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
- 作品数:12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黄土高填方坡体加载过程变形-力学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大型工程项目在我国黄土丘陵地区的开展日益增多,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得到足够的可利用面积,通常需要挖山填沟造地形成了大量高度超过40m的高填方边坡。高填方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填料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大,施工困难。高填方边坡的变形与稳定问题突出。高填方边坡工程已成为黄土地区最具危险性的人类工程活动之一,其严重影响黄土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本文以国内某高填方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和勘察资料,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建立高填方边坡加载过程的概化模型;通过研究区高填方边坡回填加载支挡结构变形与监测分析;借助数值分析高填方坡体加载过程力学-变形响应特征,对研究黄土高填方边坡抗滑桩、桩间板支挡结构变形和锚索的受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 张硕裴向军黄润秋吴琦陈映江王梓龙
- 关键词:黄土高填方边坡
- 填方边坡碎石填土配比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在我国黄土丘陵地区,每年因为高填方边坡失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不胜数,有必要从高填方边坡的填料入手,开展高填方边坡失稳问题研究。以陕西某高填方边坡为例,将高填方边坡的碎石填料作为主要研究控制对象,取其边坡正在填筑的碎石填料,通过诸多室内试验测定物理力学参数、渗透性等,并借助FLAC 3D数值模拟计算其稳定性,先确定最优土石比,再确定在最优土石比下的优选级配。择优选择的级配相比之前的填料,力学性能更好,强度更高,隔水效果控制更明显,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加强。从填方填料入手,能有效降低因回填材料不合理而引发的边坡失稳。
- 崔雪婷裴向军张晓超张硕常志璐范珊张子东孙萍萍
- 关键词:高填方边坡渗透性数值模拟
- 黄土边坡开挖卸荷力学响应与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19
- 2018年
- 开挖黄土边坡诱发的黄土滑坡频繁发生,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严重阻碍了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认识开挖卸荷过程中黄土边坡的力学响应机制及变形破坏过程,是对此类型滑坡进行防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基于此,开展饱和黄土常规三轴剪切试验和卸荷路径下的三轴剪切试验(卸荷三轴试验),着重分析在两种应力路径下饱和黄土的力学响应及变形特征,并以兰州上洼子滑坡为例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三轴试验中,相比于常规条件,侧向卸荷条件下,虽然孔压增长幅度较低,但卸荷导致侧向压力大大降低,因此孔压比快速增长,有效应力持续降低,对边坡的稳定更为不利;(2)侧向卸荷条件下试样达到峰值强度时所需应变更小(1%~2%),表明卸荷条件下边坡更易失稳破坏且具有突发性;(3)两种应力路径下饱和土体抗剪强度参数有显著差异,与标准三轴剪切试验相比,卸载三轴剪切条件下,c'值降低62.32%~76.92%,且接近于零,有效内摩擦角φ'值增大26.92%~29.77%;(4)采用FLAC-3D对上洼子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选取侧向卸荷三轴剪切试验结果更符合土体真实应力路径,揭示了上洼子滑坡的破坏模式为"后退渐进式"。
- 张子东裴向军张晓超张硕袁广师伟雄
- 关键词:黄土边坡开挖卸荷应力路径
- 动水驱动作用下边坡灾变防控研究综述
- 2025年
- 降雨、库水位升降、外界振动等驱动因素造成的坡体失稳被称为动水驱动型边坡灾变。该类灾变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变得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对其力学响应机制、变形破坏过程及防控技术开展深入研究。从水作用下边坡失稳特征和力学过程出发,着重分析了库水位升降、降雨导致边坡失稳的微观机理,指出降雨等入渗作用下的坡体孔隙间的黏土矿物与可溶盐胶结物不断分解析出,对坡体结构产生促溶效应。进而从长期饱水作用、交通循环荷载以及岩土体介质的微观特征入手,归纳出动水驱动作用下边坡致灾的“六促效应”。在动水驱动致灾机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动水驱动下边坡灾变的各类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及优势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边坡灾变防控技术,包括控水减灾技术、坡面工程防护技术、边坡植被减灾技术3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揭示了边坡控水减灾技术模式。研究成果对重大工程的建设安全和边坡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 张硕张硕张昕姜彤吴嘉绪杨创维
- 关键词:降水边坡防护技术
- 黄土滑坡地震液化数值模拟分析——以宁夏石碑塬滑坡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宁夏石碑塬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测绘和试验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该黄土坡液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黄土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几乎没有液化现象,而在地下水位附近的饱和黄土易发生液化,导致其物理力学参数降低,即使在很缓的角度下也易产生边坡失稳;地震结束之后,由于液化导致孔压比减小,黄土渗透性较之前更低,边坡的孔隙水压力消散缓慢,滑带强度恢复也缓慢,易产生长距离滑动。
- 王双裴向军张晓超张硕
- 关键词:黄土液化孔隙水压黄土滑坡
- 降雨诱发黄土高填方支挡边坡失稳机理研究被引量:21
- 2017年
- 近些年,由于机场建设、公路铁路等地面交通网以及城镇化的建设在黄土丘陵地区开展越来越频繁,形成大量的黄土填方高陡边坡,虽然这些地区的年降雨量较小,但是降雨已经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研究区黄土高填方边坡进行原位渗流实验和裂缝存在条件下暂态非饱和渗流以及饱和黄土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降雨诱发黄土高填方支挡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研究表明:(1)3d后的原位渗流中实验试坑中心的最大入渗深度为1.30m,湿润锋最大深度位于入渗最大深度以下0.20m,但降雨条件下,裂缝的存在是黄土边坡发生浅层滑动的重要因素;(2)当围压小于300kPa时,饱和土体的轴向应变增长到20%左右时,达到稳定状态,在静力驱动剪应力大于稳态抗剪强度的条件下则会使高填方坡体的局部发生流滑破坏;(3)总体来说黄土高填方支挡边坡变形破坏的形成机制为:推移式蠕滑-支挡结构失效-累进性滑移剪断-牵引式溃滑。
- 张硕裴向军黄润秋谭淋耘范珊张子东崔雪婷
- 关键词:降雨入渗黄土高填方边坡失稳机理
- 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可靠度判定及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汶川地震重灾区,由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数量很多,其中危岩体稳定性判定为灾害治理重点工作。基于可靠度理论,针对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极限状态特征,建立其可靠度判定概率极限状态方程,并采用现场量测及概率统计方法,对功能函数中危岩破裂面倾角β、危岩等效摩擦角φ、单位长度危岩体重力ω、危岩等效黏聚力c、危岩体高度h等基本变量的均值、变异性及分布形态进行确定。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建立了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可靠度指标计算方法,同时对各基本变量的可靠度敏感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危岩破裂面倾角β、危岩等效黏聚力c、危岩的高度h、单位长度危岩体重力ω、危岩等效摩擦角φ,研究成果为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判定和治理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张硕路军富裴向军张博王双
- 关键词:可靠度
- 楞古水电站厂址区岩体松动类型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楞古水电站前期勘查发现自然边坡存在岩体大范围松动现象,主要表现为岩体结构面普遍张开、碎裂化程度高、围岩应力低、自稳性差。针对这一特殊的岩体结构,对岩体的松动类型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边坡岩体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和物理勘探试验,重点对节理裂隙的空间发育规律、碎裂结构岩体的空间分布及边坡已有变形破坏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结合声波测速、电磁勘探等试验成果,划分了岩体松动类型,归纳了每一种主控因素下的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及破裂松动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岩体松动类型可划分为卸荷控制型、断层控制型、倾倒控制型以及节理裂隙控制型等4种类型,岩体的松动受浅表生改造和构造活动影响较大,节理化结构加剧了破裂过程。研究成果丰富了已有分类体系,对评价边坡稳定性以及控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和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王梓龙王梓龙裴向军张御阳刘明张硕
- 关键词:岩体卸荷节理裂隙断层工程地质灾害
-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滑塌式危岩体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汶川灾区,由地震导致的地质灾害类别和数量非常多,其中危岩体失稳概率的判定为灾区重点工作。基于可靠度理论,根据滑动危岩体极限破坏呈现的特点,建立3种情况来确定可靠度函数,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和分析了3种情况下滑塌式危岩体可靠度随基本变量变化的趋势,同时对各基本变量的可靠度敏感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基本变量敏感性从大至小顺序是危岩体的破裂角β、单位长度的重力ω、高度h、黏聚力c、内摩擦角φ。
- 李化云张硕刘银许芃
- 关键词:蒙特卡罗法可靠度
- 地下水雍高诱发黄土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为了研究地下水位雍高条件下坡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的机理,以黑方台焦家滑坡为地质原型。通过在离心模型后部安置排水挡板和临时水箱,其能较好得模拟灌溉水通过集中通道快速入渗补给坡体地下水,再现地下水位雍高诱发黄土滑坡变形破坏的全过程。此外,在离心模型试验期间,对边坡的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变形演化特征进行实时监测和研究。研究表明:地下水雍高造成底部黄土层软化,潜蚀作用和不均匀沉降致使边坡产生塑性流动,从而导致滑坡的顶部形成不同程度的平行错拉裂缝。造成这类滑坡的后壁形态大多呈现直立状。地下水位雍高造成坡体内土体的局部剪缩变形导致孔隙水压力持续以及急剧增高,最终诱发此类滑坡发生突发性破坏,呈现出高速泥流破坏特征。因此地下水位雍高诱发滑坡的形成机理过程为:牵引式蠕滑-半坡以及后缘拉裂-锁固段累进性滑移剪断-滑带贯通高速溃滑破坏。
- 裴向军张硕黄润秋张晓超王思铎常志璐范珊
- 关键词:黑方台离心模型试验黄土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