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核
  • 2篇阳性
  • 2篇阳性率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2篇MGI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性状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脂
  • 1篇质量管理
  • 1篇生物学变异
  • 1篇糖化
  • 1篇糖化血红蛋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培养法
  • 1篇污染率

机构

  • 5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作者

  • 5篇吴学兵
  • 5篇王宏
  • 3篇陆彬
  • 2篇孙文化
  • 2篇张欢
  • 1篇江渊
  • 1篇桂晓虹
  • 1篇李苏华
  • 1篇牛继华
  • 1篇钱雅琴
  • 1篇张国英
  • 1篇王琦

传媒

  • 3篇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糖化血红蛋白A1c指标的检测性能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理论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Westgard等报道的计算σ值方法,以生物学变异计算"合适"、"理想"和"最低"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目标,CV(不精确度或变异系数)取自于本室室内质控的平均累积值,bias来源于上海临床检验中心HbA1c室间质评结果。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结果 HbA1c基于生物学变异理想、合适和最低的要求bias值分别为0.75%、1.5%和2.25%;根据本室室内质控8个月累积的平均CV值是2.15%,室间质评的平均bias为1.4%,实际平均TEa为4.95%。其中本室实际最大的CV为2.74%,TEa为5.92%,QGI=0.43<0.8,浓度1(低值)的QGI=0.34<0.8,浓度2(高值)的QGI=0.60<0.8,σ值达到了上海地区质量要求,未达到生物变异和NGSP的要求。结论 6σ质量管理理论可用于评价HbA1c的检测性能。
吴学兵居漪孙文化王宏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物学变异
液体MGIT培养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评估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分别用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培养法与固体罗氏(L-J)培养法及痰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评估液体MGIT培养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肺结核门诊及住院的疑似和确诊后治疗复诊的患者痰标本共1 598例,其中828例为疑似新发患者、770例为已确诊治疗后复诊患者痰标本,所有标本均分别用液体MGIT培养法、固体L-J培养法及痰涂片抗酸染色进行检测。结果疑似新发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报阳时间[(13.63±7.14)d]与固体L-J培养法报阳时间[(28.67±10.04)d]间,复诊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报阳时间[(22.94±9.55)d]与固体L-J培养法报阳时间[(28.53±10.40)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新发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培养阳性率[32.00%(265/828)]比痰涂片抗酸染色法[14.80%(123/828)]和固体L-J培养法[17.90%(148/828)]高(P<0.05),复诊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培养阳性率为9.30%(72/770),痰涂片抗酸染色法为6.10%(47/77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固体L-J培养法[2.60%(20/770)]高(P<0.05);液体MGIT培养法污染率为[6.57%(105/1 598)],比固体L-J培养法[4.00%(64/1 598)]高(P<0.05)。结论液体MGIT培养法在提高阳性率、缩短报阳时间上均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而且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设备,在基层医院易于操作和推广。
吴学兵陆彬桂晓虹江渊张国英王宏
关键词:阳性率结核分枝杆菌
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了解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44例脑梗死疑似患者进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检测,同时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B超检测颈动脉病变。结果344例脑梗死疑似患者中有303例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其余41例作为对照组。303例确诊患者中颈动脉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0.9 mm或有斑块者206例,占68.0%;其余97例无病变,占32.0%。脑梗死患者LDL-C水平无论有无颈动脉病变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脑梗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poA-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DL-C、apo A-I是发生脑梗死和颈动脉硬化病变重要的危险因素和诊疗的观察指标,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再结合血脂检查,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吴学兵王琦王宏孙文化钱雅琴张欢牛继华
关键词:血脂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253例729份新发肺结核病患者初次痰菌检测被引量:5
2010年
吴学兵张欢陆彬王宏李苏华
关键词:肺结核阳性率
结核分枝杆菌手工MGIT液体培养污染率的评估
目的分别用手工法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培养法与固体罗氏(L-J)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并评估液体MGIT法在结核培养中的污染率。方法收集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肺结核门诊和住院的疑似...
吴学兵陆彬桂晓虹江渊王宏
关键词:污染率结核分枝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