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苗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组织凋亡与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综述近十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主要从针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促进神经组织再生等方面总结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组织的作用机制;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能够通过调节多种凋亡相关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从而抑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与重塑,对梗死灶周围缺血的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 武晓娜倪金霞李苗苗王洁房雪苏布衣
- 关键词:针刺缺血性脑卒中凋亡
- 从“形神合一”理论浅谈针刺治神被引量:23
- 2020年
- “形神合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认为形与神二者不可分离,形依赖神的统摄,神又依附于形而存在。治神是针刺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心脑与神紧密相关,针刺治神重在心脑同调。此外,针刺治神应贯穿于整个针刺过程,医患双方必须相互理解,互相配合,才能够全面治神。从医者和患者两个方面,将针刺过程分为察神、调神、守神、养神4部分。临床上针刺治疗的疗效与治神密切相关,从中医“形神合一”的理论来探讨针刺治神,旨在提高临床针灸疗效。
- 李苗苗倪金霞黄珍珍徐元波安慧妍
- 关键词:针刺形神合一治神疗效黄帝内经
- 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卵巢早衰的针刺治疗被引量:7
- 2019年
- 根据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总结发现,“阳常有余”是卵巢早衰的主要病因,此“阳”非真阳不足,主要指易引起真阴不足的“妄动的阳气”,“阴常不足”为阴精、阴血不足,即为真阴,是主要病机。故针对此病因病机临床针刺治疗上主要以调衡阴阳为纲,以“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针灸治疗原则为主导,运用平衡阴阳的针刺方法,经络部位上下、前后阴阳相引,调整阴阳,心身同治,形神同调,疗效颇佳。
- 黄珍珍倪金霞李苗苗徐元波高胤桐
- 关键词:卵巢早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针刺
- 基于阳在中风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于氏头针”的治病思路被引量:24
- 2019年
- 中风发生后易出现肢体偏瘫、脑髓失养、阴阳失衡等,其发病机理可责之于阳,阳气阻遏、气血上逆,阳气耗伤、筋失温养都是导致中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阳气来和血柔筋、健脑填髓、平衡阴阳,以此达到防治中风的目的。“于氏头针”是治疗中风的特色疗法,它是将头部腧穴划分为七区,根据症状和表现在头部相应穴区进行丛刺、透刺,并且采用间断行针、长留针的一种针法。基于对阳在中风防治中重要作用的认识,笔者拟从阳论治“于氏头针”防治中风的思路。头部是人体诸阳汇集之处,取头部腧穴进行针刺,此可以激发人体阳气、扶正抗邪、调整阴阳,利于中风的恢复。
- 李苗苗倪金霞黄珍珍徐元波高胤桐武晓娜
- 关键词:中风头穴丛刺脑卒中中医治疗
- 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对比观察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与电针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2组取穴相同,为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梁门、大横、腹结、曲池、血海、阴陵泉、丰隆、阿是穴,穴位埋线组给予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治疗(即采用常规穴位埋线治疗,进针时应用呼吸补泻法),电针组给予电针疗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2组体质量和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电针组为8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与电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均有明显效果且疗效相当,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减肥方法。
- 李苗苗倪金霞王洁房雪苏布衣武晓娜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型穴位埋线
- 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病理学及血清Ig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观察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法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小鼠病理学及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平均分为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组、皮损局部刺络放血组、模型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外,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组、皮损局部刺络放血组、模型组通过半抗原诱导法造建立AD模型。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组取手足阳明经合穴,即曲池、足三里刺络放血,皮损局部刺络放血组在皮损周边局部刺络放血,模型组、空白组只抓取,不治疗。造模与治疗交替进行,共治疗8次。16 d后,记录各组皮损评分,取皮损处皮肤HE染色镜下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gE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皮损评分及IgE水平显著上升(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皮损局部刺络放血组皮损评分明显下降(P<0.05),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组皮损评分及IgE水平明显下降(P<0.05);皮损局部刺络放血组与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组造模处皮损评分及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与正常皮肤比较,模型组皮损处表皮和真皮皮肤明显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表皮角化不全。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组、皮损局部刺络放血组小鼠皮肤增厚及角化不全不及模型组,有中等量炎细胞浸润。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组、皮损局部刺络放血组差异不明显。结论:阳明经合穴刺血法可以减轻AD模型小鼠皮损程度,这可能与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法能下调小鼠血清IgE水平有关。
- 安慧妍倪金霞董文博李苗苗
- 关键词:刺络放血IGE阳明经合穴曲池
- 从跷脉论治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3
- 2021年
- 从跷脉和脑府相连,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脉、阳跷为足太阳之别脉,跷脉主司肢体运动,跷脉为病阳缓而阴急、阴缓而阳急,跷脉有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论述跷脉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相关性,从而为从跷脉辨治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理论依据。
- 徐元波倪金霞黄珍珍李苗苗高胤桐陈佳华
- 关键词:中风痉挛跷脉针灸
- 电针配合皮内针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皮内针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序列软件生成60个随机序列数,60例风寒外袭型面瘫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次从前至后取用随机序列数,奇数者为电针组(A组),偶数者为电针配合皮内针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电针常规治疗,选择疏密波,治疗20 min,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皮内针治疗。以面瘫House-Brackmann(H-B)评分表和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A组临床痊愈8例,B组12例,两组临床痊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皮内针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有良好的效果。
- 王洁倪金霞陈悦李苗苗房雪苏布衣
- 关键词:电针皮内针面瘫
- 耳门、听会穴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肝胆火盛型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耳门、听会穴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肝胆火盛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肝胆火盛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其中电针组28例,针刺组27例,两组均选用患侧耳门、听会、风池、供血穴等穴,电针组在针刺的基础上予以电针疏密波治疗,两组每次均留针20min,每周治疗2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愈显率为29.6%,总有效率为81.4%。电针组痊愈2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78.6%,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总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耳门、听会穴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肝胆火盛型耳鸣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
- 房雪苏布衣李苗苗王洁武晓娜高维滨倪金霞
- 关键词:耳鸣感音神经性深刺听会
- 针法治疗顽固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疼痛偃案
- 中医学无精索静脉曲张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筋瘤"、"筋疝"、"偏坠"、"不育"等范畴论治。现代医学对精索静脉曲张疼痛缓解的首选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药物多为黄酮类药物。针灸作为现代医学重要补充替代疗...
- 高胤桐倪金霞李苗苗徐元波黄珍珍
- 关键词: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