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晨钧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炎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脂质
  • 1篇鼠肝
  • 1篇同病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治疗
  • 1篇重编程
  • 1篇微环境
  • 1篇细菌性
  • 1篇腺炎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肝
  • 1篇小鼠肝脏
  • 1篇免疫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郝晨钧
  • 4篇张伟辉
  • 2篇薛东波
  • 2篇张鼐鹏
  • 2篇廖圣
  • 2篇高恩君
  • 1篇孟宪志
  • 1篇赵勇
  • 1篇马迪

传媒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兔急性细菌性胆囊炎不同病期病变程度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兔急性细菌性胆囊炎不同时期的病变程度,为胆囊炎手术选择最佳时机。方法建立兔细菌性胆囊炎模型,分别于造模后3天、7天、10天进行采血化验和标本病理检查,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对照组:胆囊结构正常;3天组:胆囊壁严重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质脆,易出血;7天组:胆囊壁水肿减轻,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胆囊界限清楚,术中操作容易,出血量少;10天组,胆囊壁周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与周围组织黏连重,胆囊界限不清,分离困难。结论胆囊炎于发病后7天为最佳手术时机。
张鼐鹏廖圣郝晨钧张伟辉
关键词:病变
高脂饮食背景下小鼠肝脏脂质代谢重编程及免疫微环境重塑
2023年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背景下的肝脏脂质代谢重编程及免疫微环境的改变。方法首先基于数据集GSE182668筛选出高脂饮食背景下的肝脏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以互作评分>0.7分进行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算法评估出各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高脂饮食背景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显著活化,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E1、CYP8B1、Bien、CYP4A1在HFD组中表达下调,而CYP7A1表达上调,肝脏免疫微环境发生显著改变。结论高脂饮食背景下,肝脏发生显著的脂质代谢重编程,并且伴随着肝脏免疫微环境的重塑。
赵勇杜志伟刘旭旭孟宪志薛东波郝晨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09例被引量:2
2011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我国并开始逐渐普及,在治疗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良性胆囊疾病方面,已经逐步取代了开腹胆囊切除术并成为胆囊切除的标准手术。
廖圣张鼐鹏郝晨钧高恩君张伟辉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胰酶激活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改变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AP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胰酶的激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郝晨钧薛东波张伟辉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急性阑尾炎并存结肠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并存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正确诊治该类疾病。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间入院的32例急性阑尾炎并存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该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术后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肿瘤在结肠不同部位的发病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发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病理类型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位置的肿瘤的发病例数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并存结肠癌多发生在40岁以后。急性阑尾炎并存结肠癌时,癌肿在右半结肠的发生率较其余部位更高。
马文超马迪郝晨钧高恩君张伟辉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结肠癌病例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