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闯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从多元社会到法治社会——反思乡村社会的法治建设被引量:1
- 2017年
- 法律,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控制手段,原本不是西方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但,近代法制改革以来,法律却不断被狭义为西方法律。尤其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村社会,我们自觉站在了自己的立场,用西方法律解决中国问题。如此,不仅乡村治理危机更形严重,而且传统文化亦日益消亡。对此,文章基于乡村社会法律多元的现实基础上,分析法律多元的"利"与"弊",认为应区分中西法律"工具之用"与"社会保障"之别,最大程度发挥法律之用,以期乡村法治进一步完善,从多元社会到法治社会。
- 马闯
- 关键词:早婚乡村社会法治社会
- 对“以审判为中心”内涵的法理解读——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视角被引量:4
- 2018年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为完善诉讼制度、保证司法公正指明了方向,是党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改革。刑诉法学者围绕比较法的研究,聚焦庭审实质化,对该项改革进行了深入且具体的研究,但同时也存在着视角较为单一、以旧理论阐释新改革的缺陷。因此需要以改革文本为基础,以中国特色主义法治理论为整体视角,以刑诉法学者的研究为部分视角,对"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此次改革的背景是全面深化改革下的具体改革、问题导向下的改革,工作重点为审判中心、庭审中心、证据中心、法律中心、程序中心五大部分。
- 马闯郑鹏程
- 从“施剑翘案”看中国传统法观念
- 2018年
- 以"施剑翘案"为切入点,对施案中"孝义复仇"的正义性来源进行追问。分别从复仇习惯与国法之间的矛盾、儒士心中"礼"与"法"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根植于儒家法律文化之中的传统法观念。以"礼治""和谐""人情""天理""宗法"等要素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法观念使得施案中"孝义复仇"的正义性得以证成。从施案中透露出的传统法观念作为一种观念性法律文化仍大量留存于近代乃至现代社会中,对此,我们应坚持效率原则与价值后置原则,使观念性法律文化与制度性法律文化相协调,以使法治健全。
- 马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