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周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岫岩陨石撞击坑结构高精度地震探测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我国的岫岩陨石撞击坑位于辽东半岛北部低山丘陵地区,直径1.8 km,保存完好,已被多方面的证据证实为陨石撞击坑.陨石的撞击和此后的沉积作用在坑内形成了特殊的地球物理场,使坑内与坑外的介质在速度、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次通过采用反射和折射地震相结合的探测方法,利用陨石撞击所形成的岩石的地震波速度和波阻抗差异,获得了陨石坑的速度结构、地层结构和整体形态.根据地层反射特征,直接撞击形成的区域为直径约1.8 km、深度800 m左右的坑体;受撞击影响的深度约1.4 km.撞击坑的结构分为慢速沉积区、快速沉积区和影响区三部分.根据撞击坑的地震波速度特征,在撞击坑的中心约800 m深度地震波的速度已达到7.0 km/s,且速度7.0 km/s的等值线与坑体形态一致,坑的边缘在500~600 m深度地震波的速度已达到7.0 km/s.坑体的结构和岩石的这些物性参数都进一步证实了岫岩陨石坑的陨石撞击起源.
- 赵成彬刘明军樊计昌姬计法郭新景李春周杨利普
- 关键词:地球物理场
- 临潼-长安断裂带的浅层地震探测研究
- <正>1.引言临潼-长安断裂带是渭河盆地内一条重要的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带,同时也是骊山凸起与户县-周至凹陷的边界控制断裂。该断裂带北起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镇,向西南延至西安市长安区的沣峪口,全长约47km,具有张性倾滑正断...
- 谭雅丽袁洪克李春周
- 文献传递
- 芦花台断裂的三维结构特征
- 2013年
- 为研究芦花台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断裂的活动性以及断裂向下的延伸形态,以芦花台断裂为中心布设了一个550m×875m的三维地震探测区。探测结果表明,芦花台断裂由两条隐伏活动断裂组成,断裂带走向N20°~22°E,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主断裂F1倾向SE,次断裂F2倾向NW,都是正断层。主断裂F1的活动时代比次断裂F2新,断距也比次断裂F2的大,F1的上断点埋深在工作区内具有自北向南逐渐加深的趋势。在工作区内断裂F1和F2在平面上的距离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在垂直剖面上的距离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大约在深度780~800mF2断裂归并到F1断裂上。
- 赵成彬刘保金酆少英姬计法李春周
- 关键词:三维地震技术隐伏活动断裂倾角时差校正可视化技术
- 临潼-长安断裂带的浅层地震探测研究
- 本文通过地震数据处理、分析指出,临撞-长安断裂带内的浅层地震勘探反射剖面揭示,断裂带内向南倾斜的隐伏破裂构造特征与西安地裂缝类似,其产生与构造活动受临撞-长安断裂的控制,应该是临撞-长安断裂的次级断裂;从获得的反射地震剖...
- 谭雅丽袁洪克李春周
- 关键词:浅层地震探测反射剖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