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广文

作品数:69 被引量:4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食管
  • 34篇反流
  • 32篇食管反流
  • 31篇食管反流病
  • 31篇胃食管
  • 31篇胃食管反流
  • 31篇流病
  • 30篇胃食管反流病
  • 15篇中医
  • 10篇疗效
  • 9篇GERD
  • 8篇中医药
  • 7篇疗效观察
  • 7篇临床疗效
  • 7篇化湿
  • 7篇化湿汤
  • 6篇胰腺炎
  • 6篇针疗
  • 6篇针疗法
  • 6篇指针疗法

机构

  • 64篇广西中医药大...
  • 46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桂林市中医医...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玉林市中医医...

作者

  • 69篇陈广文
  • 43篇谢胜
  • 39篇刘礼剑
  • 28篇黄晓燕
  • 22篇刘园园
  • 9篇赵一娜
  • 7篇廉永红
  • 7篇刘莉
  • 7篇王道刚
  • 5篇郑超伟
  • 4篇谭金晶
  • 4篇陈家坤
  • 3篇刘倩
  • 3篇王萌
  • 3篇梁雪
  • 3篇梁明坤
  • 2篇陈国忠
  • 2篇侯秋科
  • 2篇卢杰夫
  • 2篇廖婷

传媒

  • 10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广西医学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广西中医药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大众科技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4篇2019
  • 18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虫类药治疗胃癌用药规律及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虫类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并探讨最高频药物的分子机制。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筛选含虫类药中药处方治疗胃癌的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用药规律,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最高频药物的分子机制。结果筛选出109首治疗胃癌的含虫类药处方,涉及中药232味;其中虫类药26味;高频虫类药为蜈蚣、壁虎、地鳖虫、露蜂房、全蝎等;虫类中药多与补虚类药、解毒类药、化瘀类药、化痰类药、化湿类药配伍使用。最高频药物蜈蚣潜在治疗作用靶点包括PPARγ、PPARα、INS等99个,这些靶点共富集到27条信号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癌症转录失调等。结论运用含虫类处方治疗胃癌常用蜈蚣、壁虎、地鳖虫、露蜂房、全蝎等虫类药,多与益气健脾、利湿化痰、解毒化淤之品配伍使用。最高频药物蜈蚣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γ、PPARα、INS等靶点,通过干预PPAR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癌症转录失调等信号通路多途径发挥抗胃癌效应。
黄钲凯梁明坤陆飞国陈广文梁健
关键词:虫类中药胃癌用药规律分子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大部分GERD患者均存在夜间反流、烧心等症状,从而导致夜间睡眠障碍。目前研究认为GERD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GERD可导致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同样影响GERD的发病及疗效。本文拟从GERD的发病机制、GERD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及GERD伴睡眠障碍的治疗现状等作一综述。
李蕾谢胜谢胜陈广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睡眠障碍
清解化攻方辅助治疗瘀毒互结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清解化攻方辅助治疗瘀毒互结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瘀毒互结型HL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解化攻方,两组疗程均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三酰甘油、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69.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TNF-α及IL-6、三酰甘油、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清解化攻方治疗瘀毒互结型HLAP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血脂水平,促进胰腺功能修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杨成宁刘礼剑刘锟荣陈广文韦金秀赵一娜康毅李建峰苏攀陈国忠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温胃阳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温胃阳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基础上给予温胃阳汤(桂枝20 g,炮姜20 g,茯苓20 g,红参15 g,益智仁15 g,法半夏15 g,砂仁15 g,白豆蔻15 g,生姜30 g)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理机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4.29%,对照组复发率为54.5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温胃阳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赵一娜郑超伟王道刚陈广文黄晓燕唐春回杨征宇
关键词: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调“三道两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理论探微被引量:7
2019年
'三道两路'是壮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谷道'调节枢纽在脾胃;'水道'调节枢纽在肾;'气道'调节枢纽在肺;'龙路'为人体血液、体液和精津的通路;'火路'为人体内为传感之路。故从'谷道''气道''水道'揆度胃食管反流病病机,探讨应用壮医经筋疗法通调'三道两路'以润养、沟通脏腑,恢复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天、地、人三气同步,致脾胃、肺肾气机调和,而起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以期为胃食管返流病的防治提供一个崭新思路及干预措施。
谢胜李建锋刘礼剑刘园园黄晓燕陈广文杨成宁谢洁如黎丽群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壮医经筋疗法
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湿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滞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行Stretta射频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服用调中化湿汤,2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对照组:Stretta射频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调中化湿汤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2组改善反酸、烧心、反食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改善困倦乏力、肩背酸痛、便溏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愈显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2组治疗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改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DeMeester计分均明显下降(P<0.05),LES压力均明显升高(P<0.05),2组改善DeMeester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在提高LES压力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2组均能明显降低SAS、SDS量表评分(P<0.05),但观察组降低SAS、SDS量表评分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停药4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症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Stretta射频治疗相比,辨证应用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降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百分比以及DeMeester计分方面与Stretta射频治疗疗效相当,而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讨。
刘礼剑杨成宁陈广文李建峰韦金秀黄晓燕赵一娜刘莉谢胜
关键词: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半边莲-半枝莲药对抗胃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半边莲-半枝莲药对抗胃癌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半边莲和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基因,检索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疾病胃癌相关靶点基因,然后取两者的交集,得到半边莲-半枝莲药对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半边莲-半枝莲药对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三者相互关系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半边莲-半枝莲药对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的插件Cytohubba筛选出关键基因(hub基因),并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在线工具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的Clue GO插件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半边莲-半枝莲药对作用于胃癌的预测靶基因81个,关键靶基因(hub基因)6个,这些关键基因在ONCOMINE数据库的胃癌样本和正常样本中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肿瘤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半边莲-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的主要作用靶点及多靶点、协同作用、整体调节的作用机制,可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黄钲凯梁明坤陆飞国陈广文梁健
关键词:半边莲半枝莲胃癌网络药理学
从“三道”论治胃食管反流病被引量:8
2018年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核心认为,"谷道"调节枢纽在脾胃,"气道"调节枢纽在肺,"水道"调节枢纽在肾。"三道"调和则人体气机平和,身体康泰。"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则影响"三气"同步,致脾胃、肺肾气机失衡,进而致胃气上逆,而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基于壮医"三道两路"的理论指导,应用壮医筋经疗法从局部疏经通络以调畅整体气机,通调"气道""水道""谷道",以致肺肾、脾胃气机调和,恢复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天、地、人三气同步,以降上逆之胃气,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李建锋谢胜陈广文刘礼剑谢洁如戴文杰李娟陈明冰黎丽群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壮医经筋疗法
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予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对照组予附子理中丸,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复发率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差、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3、4、5个月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联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郑超伟李建锋刘礼剑黄晓燕陈广文杨成宁王道刚戴文杰李娟陈明冰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附子理中丸当归生姜羊肉汤脾肾阳虚证
胃病Ⅲ号方组方思路及防治慢性胃炎机理探讨被引量:6
2018年
胃病Ⅲ号方为广西名中医谢胜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所创,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已有10余年,疗效显著,并已经做了大量临床观察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故文章通过对胃病Ⅲ号方的药物组成、配伍特点、功用、防治慢性胃炎中西医机理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该方可通过发挥调补脾胃,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等功效,从而杀灭Hp,改善微循环,保护、修护胃黏膜,达到防治慢性胃炎的目的。
陈广文李建锋刘礼剑黄晓燕杨成宁戴文杰李娟陈明冰刘园园谢洁如谢胜
关键词:慢性胃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