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睿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肃省靖远县职业人群布鲁菌病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感染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2015年,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在甘肃省靖远县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检索病例,以实验室确诊的布病职业人员作为病例组,以同期非布病的职业人群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社会学特征和职业暴露特征信息;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人员感染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012份,其中病例组203份,对照组809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圈养(OR=1.971,95%CI:1.193~3.256)、人畜水源类型(窖水,OR=1.610,95%CI:1.392—1.950)经常剥死羊羔(OR=2.027,95%CI:1.272~3.231)、处理流产物(丢弃、喂狗、剥食,OR=2.120、1.176、2.160,95%CI:1.274~3.731、1.148—2.134、1.548~4.671)、经常吃病死羊肉(OR=2.497,95%CI:1.438~4.339)、民族(回族,OR=1.202,95%CI:1.061~1.995)、家庭收入少于1万元(OR=3.857。95%CI:1.593—9.336)、工作年限≤4年(OR=2.892。95%CI:1.838~4.552)是职业人群患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家畜类别为绵羊、绵羊+奶羊(OR=0.412、0.277,95%CI:0.217~0.782、0.107~0.720)、婚姻状况(已婚,OR=0.124,95%CI:0.016~0.979)、接触或接羔时戴手套口罩(oR=0.455,95%CI:0.230~0.899)、经常给家畜注射疫苗(OR=0.283,95%CI:0.107—0.747)是降低职业人群感染布病风险的因素。结论靖远县职业人群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是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圈养、经常剥死羊羔、处理流产物、吃病死羊肉等均为布鲁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接触家畜或给家畜接羔时戴口罩和手套、给家畜注射疫苗是预防感染布病的重要手段。
- 刘武曾同霞胡晓斌魏久生李靖育杨利国刘宏睿孔慧娟
- 关键词:布鲁菌病病例对照研究
- 不同人群对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为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及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靖远县对职业暴露人群、非职业暴露人群、布鲁氏菌病患者采用现场问卷形式,对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不同人群间率的比较。结果共完成不同人群的1 594人的问卷调查,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总知晓率为43.40%,布鲁氏菌病人的知晓率明显高于职业暴露人群和非职业暴露人群(P<0.001)。调查人群布病防控知识主要来源于群众间相互告知,占调查总人数的71.77%,其次为宣传材料(25.22%)、电视(8.28%)。布鲁氏菌病人和职业暴露者通过宣传材料获取防控知识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职业暴露者(P<0.05)。有75.28%的职业暴露者比较担心自己会患布病,明显高于非职业暴露者的比例(P<0.05)。有55.33%的被调查者表示想获得预防治疗方法方面的知识,分别有46.17%和35.70%的被调查者表示想获得布病防控政策和本地疫情动态方面的知识。仅有29.23%的人对获取布病防控知识渠道满意,不同人群间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靖远县不同人群对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布鲁氏菌健康教育形式单一,不同人群对获取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渠道满意度低。应加强对群众尤其是职业暴露者的培训和宣传。
- 李连升刘武王平贵曾同霞杨利国高跟霞刘宏睿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
- 甘肃省靖远县职业暴露人群和布鲁菌病患者对布鲁菌病认知及行为习惯调查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靖远县不同人群布鲁菌病(布病)认知及行为习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及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在靖远县抽取近3年布病累计发病较多的9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累计发病数较多的5个村,每个村选择职业暴露人群和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问卷形式调查分析不同人群布病防治知识与行为习惯知晓率。结果共调查职业暴露人群809人,布病患者203人,二种人群布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4.10%(12943/29348),其中职业暴露人群为42.52%(9976/23461),布病患者为50.40%(2967/588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业暴露人群和布病患者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4.413、166.100、207.200、16.822,P均〈0.01)。行为习惯中有“共用水源”、“剥过死羊羔”、“流产物如何处理”、“处理流产物不戴手套、口罩”、“接羔时不戴手套、口罩”、“给家畜注射疫苗和药品”、“吃过病死牛、羊肉”、“买卖病、死畜”、“屠宰过家畜”等可能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布病患者正确答题数所占比例与职业暴露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40、27.965、30.031、19.575、22.597、21.139、14.524、436.450、8.482,P均〈0.05)。结论靖远县职业暴露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职业暴露人群中高危行为致感染布病的风险较大,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高危行为干预。
- 刘武李连升曾同霞胡晓斌杨利国高跟霞妙文丽杨树博刘宏睿
- 关键词:布鲁菌病知晓率数据收集
- 职业高危人群布鲁杆菌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职业高危人群布鲁杆菌病(布病)的干预效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布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职业暴露人群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现场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干预过程采用专题讲座、手机网络、微信平台等13种健康教育方式,以布病基本知识、危险因素、预防知识与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为期2年。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2年的强化健康教育,职业高危人群布病基本知识、危险因素、预防知识知晓率、良好行为习惯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9.03%、52.19%、70.51%、55.79%增加为44.75%、65.13%、80.31%、67.78%,分别增加了15.72%、12.94%、9.80%、11.99%,三者知晓率和良好行为习惯发生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布病防控相关知识,降低布病相关的危险行为,减少布病发生。
- 刘武曾同霞高跟霞李靖育魏久生杨利国刘宏睿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
- 甘肃省靖远县布鲁菌病患者疾病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 分析甘肃省布鲁菌病(布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 - 2016年甘肃省靖远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通过查阅患者住院费用结算清单、门诊费用发票及相关票据获得研究对象因布病就诊的费用信息、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费用信息。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不同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收入、是否误诊、医疗机构级别、不同分期、不同类型对布病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的影响。采用广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是否误诊、不同分期、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级别与布病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的关系。结果 226例布病患者平均每人每年住院2次、平均住院28 d。其中,急性布病患者115例、慢性布病患者111例;急、慢性布病患者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经济损失和总费用分别是11 835、1 850、2 475、16 396元和16 733、3 240、4 748、24 188元。急性布病直接医疗费用西药费占67.95%(8 042/11 835),检验费占16.92%(2 002/11 835),检查费占9.02%(1 068/ 11 835);慢性布病和并发症布病直接医疗费用西药费占39.82%(6 663/16 733)、37.50%(6 339/16 904),检验费占27.37%(4 580/16 733)、24.30%(4 108/16 904),检查费占13.32%(2 229/16 733)、15.46%(2 613/16 904),中药费占9.34%(1 563/16 733)、10.11%(1 709/16 9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误诊、医疗机构级别、不同分期、不同类型布病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误诊、省级医疗机构与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相关(P均 〈 0.05)。结论 不同类型
- 刘武杨利国曾同霞李连升高跟霞刘宏睿
- 关键词:布鲁菌病影响因素
- 甘肃省首例人源羊种3型布鲁菌的病原学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人源布鲁菌的病原学特征,提高对布鲁菌病(布病)的精准防控。方法2016年,在甘肃省靖远县采集疑似布病患者血液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血清学阳性者血液接种至双相血培养瓶增菌培养,再分别应用传统的生物分型法和牛、羊、绵羊附睾、猪种布鲁菌特异性PCR(AMOS-PCR)对增菌培养的待测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6方法,通过在线上传数据库进行分型并做聚类分析。结果分离菌株经传统的生物分型法鉴定,在硫堇、复红染料中均生长,在单相特异性血清A和M中都为阳性,Bk2噬菌体对待测菌株裂解,Tb、Wb噬菌体则不裂解;AMOS-PCR扩增出1条731 bp条带,为羊种布鲁菌菌株。MLVA-16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部分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上存在重复数目差异。聚类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甘肃省GS-201605号羊种3型菌株有同一基因型;与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羊种3型布鲁菌聚类为一类。结论甘肃省人间布鲁菌疫情系输入性传播,基因型与国内其他省份羊种3型布鲁菌存在遗传变异关系。
- 刘武李连升崔步云于德山魏久生杨树博杨利国刘宏睿朴东日田国忠赵鸿雁姜海
- 关键词:羊种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