5mg/mL时变化明显;④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S期细胞增加,凋亡率增加;Fe3O4浓度从4.5mg/mL增加到6.0mg/mL时,凋亡率分别由27.06%增加到66.05%;Fe3O4浓度为3.0mg/mL时,温度为39.8℃<40℃,凋亡率为14.22%(P<0.001)。结论交变磁场作用下,随Fe3O4浓度增加,温度升高,磁流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毒性增强,细胞凋亡增加;磁流体中Fe3O4浓度与其成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
贺莲香张阳德何剪太李年丰
关键词:磁流体交变磁场肝癌细胞HEPG2
残余胆囊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报告)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通过对22例残余胆囊的诊治,讨论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随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日益开展,残余胆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重视手术技能和临床解剖知识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结论残余胆囊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张阳德贾泽明王波万小平龚连生刘蔚东李年丰
关键词:残余胆囊胆囊切除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对ERCP的影响及对策(附41例分析)
1999年
石定乔进鹏李东海李年丰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ERCP胆管造影
结肠早癌自体荧光内镜诊断系统研究 Ⅰ.结肠组织显微自体荧光图像分析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探讨结肠正常组织和腺癌组织的显微自体荧光图像差异与肠壁不同结构层次的荧光强度差异。方法 :采用共聚焦显微自体荧光图像系统采集与分析结肠正常和腺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图像。结果 :结肠正常组织自体荧光图像能清楚显示肠壁的三层结构 ,自体荧光主要来自于细胞间质和粘膜下层 ,上皮细胞的荧光强度很弱 ;腺癌组织的肠壁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荧光强度主要来自于粘膜下层 ;腺癌组织的显微自体荧光强度显著低于正常组织 (P <0 .0 5 ) ,表明自体荧光分析法用于大肠癌的诊断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张阳德刘蔚东杨川万小平李年丰唐贵林王渊景
关键词:结肠癌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5例,女2例。恶性淋巴瘤6例,血管肉瘤1例。诊断主要依据为B超和CT。手术方式采用根治性脾切除,或加联合器官切除。术后辅以化疗。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李其焕李年丰
关键词: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淋巴瘤
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2型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蛋白表达量及RBP4 m RNA表达量在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未合并糖尿病组的胆囊组织中的差异。方法首先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病例组与30例对照组胆囊组织上RBP4的表达情况,然后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胆囊黏膜组织上RBP4的表达量,并与相关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到RBP4在病例组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男性(P<0.001),腹型肥胖者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腹型肥胖者(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BP4在病例组的胆囊黏膜组织上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91±0.86),对照组为(2.1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RBP4在胆囊黏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实验,在分子生物学的层面上证明了2型糖尿病组胆囊组织的RBP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女性RBP4的表达强度高于男性,腹型肥胖者RBP4的表达强度高于非腹型肥胖者。
王雯李年丰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4WESTERNBLOT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李锋李年丰
关键词: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