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咸松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傣医
  • 2篇傣医学
  • 2篇教学
  • 1篇师资
  • 1篇师资队伍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人才
  • 1篇助推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标准
  • 1篇健康
  • 1篇教学改革
  • 1篇教学改革与实...
  • 1篇高校
  • 1篇高校人才
  • 1篇高校人才培养
  • 1篇高校人才培养...
  • 1篇大健康

机构

  • 5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5篇赵怀清
  • 5篇夏咸松
  • 4篇陈林兴
  • 2篇陈柏君
  • 2篇张超
  • 2篇杨梅
  • 2篇熊磊
  • 2篇陈清华
  • 2篇李世辉
  • 1篇郑进
  • 1篇陈祖琨
  • 1篇邱勇
  • 1篇李玛琳
  • 1篇陈宗翰

传媒

  • 2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医教育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健康背景下地方中医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文章从对云南中医学院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改革的路径。
夏咸松陈宗翰赵怀清张树媛陈祖琨邱勇
关键词:课程标准
傣医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傣医学为我国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学之一,针对傣医学面临的"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消失、医术失传、后继乏人"的严峻局面,我们开展了傣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在办学形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果惠及傣族地区及周边国家,对弘扬傣医药文化,丰富祖国医药宝库,促进边疆稳定、人民健康、睦邻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熊磊郑进陈林兴张超杨梅赵怀清陈清华陈柏君夏咸松李玛琳
关键词:傣医学教学改革
“八个结合”助推傣医学人才培养被引量:6
2015年
傣医学为我国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学之一,为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开展了傣医学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构建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中傣医结合、医药结合、医文结合、境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学用结合"的傣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傣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极大改变了傣医学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青黄不接的现状,为傣医药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熊磊陈林兴杨梅张超赵怀清陈清华陈柏君夏咸松
关键词:傣医学
多措并举 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被引量:4
2013年
我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站在这个起点上,云南中医学院结合自身的定位,从实际出发,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服务上下足功夫,为建成有特色的教学研究性大学做出了富有实效的努力。
夏咸松赵怀清陈林兴李世辉
关键词:教学师资队伍
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被引量:6
2014年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法规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和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重要保证。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医药大学,我校进行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新开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突出强化十个方面:一是转变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二是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为本;三是理清专业思路,突出特色优势;四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五是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六是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七是突出全科特点,培养基层医生;八是构建傣医体系,彰显民族特色;九是搭建学习平台,提高综合素质;十是多方听取意见,共同把关号脉。随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将推动我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社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陈林兴赵怀清夏咸松李世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