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帅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石流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1篇地貌
  • 1篇地面高程
  • 1篇岩体
  • 1篇野外
  • 1篇野外调查
  • 1篇植被
  • 1篇识别方法
  • 1篇土层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保墒
  • 1篇泥石流形成
  • 1篇盆地
  • 1篇盆地东部
  • 1篇主控因素
  • 1篇黏土
  • 1篇危险性
  • 1篇危岩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建平盛德日新...

作者

  • 5篇王帅
  • 3篇铁永波
  • 1篇边振兴
  • 1篇王帅
  • 1篇徐伟
  • 1篇蔡向阳

传媒

  • 3篇地质灾害与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演化史与主控因素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部三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石炭系是该盆地第四套含油气系统,油气资源潜力大。烃源岩生烃史是分析油气生、运、聚等成藏动力学的基础,以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调查、钻井、二维地震平衡剖面、古温标...
王帅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东部
一种以铁矿尾砂为土壤保墒层的复垦土壤及构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铁矿尾砂为土壤保墒层的复垦土壤及构造方法,涉及土壤重构及土壤改良领域。一种以铁矿尾砂为土壤保墒层的复垦土壤,所述土壤由下至上包括:a.大块岩石基岩层;b.碎石底土层;c.红黏土心土层;d.铁矿尾砂保墒层;...
边振兴靳文娟王帅于淼毕建平刘明华王志彪谢亚君董志超
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以贡嘎山东坡小河子沟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冰碛补给型泥石流是发育在高海拔冰缘山区的一种特殊灾害地貌过程,以其物源"非粗化层"和不同粒径土体同时启动的特点区别于一般水力类泥石流。冰碛土作为该类泥石流主要的启动物源,具有储量丰富、集中分布、地貌部位高的特点。发育于贡嘎山东坡的小河子沟是典型的高地貌部位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其物源汇集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沟道汇集阶段、土体粗化阶段和循环冻融阶段。这类泥石流的启动主要受前期持续降雨加短时强降雨激发,启动后具有放大效应显著、致灾能力强的特点。本文以小河子沟泥石流为例,提出了高地貌部位冰碛补给型泥石流的启动机制,研究成果将在此类泥石流防治及风险控制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江金涛铁永波王帅
单体危岩危险性评价与防治建议——以云南省大关县危岩体为例被引量:5
2018年
基于对吉利后山危岩详细的野外调查,采用了半定量打分表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判断。采用理论计算获得了危岩落石的运动特征参数(运动速度、弹跳高度、冲击能量),结合Rockfall软件模拟了落石的运动路径和运动特征参数,二者共同结果表明其实用性和客观性。选取1处典型危岩体计算了在天然状态、天然状态+地震2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该处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对其危险性进行了分析。
蔡向阳蔡向阳铁永波徐伟
关键词:崩塌落石稳定性危险性
基于野外调查的低频率泥石流识别——以泸定县潘沟泥石流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如何通过野外调查证据对隐蔽性强的低频泥石流进行早期识别对山区的防灾减灾具有实践意义。在对潘沟泥石流的物源特征、形成过程机制、堆积区特征及沟口树木特征调查访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证据分析,认为潘沟泥石流的暴发频率较低,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野外调查的低频泥石流的识别方法,预测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可为类似孕灾背景的泥石流的防治提供依据。
王帅铁永波江金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