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萍
-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硅和苯并噻二唑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理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揭示叶面喷施矿质元素硅(Silicon,Si)和植物诱抗剂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对烟草抗青枯病的影响机制,分析测定了Si和BTH处理后烟株根系青枯病菌及根茎叶的硅含量(质量分数)、叶片防御酶系活性、叶片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及室内、田间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Si和BTH处理后的烟草根系青枯病菌含量[log(CFU)/g]均显著降低,且Si处理能够显著增加烟草根系的硅含量;Si和BTH处理后烟株叶片中的防御酶系活性均增强,其中Si处理可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POD)与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BTH处理能显著增强β-1,3-葡聚糖酶(GLU)、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Si和BTH处理对烟草抗性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显著影响,EFE26、ACC Oxidase、HIN1和PR2的表达量均显著提高,其中BTH处理后PR1、PR1a/c、EFE26、ACC Oxidase和HIN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i处理,而Si可显著提高PR2的表达量,且显著高于BTH处理。Si是通过烟草根系硅含量的积累来抵抗青枯病菌的侵染,BTH则是以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显著提高来诱导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由此可见,叶面施用Si和BTH是以不同的途径诱导烟草抵抗青枯病。
- 李盼盼丁伟刘秋萍王丹王瑢笙喻延张永强
- 关键词:苯并噻二唑硅烟草青枯病防御酶系抗性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